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幕遮》汇报课公开课教案

《苏幕遮》汇报课公开课教案

《苏幕遮》汇报课公开课教案
《苏幕遮》教案
周邦彦
一、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ppt)
同学们一起填一下这三个空。

这些诗句的描写对象有何共同点?(生:莲)
对了。

我国古代诗人对“莲”情有独钟,他们用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许多
关于“莲”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莲相关的宋词《苏幕遮》,
作者周邦彦(ppt),他是婉约派的典型代表。

(板书:苏幕遮周邦彦)同
学们把书翻到50页。

二、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解,疏通诗词大意,看看有哪些字词不懂?
(教师点拨:吴门:江南的苏州,也可以说苏杭一带,此地多莲花。

所以,柳永的《望海潮》里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

相忆:就是忆相,“相”
偏指一方,可翻译为“我”。

)哪位同学可以朗诵下诗歌。

(提示:语调语速)齐读。

三、整体感知
读过此诗,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ppt)
——思乡(板书)
从哪里看出来?
——故乡遥,何日去。

久作长安旅(重复肯定)
家住江南苏州园,天涯漂泊客京城。

路遥何时是归程?“望故乡渺邈,归
思难收。

”。

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同样可以看出他的思
乡之情,下面了解下作者:周邦彦(1056-1121)是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
“呼”:呼唤,写出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同时,古诗词中鸟雀呼唤还暗示着雨过天晴,所以这一句暗示昨夜有雨,今朝即将放晴。

“窥”:窥看、窥探,写出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有一点点怕人的神态。

3、感官炼字鉴赏完了,那老师还想从意境给同学们鉴赏一下
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为什么说能得荷之神理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清圆可见雨后荷花清新饱满之态,一一表现荷花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有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风写出了荷的动态美,就如徐志摩《沙扬娜拉》中有这样一句话:“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个风字就把荷在风中妩媚娇羞的神态展现出来。

举,挺拔修长、亭亭玉立之感,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荷的阳刚健康向上的美。

那么“风荷举”风举相结合更让我们看到了妩媚中透着风骨的荷之美。

所以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可是,如此美的景致为什么会勾起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呢?我们来看下片(齐读)(三)下片抒发了思乡之情,那我们看看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你认为前四句哪个字能较好地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遥,从杭州到开封,在古代确实要走几十天才能到。

有种路途迢递,山水阻隔的感觉。

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慨叹:何日去?
——久,作者离开家乡时间太长了,所以乡愁很浓。

我觉得在这里“久”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觉。

当你对一个地方厌倦了,即使时间不太长,也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久”可以看出作者已萌生了归去之意思。

——旅。

旅居,客居之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浓重乡土情结的民族。

旅居外地,只能像一个没根的浮萍一样漂泊,缺少一种归属感。

(四)遥、久、旅都体现出作者客居他乡心念故乡,但是这种思念却没有亲口说出来,他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的?
——五月渔郎相忆否?问“渔郎”是否想起我。

用了什么手法?——想象,明明是自己思念故乡,却问渔郎是否思念我。

这样写,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及亲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腻真切,而且独辟蹊径,不落俗套。

类似手法在思乡诗中比较常见,比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齐读)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哪一句用了想象?突出什么呢?
(作者宦游在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作者却不直说自己冬至日形单影只地思念家中的亲人,而是通过设想家中亲人深夜难眠念叨自己这个“远行人”来表达自己思家的复杂细腻情感。


(五)这首词主题是思乡之情,那上片的景与下片情有怎样的联系呢?
——风荷。

台湾诗人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诗的序言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词人的故乡盛产莲荷,于是词人由眼前的“风荷”自然联想到家乡。

也就是说风荷将“景”与“情”的联系起来。

过渡自然,不着痕迹。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词人的笔下本非北方特色的风荷竟也是如此的摇曳生姿,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外物皆着我之色彩。


这就是整首词,我们再齐读一遍。

五、总结:全词章法严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间由“荷”这个意象连接。


景由室内到室外,由拂晓到初阳,时空分明;由沉香到风荷,意象繁复而有序,人物情感也随之变化,复有层次感。

抒情先由距离之遥远,时间之久远渲染烘托,然后情感升华到梦回家乡,暂得慰藉。

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
之情。

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六、这首词我们就讲完了,那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这首诗属于哪个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或宫怨诗)羁旅诗。

何为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长期客居他乡,滞留他处,处境艰难,心情郁闷,遂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写下成诗篇,就叫做羁旅诗。

那这样一首诗常会表达什么情感呢?思乡之情。

除了思乡之外呢?还可以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看几首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壮志难酬)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羁旅之愁,孤寂之感)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抑郁不得志)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羁旅之苦)
羁旅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⑴羁旅之愁,孤寂之感
⑵思乡怀人之情
⑶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
通常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呢?
月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孤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猿“风急天高猿啸哀”
结语:故乡是什么?故乡是年少时想逃离却难以离开,年纪大时竭力想回归却难以归根的地方,是枕着她的名字入睡,望着她的方位落泪的地方。

或许几年以后你们也成了游子,但是不要忘了那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名字——故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