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些年来,人们经常能看到刚考上大学的新生在父母的亲自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到,无论学校离家有多近还是有多远。
请你围绕父母陪孩子上大学报到的现象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 【答案】过度呵护不利于孩子成长
现在一个孩子往往有四至六个大人照顾,关注度大大提高。
不知不觉每个人“献出一点爱”,这个孩子就生活在蜜罐里了。
孩子想拿个玩具,爷爷已经递到手里;孩子已经可以自己端杯子喝水,可是奶奶甘愿服务;孩子想走过一片草地,妈妈却一下子抱过去……
“家长保姆化,孩子幼儿化”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成为较常见的状态。
把树苗当豆芽养,什么时候才能长出大树?不用说你老了乘凉,他自己什么时候腰杆才能挺起来?这样把孩子本来有的能力弱化了。
退化的道理就是用进废退。
殊不知,家长的好心呵护,剥夺了孩子许多锻炼机会,从某方面说,减缓了孩子的成长的速度,甚至会增加孩子“感统失调”的几率。
因为家长的替代行为,大大降低了孩子用感官感知世界的机会。
婴幼儿时期,由于生活和活动空间本来就小,加上家长的过度呵护,使
他们缺少爬、滚、跳、翻跟斗的机会。
优裕的生活环境,冬暖夏凉的室内温度,又让他们失去了感受酷暑严寒的机会。
再大一些,看电视、玩电脑、看书,成了孩子放学后的主要活动,而体力活动越来越少,为了安全,放学后甚至被圈在家中不能出门。
过去的孩子在室内室外“摸爬滚打”,虽然不像现在这样“享福”,却有着今天孩子难以得到的锻炼成长机会,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成长。
所以那时候很少有“感统失调”的孩子。
而现在,感觉统合失调几乎成了城市儿童的“专利”。
怎样避免孩子“感觉统合失调”,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首先,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就要放手。
比如玩一会儿水,别怕孩子弄湿了衣服;宝宝自己吃饭,不要怕弄得桌子上和身上都是汤和饭粒,大不了多换洗一次衣服;宝宝有时想坐下来玩耍,可能会滚得满身泥巴,只要他有兴致,索性让他放开玩一会儿……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预防“感觉统合失调”,使孩子健康成长。
过去的孩子没有玩具,都是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拾子儿,丢沙包,跳绳,弹玻璃球……这些在物质缺乏的年代受推崇而被现代家庭所摈弃的游戏,其实都是很好的,有利于孩子动手动脑。
“躲猫猫”是比较适合锻炼触觉和平衡能力的游戏,当孩子用被子、窗帘等挡住身体,屏住呼吸,保持不动,全神贯注地尽量不让大人找到时,就可以充分地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力。
另外,平衡能力差的孩子还可以经常跳绳、走台阶、做单脚站立的动作。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则是听觉、视觉统合失调,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多练习夹豆子、穿鞋子、听故事、扣纽扣、系鞋带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围绕父母陪孩子上大学报到的现象来谈谈自己的观点,过度呵护孩子,就会减少孩子的自立自理
能力--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放手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点睛: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见仁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对于利弊互见的时事,我们必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辩证的角度来审题立意,来分析问题,才能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