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名称权及其法律保护赵亚丽河南工商电大[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司名称与公司名称权的概念区分,探讨公司名称权的性质,并分析公司名称权的内容及利用,对公司名称权的法律保护提出意见。
公司名称是指公司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用以确定和代表自身,并区别于其它法律主体的文字符号和标记。
公司名称权是指公司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依法利用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盗用或冒用的权利。
它具有地域性、无时间性、公开性和可以转让等特征。
公司名称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名称设定权、名称专用权、名称的变更权和名称的利用权等几个方面。
在其法律性质上具有争议,主要有姓名权说、人格权说、财产权说、知识产权说、双重性质说等几种观点,作者比较同意双重性质说。
公司名称权的利用主要有公司名称权的转让、许可和继承。
在公司名称权的转让上有两种形式,一是合并转让;二是单独转让。
而依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允许公司名称的单独转让。
公司名称权的许可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许可使用,另一种为许可注册。
对于公司名称权能否继承,国外分歧较大。
为了充分保护公司名称权及其相关的财产权利,笔者认为法律应对公司名称权作更严格的规范。
既从实体法上规定,又要从程序法上来规定,形成较为严格的规范体系。
[关键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权法律保护一、公司名称及公司名称权1、公司名称权的由来公司的名称是使公司人格特定化并区别于其他民事主体的标记。
因此,掌握公司名称的有关法律问题,对于正确地使用公司名称,开展有效的经济交往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名称的法律保护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大约是在中世纪,公司在意大利沿海都市兴起并在后半叶迅速发展,公司的商号广泛应用,但仍未作为私法上的权利予以保护。
在近代民事立法中,各国法律开始对公司名称权予以重视并采取私法方法对其进行法律保护。
在英美国家,名称与姓名为同一概念,确认姓名权,即确认名称权。
在我国立法者看来,名称与姓名是两个概念。
名称权与姓名权不能混同。
我国民法通则将姓名权与名称权区别开了。
前者由自然人享有,按照我国的习惯,自然人的姓名是由姓和名两部分构成的;后者由自然人之外的组织享有,这些组织无所谓姓和名问题,只有名称。
因此,公司的名称权在称谓上不同于自然人的姓名权。
企业名称(权)的概念在我国来自于199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名称规定》)。
该法在立法技术上采用了通篇以企业名称为对象,在第30条将之参照准用于登记注册的事业单位开办的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作法。
[1]《民法通则》第99条第2款规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
”由此可见,在我国各类商事主体(包括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均可享有名称权。
2、概念的界定所谓公司名称是指公司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用以确定和代表自身,并区别于其它法律主体的文字符号和标记。
具备合法有效的名称是公司得以成为法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前提条件之一。
各国公司法律都对公司名称作了明确规定,并将其纳入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之中。
1883年《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将公司名称作为一种工业产权列入保护范围,我国已加入《巴黎公约》,作为成员国,我国有义务保护国内、国外的公司名称。
公司名称权是指公司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依法利用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盗用或冒用的权利。
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公司名称权具有地域性,它只在注册所在范围内有效,并且在本国范围内,它的法律效力也不是遍及全国,而只在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有效。
(2)公司名称权没有时间性限制。
这是它与专利权、商标权等的明显差别,只要公司存在,公司名称权必依附于公司而存在。
(3)公司名称权具有公开性,即在公司创立、变更、废止、转让和继承时必须经过登记和公告,未经登记和公告的公司名称权不得对抗第三方,也不具有排它性质。
(4)名称权可以转让,公司名称是一项无形财产,因此可以作为财产出售,转让方可以通过转让公司名称而获得转让费。
当然,公司转让其名称须依法进行。
二、公司名称权的内容尽管对公司名称权性质的争论很多,但有关公司名称权的内容的看法却又有共同之处。
一般认为公司名称权包括名称设定权、名称专用权、名称的变更权和名称的利用权。
1、名称设定权。
公司为自己设定名称的权利,他人不得干涉,对于公司名称的设定,世界各国立法并不相同,有真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之分。
所谓真实主义是指公司选定的名称必须与营业内容相一致,凡不一致的,均不予以承认,且不得转让或继承。
所谓自由主义,是指可以自由选择公司名称而不论该名称是否与营业内容相一致。
从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7条可以看出,我国公司名称立法应属真实主义,采真实主义其目的在于保障交易安全。
公司特定化,以区别于其他公司或企业。
公司名称作为公司人格特定化的标志,能够将此公司与彼公司区别开来,便于公司对外从事交往。
我国的各类商事主体,包括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等均享有名称权,若以商业名称权概括,则其中企业法人享有企业名称权,而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等其他商事主体也享有商业名称权,其有关规定参照于对企业名称权的规定。
[1]2、名称专用权。
公司对其名称专有,非经转让等合法方式移转,其他经营单位不得使用。
公司的名称权专属于特定的公司享有,未经合法方式取得,其他个人或组织不得擅自使用,法律禁止公司名称权的干涉、盗用和冒用。
