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施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施


4%~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8~10min,经无菌水冲洗后,即可
取出接种。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3、花药的消毒
➢70 % 酒 精 擦 洗 花 蕾 , 或 浸 泡 数秒钟 ➢饱 和 漂 白 粉 上 清 液 : 浸 泡 10 分钟;或次氯酸钠液2%~5%: 8~10分钟 ➢无 菌 水 冲 洗 几 次 后 , 吸 去 水 分,剥取花药或胚珠接种。
➢ 光照强度:1000—3000lx,白色荧光灯,光的作用是满足
形态建成的需要(诱导)
➢ 相对湿度:培养室的相对湿度一般不控制。根据需要适当调
整培养间湿度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2、定期检查和细胞学观察
➢接种后3~胞学观察:一般每隔3~5天观察一次。及时 记录。 ➢观察方法根据培养方式灵活掌握:
三、外植体的接种和培养
(一)无菌操作 (二)外植体的培养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一)无菌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的接种:把经过表面消毒后的植物材料切碎或分 离出器官、组织细胞,并把它们转放到无菌培养基上的全部操作 过程,是一种无菌技术。
➢在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由材料本身带菌和工作 人员本身引起的。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三)几种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1、茎尖、茎段及叶片等的消毒
➢消毒前要经自来水较长时间的冲洗。
➢消毒时要用70%的酒精浸泡数秒,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2%~
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25min,若材料有茸毛最好在消毒液中
加入几滴吐温-80,或者用0.1%~0.2%升汞浸泡消毒5~10分钟消毒
➢入无菌室前,要洗手。l%新洁尔灭溶液内5分钟
➢入室时要穿上经过消毒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子等。
➢操作前要用70%酒精擦洗手,操作中要经常用酒精擦洗手。不准
讲话,以免微生物污染材料、培养基和用具。每次重新操作都要把
工具在火焰上消毒。
➢必须在酒精灯火焰处进行操作,如打开瓶口,转接材料。盖瓶盖
前应将瓶口在火焰上烧一下,再将盖子也在火焰上烧一下,然后盖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1、接种室的消毒
➢污 染 的 主 要 来 源 是 空 气 中的细菌和真菌孢子
➢每次接种前半小时 ➢地面:用70%酒精喷 雾使空气的灰尘沉降。 ➢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
➢工 作 台 面 要 用 新 洁 尔 灭 或酒精擦洗。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2、工作人员要求
2.将植物组织块置于一个有丝盖的玻璃瓶中,注入75%的酒 精溶液埋没材料,浸泡10S左右。倒出酒精,用无菌水冲洗一次。
3. 将适当浓度的消毒液(0.1%升汞或2%次氯酸钠)(含有几滴活 化剂Tween20或Tween 80),使材料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盖 上盖,把玻璃瓶置入超净工作台灭菌一定时间。在灭菌期间须 把玻璃瓶摇动2~3次。 4.消毒处理后,将瓶盖打开,将消毒液倒出,注入适量的无 菌蒸馏水,再盖上盖,摇动数次,将水倒掉,重复3~4次。
5~30 5~30 5~30 2~10 5~15 2~10 0.2~2 30~60 5~30
自:曹孜义
很好 很好 很好 很好 好 最好 好 较好 好
(二) 外植体灭菌的一般步骤
1.预处理,先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将 准备使用的植物材料在流水中冲洗干净。经过预处理的植物材 料,其表面仍有很多细菌和真菌。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4、根及地下部器官的消毒
➢预先用自来水洗涤,再用软毛刷刷洗,且用刀切去损伤及污 染严重部位,吸水纸吸干后,再用酒精漂洗。 ➢可采用0.1%~0.2%升汞浸5~10min或2%次氯酸钠溶液浸 10~15min,然后以无菌水冲洗3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后可接 种。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上。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3、材料的切取
➢ 切取和接种较大的材料肉眼观 察即可操作分离,较小的材料需 在双筒解剖镜下操作。
➢分 离 工 具 一 定 要 放 好 , 切 割 动 作要快,防止挤压使材料损伤而 失败。
➢ 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4、 接种的具体操作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方法概述
一、外植体的选择 二、外植体的灭菌 三、外植体的接种和培养 四、外植体的成苗途径 五、污染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六、外植体的褐变及其防止措施 七、培养物的玻璃化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八、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一、 外植体的选择
☺ 外植体(Explants):指植物离体培养的各种接种材
酒精擦拭手
浸泡5min
外植体消毒
酒精灯灼烧
器 械 消 毒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旋转灼烧
取外植体
接第种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盖好瓶塞
(二)外植体培养
1、培养条件:
➢ 温度:常保持在23±2℃,夜温低1—2℃
➢ 光照时数:大多数情况下为16h(暗培养不需要光照,例如 起始培养的前几天不需要光照)
料,包括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
☺ 外植体的选择依据
☺ 优良的种质 ☺ 健壮的植株 ☺ 大小适宜的外植体 ☺ 适宜的发育时期 ☺ 适宜的部位 ☺ 适宜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的器官 ☺ 细胞培养材料的选择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二、外植体的灭菌
(一)常用灭菌剂的使用及其效果 (二) 外植体灭菌的一般步骤 (三)各种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一)常用消毒剂
消毒剂 使用浓度(%) 去除的难易 消毒时间(分) 效果
次氯酸钙 次氯酸钠 漂白粉
溴水 过氧化氢
升汞 酒精 抗菌素 硝酸银
9~10
2 饱和溶液
1~2 10~12 0.1~1 70~75 4~5(mg/L)
1
易 易 易 易 最易 较难 易 中 较难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与设 施
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方可接种。
2、果实及种子的消毒
➢用自来水冲洗10~20分钟或更长,用纯酒精迅速漂洗一下。
➢果实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 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种子要先用10%次氯酸钠浸泡 20~30min甚至几小时。对难以
消毒的还可用0.l%升汞或1%~2%溴水消毒5min。
➢胚或胚乳培养时,对种皮太硬的种子 ,可先去掉种皮 ,再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