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四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北京郊区花岗岩山地的植被茂盛、高大;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稀少、矮小,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北京郊区花岗岩山地的植被茂盛、高大;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稀少、矮小;这只是一个地区出现的,并没有出现沿纬度、经度或山地垂直的变化,因此这体现的非地带性分异,也是局部地形的差别、小气候的差别、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形成的地方性分异。

所以本题D正确。

2.风光互补路灯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照明,能为城市街道路灯提供稳定的电源。

如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互补路灯景观图,如图为甘肃省年等降水量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风光互补路灯研发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源D.劳动力2.甲、乙、丙、丁四城市中最适宜安装风光互补路灯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B2.B【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风光互补路灯研发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和工业区位的相关知识,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风光互补路灯”的研发企业布局,不是“风光互补路灯”的布局,研发企业的布局主导因素是技术。

故选B。

2.“风光路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对我国太阳能和风能分布丰富地区的西北地区,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甘肃省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由于乙城市是甘肃省会城市,规模大,对“风光互补路灯”需求大,所以安装量最多是乙兰州市。

故选B。

3.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太平洋东部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有( )①使表层海水温度上升;②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③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④使鱼类大量死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减弱,太平洋东部受海面水温异常升高,上升气流增强,太平洋东部会出现降水增多现象,所以①使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和②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正确。

秘鲁寒流为上升流,上升流减弱,海底营养物质上泛减少,浮游生物减少,③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错误。

因水温上升及浮游生物减少,饵料减少,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当地渔业减产,④使鱼类大量死亡正确。

综合分析,D正确。

故选D。

4.下图是亚洲沿某一方向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亚洲A.图示剖面线地势起伏大且中部高南北低B.图示剖面线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C.平原面积小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故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2.图示A.①地河流结冰期短、多自南向北流B.②地各河流只参与陆地内循环C.③地流水和冰川侵蚀地貌广布D.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温差约为36℃【答案】1.A2.C【解析】【分析】1.由图示看出,剖面线地势起伏大,德干高原在青藏高原以南,所以图示中部高南北低,A正确;由图示的青藏高原和德干高原以及经度判断,图示剖面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B错误;亚洲的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C错误;亚洲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D错误。

故选A。

2.据图可知,①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A错误;②地也有外流河,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错误;③地位于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由于冰川广布,冰川侵蚀地貌广泛分布,C正确;图中最高点海拔8844.43米,最低点为0米,温差约为53°C,D错误。

故选C。

5.游客在广西涠洲岛发现,这里的很多岩石色泽较深、布满气孔,这类岩石很可能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类型的判断: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岩) ,其特点是结晶度好,晶体颗类较大;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的特点是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多气孔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沉积岩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含有化石,二是具有层理构造;根据分析,这里的很多岩石色泽较深、布满气孔,这类岩石很可能是喷出岩,B正确,故选B。

6.图甲为巴西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

图乙是该地区降水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1.B2.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白沙碧水”奇观出现在雨季,读右图,该国3、4月为降水最多的月份,也是该景观最佳观赏时间。

B对。

A、C、D错。

2.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坡度陡,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

读左图,照片为面向北方拍摄,沙丘坡度小的一侧为迎风坡,朝向东北,所以盛行风为东北风。

C对,A、B、D错。

【考点定位】景观欣赏时间,新月形沙丘与风向。

【名师点睛】景观有季节变化,时间变化,景观欣赏也有需要有特定的时间或是季节。

了解新月型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缓坡圆面对着的是风来的方向。

注意材料中信息,景观出现在雨季,所以应是降水量最大的时期。

7.冬雨率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冬季降水量东南部为最大B.冬季降水量北部东西向差异小C.冬雨率的变化西部差异大D.冬雨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冬雨率的变化深受地形的影响B.南部冬雨率大是受副高影响时间长C.西部冬雨率的变化深受受流的影响D.北部冬雨率小是受西风影响时间短【答案】1.D2.B【解析】【分析】1.图中等值线表示冬雨率,冬雨率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而不是冬季降水量的多少,A、B错误;西部等值线稀疏,东部等值线密集,说明西部冬雨率的变化较小,C错误;根据数值的变化可判断冬雨率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正确。

