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
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

古希腊哲学虽
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如"物活论"思想,毕泰戈
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到了古代哲
学的后期,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哲学几乎完全受基督教教会的支配,哲学则是与宗教神学合为一体。

中世
纪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事实,也在一定限度内起了维护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哲学遂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

近现代哲学的特征之一是哲学与宗教、思维与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

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法兰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应当与神学分离,近代哲学大体上是哲学占主导地位,它们所讲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
本化了: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他所讲的神是建立在思维、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
是理性的宗教,康德所主张的神不过是理性的理想,是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
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企图调和宗教和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费尔巴哈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
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又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
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17-18世纪的哲学便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

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都
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不同方式表现了
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

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
律性为己任;人文主义各流派一般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

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
物论观点。

“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

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
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

根据
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