公司名称依法经过登记后,在一定范围内只有该公司能够使用该名称。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在同一登记机关辖区内,同行业的企业不能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名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三项规定,“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公司名称经依法登记,在登记的区域内,他人不得再登记经营同一营业性质的该名称;未经登记而使用者,为侵害公司名称权。
公司名称的独占使用,限于同一行业,不排除不同行业使用,但使用时必须标明行业的性质。
按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公司名称必须经工商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后,才能使用,才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1]这就意味着公司名称权的获得,不仅要履行程序上的登记造册手续,还必须要使公司名称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方可有效享用。
公司名称专用权作为一种独占、排他性的权利,其内容主要表现为排除统一或者类似名称登记和不正当使用的权利。
[2]排除登记和排除不正当使用时公司名称专用权中不可分离的权能。
3、名称变更权。
公司名称权主体在使用其名称的过程中,可以依法变更自己登记使用的名称,可以全部变更,也可以部分变更。
但必须依法进行变更登记。
公司名称的变更须依公司意志进行,他人不得强制干预。
4、公司名称利用权。
公司名称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因而可以利用。
公司名称代表了公司,透过公司名称可以看到公司形象、信誉和精神,看到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个良好的知名公司名称,对公司而言,无疑是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能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并最终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
名称权人可以将其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全部转让给受让方,从而使对方取得名称权。
公司的名称权具有市场价值和价格,可以依法转让。
包括公司在内的企业法人的名称权是一种人格权,因为它是企业法人取得和维护法人人格的必要条件,是表明企业的主体性并对企业不可或缺的权利。
至于企业法人名称权具有市场价值和可转让性,正是其企业法人营利性的必然产物及其反映,构成了它的特色并与自然人的姓名权区别开来,不能以其特殊性而否定其人格权属性。
在此,名称权作为一种权利在性质上属于人格权,其市场价值和可转让性则是人格权的组成部分。
三、公司名称权的法律性质公司的名称具有下列法律意义: (1)使公司特定化,以区别于其他公司或企业。
公司名称作为公司人格特定化的标志,能够将此公司与彼公司区别开来,便于公司对外从事交往。
(2)表明公司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以维护交易安全。
《公司法》要求公司的名称表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字佯,以及总公司和分公司。
公司在其名称中也有其相应的标志,人们在与公司交往时可以据此明了公司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据此决定是否与公司从事交往,以维护交易安全。
(3)表明公司地域。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公司的名称应冠以其住所地的相应行政区划名称。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公司名称知悉公司的所在地,既便于与其进行业务往来,又便于其起诉和应诉。
名称权的法律属性问题是准确认识其制度内涵的前提,也是正确处理其与其他民事权利发生冲突的关键,也正因由此重大意义,所以,各国公司法都对公司名称作了明确规定并将其纳入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在事项之中。
[3]关于名称权的性质,我国《民法通则》将其列为人身权之一种,但又规定了商业名称权可以转让,遂与人身权不得转让的民法原则有所抵触。
抵触的直接结果是对名称权的性质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
学术上对名称权的认识有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姓名权说、人格权说、财产权说、知识产权说、双重性质说等几种[4]。
1、姓名权说。
这种观点认为,公司名称权在性质上与公民的姓名权无异。
法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姓名权”称为“名称权”。
[5]民法通则120条的排列也鲜明地表达了这一立法态度。
姓名与人格不可分,无论是自然人或法人均享有姓名权。
自然人叫姓名权,公司叫名称权。
我国台湾学者大都主张,将公司的名称权解释为姓名权。
根据民法对公民姓名权的保护方式保护公司的名称,对被害人较为有利。
2、人格权说。
这种观点认为名称是法人固有的、专属的、必备的人格利益,它所具有的某些无形财产权的属性不过是其具体内容的附属性质。
名称依附于商事主体而存在,具有显然的人格权性质。
3、财产权说。
这种观点认为,公司名称权“具有财产权的一般特征,它是一项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出卖、继承以及作其它处分的财产”。
它本身是一个经济体,必须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存在,为财产而生存。
公司名称仅是公司的标志而不是公司人格的标志。
因此,公司名称权不属于人格权范畴而属于财产权范畴。
公司名称权代表着其所有人的商誉,可带来商业利益,并可以作为转让与继承的客体,因此公司名称权具有财产权的性质。
4、知识产权说。
有的学者认为广义知识产权应当包括商号权,但此处的商号指的是集财产权与人身权于一体的企业名称(厂商名称)[6]。
对于知识产权是否仅仅是财产权或既有财产权又有人身权因素,我国学者仍存在分歧。
但不可否认的是,知识产权中主要是财产权,而一般所指的名称权中主要是人身权。
有的观点认为,公司名称权符合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
它具有专有性,因登记、受让或继承取得,具有地域性,在内国与辖区内具排他性;具一定时间性。
因而公司就其登记名称所享有的权利与商标权、专利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