故选D。

2.根据冬雨率的概念,冬雨率越高说明冬天降水越集中,其它季节降水较小,冬雨率较低说明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由图可知冬雨率应由东南向西北北递减,而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集中程度低,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长。

冬雨率大致呈现南北变化,与地形和洋流之间没有关系。

故选B。

8.近年来,在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大量“醉树”被淹死。

阿拉斯加的海岸线分布有近1米厚的海冰,这些海冰对坐落于北部海岸的村庄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

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醉树”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是A.迎风坡向,降水较多B.气候变暖,冻土消融C.距海较近,海浪侵蚀D.暖流经过,降水增加2.海冰成为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村庄生命线的主要原因是A.提供主要水源B.提供渔业空间C.阻挡海水入侵D.阻挡海风入侵3.阿拉斯加北部“醉树”的增多可以A.扩大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B.促进海陆之间的物质循环C.改善当地居民的农业结构D.增加原住居民的燃料来源【答案】1.B2.C3.D【解析】【分析】1.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当地永久性冻土层有所消融,该地属低洼地带,易积水,地基松软,再加上白桦、黑云杉根系较浅,不发达,树木很容易倒伏,并落入消融的冻土水中,从而导致树木被淹死,B正确。

一直是迎风坡、距海较近、暖流经过,ACD错误。

故选B。

2.对于高纬度的沿海地区,海冰可阻挡海水入侵,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纬度较高,是世界著名的寒冷区。

夏季,阿拉斯加北部沿岸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海水由海洋流向陆地,容易形成海侵,对沿岸村庄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未融化的海冰的存在会阻挡海水入侵,保护沿岸村庄的安全。

故选C。

3.倒伏的树对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某些原住民聚落是有益的,倒下的树愈多,河流中可能就会有愈多漂流木漂向海岸,漂流木是阿拉斯加北部沿岸地区聚落很重要的燃料及建材来源。

故选D。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对于高纬度地区的冻土层影响明显,冻土层融化,植被根系无法扎根进而倒塌被淹死,称为醉树。

9.下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河流地貌照片。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为A.地势起伏较大B.内河运输发达C.水能资源丰富D.河流有结冰期2.图中河曲地貌A.纬度较高,冰川侵蚀而成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而成C.最佳观赏位置是高空俯瞰D.河流两岸宜居,聚落密布【答案】1.D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A错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内河运输不发达,B错误;图示区域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速度慢,水能资源不丰富,C错误;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D正确。

故选D。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地形平坦开阔,在开阔地区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形成“蛇曲”地貌。

因此河曲地貌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而成,A、B错误;河曲地貌发育地区地形平坦、分布范围广,因此最佳观赏位置是高空俯瞰,C正确;由于蛇曲凹岸侵蚀,不适宜建蒙古包,所以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不能分布蛇曲两侧,主要分布于凸岸一侧,D错误。

故选C。

【点睛】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带来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得河流一侧的侵蚀强于另外一侧,被侵蚀下来的泥沙就会被水流带到另外一侧,由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这样就会形成受侵蚀一侧向陆地凹陷,堆积一侧向河流突出的景观,这样的现象连续发育就会形成河曲。

10.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内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化学溶蚀2.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海拔2623米)测得的极端最低气温介于A.﹣45-﹣40℃B.﹣25-﹣20℃C.﹣5-0℃D.10-15℃【答案】1.B2.A【解析】【分析】1.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因此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内力作用是岩浆活动,B正确。

不是物理风化、变质作用、化学溶蚀,ACD错误。

2.我国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53°N),测得最低气温为-52.3℃。

长白山纬度比漠河镇(53°N)低,大致位于43°N。

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海拔2623米)山麓到山顶温差约为1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