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可行性研究

第2章 可行性研究


18
长方形
平行 四边形
图2.1 基本符号
19
系统符号
符号
名 称
表示用穿孔卡片输入或输出,也可表示一个穿 孔卡片文件。
穿孔卡片
文档 磁带 联机存储 磁盘 磁鼓 显示 人工输入 人工操作 辅助操作 通信链路
通常表示打印输出,也可表示用打印终端输入 数据。
磁带输入/输出,或表示一个磁带文件。
表示任何种类的联机存储,包括磁盘、磁鼓、 软盘和海量存储器件等。 磁盘输入/输出。也可表示存储在磁盘上的文 件或数据库。 磁鼓输入/输出,也可表示存储在磁鼓上的文 件或数据库。 CRT终端或类似的显示部件,可用于输入或输出, 也可既输入又输出。 人工输入数据的脱机处理,例如,填写表格。 人工完成的处理,例如,会计在工资支票上签 名。 使用设备进行的脱机操作。 通过远程通信线路或链路传送数据。
第2章 可行性研究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2.3 系统流程图
2.4 数据流图 2.5 数据字典 2.6 成本/效益分析
1
1. 3 软件生存期
问题定义
定义 时期
(目标与范围说明书)
Back
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
总体设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
(需求规格说明书) (总体设计文档)
开发 时期
5
3. 时间、成本 可行性研究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工程的规模。 一般说来,可行性研究的成本只是 预期的工程总成本的5%~10%。 分析员应该为每个可行的方案制定一个粗略的 实现进度。
可行性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分析员应该建议停止开发工程, 以避免时间、资源、人力和金钱的浪费; 如果问题值得解,分析员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并且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2) 经济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 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 经费概算:10万 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减少运行费用、确保准确性。
年末科研工作量的统计: 评职科研成果的级别、分数;快速、准确
(3) 操作可行性 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 必要时还应该从法律、社会效益等更广泛的方面研 究操作的可行性。
3
2. 任务:
第一步: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目标和限制条件。 第二步: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第三步:探索若干种可供选择的主要解法(系统实现方案)。 第四步:研究每一种解法的可行性。 从下述三方面研究每种方案的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 ① 利用现有技术,功能目标能否达到(语种要求C#) ② 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能否满足(3人,开发经验) ③ 在规定的期间内能否完成(1年) 4
只有投资预计能带来利润或提高效率的系统才值得进一步考虑。
13
4)为每个在技术、操作和经济等方面都可行的系 统制定实现进度表,这个进度表不需要(也不可能) 制定得很详细,
通常只需要估计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工作量。
14
第六步:推荐行动方针
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应该做出的一个关键性决定,
是否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工程。是立项,还是放弃? 如果分析员认为值得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工程, 那么他应该选择一种最好的解法, 并且说明选择这个解决方案的理由。 通常使用部门的负责人主要根据经济上是否划算, 决定是否投资于一项开发工程,
第八步:书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审查
按照要求写成清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 请用户、客户组织的负责人及评审组审查, 以决定是否继续这项工程及是否接受分析员推荐的方案。
16
2.3 系统流程图
1、系统流程图
是概括地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
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组成系统的每个部件
(程序,文档,数据库,人工过程等), 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图中每个符号用黑盒子形式定义了组成系统的一个部件, 然而并没有指明每个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 图中的箭头确定了信息通过系统的逻辑路径。 23
终端
go 信息自上而下 或从左向右流动
库存量<临界值
BACK
处理
磁带
处理
文档
图2.3 库存清单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24
2.3.3 分层
面对复杂的系统时,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分层次地描绘这个系统。
21
事务:零件库存量的每一次变化 (每一次进库或出库的数据)
临界值:允许存放的最小库存量
定货:当某种零件的库存量少于临界值,
则报告采购部门定货。
具体分析组成系统的各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
22
1. 由终端输入事务(库存量的每一次变化)。 2 .库存清单程序对事务进行处理。 3 .更新存储在磁盘上的库存清单主文件。 4 .当库存量少于临界值时, 把必要的定货信息写在磁带上。 5 .每天报告生成程序读一次磁带。 6 .打印出定货报告。
实例化 目标系统 物理系统
10
第四步:进一步定义问题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实质上表达了 分析员对新系统必须做什么的看法。
分析员应该和用户一起,
再次复查问题定义、工程规模和目标, 这次复查应该把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作为讨论的基础。 如果分析员对问题有误解或者用户曾经遗漏了某些要求,那 么现在是发现和改正这些错误的时候了。 可行性研究的前4个步骤实质上构成一个循环。 分析员定义问题,分析这个问题,导出一个试探性的解; 在此基础上再次定义问题,再一次分析这个问题,修改这个解; 继续这个循环过程,直到提出的逻辑模型完全符合系统目标。 11
这是设计新系统时的重要约束条件。
科研管理系统与人事管理系统
9
第三步: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优秀的设计过程通常总是
从现有的物理系统出发,导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 再参考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设想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最后根据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建造新的物理系统。
抽象化
现有系统
物理系统
逻辑模型 导 出 逻辑模型
病例
处方单 交 款
现有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26
推荐的系统流程图
挂号 患者
输入病症
病历库、 处方库
知识库 方药库 终 端
诊断
诊断系统
取 药
打印病历
病例 处方收讫
交 款
打印处方
处方
27
2.4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
数据流图:是一种图形化技术,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 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被处理的逻辑过程。 Go 数据流图是系统逻辑功能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 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它,因此是分析员 与用户之间极好的通信工具。
♣ 科研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成果管理 ♣ 朝文支持 ♣ 论文级别:SCI,160;EI,96;核心,64;省级,32分, 论文年度分数,总分数 8
(4)新系统必须比现有系统增加收入或减少运行费用或提高效率
年末科研工作量统计(与聘任职务的等级有关) 评职称(EI:2,省级:4) 要求;准确、快速、完整(减少使用费用) (5)分析员应该画出描绘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 并请有关人员检验他对现有系统的认识是否正确。 千万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了解和描绘现有系统的实现细节。 (6)应该注意了解并记录现有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情况,
30
注意:
1. 数据流图与程序流程图中用箭头表示的控制流 有本质不同,千万不要混淆。 在数据流图中应该描绘所有可能的数据流向,
而不应该描绘出现某个数据流的条件
(选择和循环条件)。
31
2. 处理并不一定是一个程序。
一个处理框可以代表一系列程序、
单个程序或者程序的一个模块。 3. 一个数据存储也并不等同于一个文件, 它可以表示一个文件、文件的一部分、
加工名
2)加工或处理 数据存储
文件名 数据流名
开口矩形 单或双杠 3)保存数据(文件,写、读) 箭头 4)数据的流动方向 29
数据流
附加符号
A
* 与
+或
+ 异或
*
A
C T
A
B
T C
*
B

C

A
B T
+
B A
T
+
C

C A

B T C
+
B
T
+


① A*B=>C [A和 B同时输入才能变换成数据 C] ② A=>B*C [数据A变成B和C] ③ A=>C 或 B=>C 或 A*B=>C [A和 B同时输入才能变换成数据 C] ④ A=>B 或 A=>C 或 Back A=>B*C [数据A变成B和C] ⑤ A=>C 或 B=>C A*B≠>C [但不能A、 B同时输入时变成 C] ⑥ A=>B 或 A=>C A≠>B*C [但A不能变换成B 和 C ]
因此分析员对于所推荐的系统必须进行比较仔细的
成本/效益分析。
15
第七步:草拟开发计划
1)制定工程进度表(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2)估计对各类开发人员和各种资源的需要情况,
应该指明什么时候使用,以及使用多长时间。 3)估计系统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成本(工作量)。 Go 4)提出下一个阶段(需求分析)的详细进度表和成本估计。
6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典型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一般按下述步骤做: 第一步: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1)分析员访问关键人员,仔细阅读和分析有关的材料, 2)复查确认在问题定义阶段确定的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3)描述对目标系统的一切限制和约束。 语言的限制:中、英,朝、日、俄文
7
第二步: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现有的系统是信息的重要来源。 (1)现有系统要完成的有用的工作, 新的目标系统必须也能完成它的基本功能。 (2)现有的系统存在的缺点, 新系统必须能解决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现有系统不具备的功能, 新系统需要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