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 桑 葚小鬼,怎么好像不太对头啊?”[句导读:“不太对头”指这里的情况有点儿不正常。
]2他四下里扫❶了一眼,问警卫员。
[①本文开篇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卫员扭头向西面的山峰看了一下——每个山头硝烟滚滚,枪声炮声此起彼伏——就把两脚啪地一并:“报告首长,老乡都躲了,门没顾上锁。
”3[②“没有锁门”说明了什么?]段导读:本段写警卫员解释“好像不太对头”的原因。
45 唉,打仗嘛。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咱们就在这里落脚❷吧。
老乡的东西,我们要照管好啊!”[③从本段看,许世友是怎样一个人?]段导读:写许世友在老乡家落脚。
张忙碌过后,瞅点儿空隙,他走出房门,两手举过头顶,伸了个懒腰,然后看看田野里的青草和绿树,感到舒坦了一些。
正想转回身去,钻进耳朵里的枪炮声中,似乎夹杂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咝(sī)咝的声音。
[句导读:许世友将军能在嘈杂的炮声中听到“咝咝”的声音,说明他是个乱中有序、忙中有细的人。
]6[④“似乎”和“若有若无”说明了什么?]他仔细听了一阵,就来到西屋门口。
警卫员立即跟了过来。
他先敲了敲门,7没动静,就慢慢推开虚掩着的秫秸(shú jiē)扎❸的门。
[⑤“先敲了敲门”说明了什么?]8迎门是一个大秫秸笸箩(pǒ luo),里面养着已长到一寸左右的蚕宝宝。
一条条蚕虫,在蠕(rú)动着,叠压着,有的还把头抬起来,来回扭动❹几下。
9他笑了笑,慢慢退出来,又轻轻地把门关上。
[句导读:“笑了笑”指的是许世友将军发现发出细微声音的原来是这些“蚕宝宝”,这是喜爱的笑。
“慢慢退”和“轻轻地”说明了他对老乡家里东西的爱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文明有礼。
]1☜ 2 ❶扫:在文中是看的意思。
①开篇是一个疑问句,引起读者的兴趣。
3 ②一是说明了老乡躲得比较匆忙,二是说明了民风的淳朴。
4 ❷落脚:指暂时住下来。
5③从这句言谈中,可以看出许世友无论走到哪里,都以群众利益为先。
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后文许世友关心老乡的蚕,并命令警卫员找桑叶就顺理成章了。
这句话既突出了许世友的处世原则,也为后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6④说明了声音微小。
7❸扎(zā):捆,束的意思。
8⑤说明了许世友对老乡的尊重。
9 ❹扭动:这里指摆动。
何人手下漏掉❺一个敌人!”[句导读:讲许世友将军短暂休息后,又回到了指挥战斗的沉着冷静中。
]11[⑥从本句看,许世友是怎样一个人?]端起茶杯,举到嘴边,还没碰到嘴唇,又猛地放下,桌面被碰得响了一声,人们都抬起了头。
他谁也没看,大声叫道:“警卫员!”到!”两个警卫员跑到他跟前,举手敬礼。
严肃地看了他俩一眼:“我命令你俩,马上去给我采一筐桑树叶子来,要干净,要肥实。
”12[⑦“猛地”“大声”“严肃”这几个词说明了什么?]段导读:第6~8自然段写许世友命令警卫员去采桑树叶喂蚕宝宝。
13 卫员稍一愣神,随即大声应❻道:“是!”看着警卫员跑步出了院子,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然后,又大步走到地图前,看了看部队目前所在的位置,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
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
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
[句导读:“站”“走”“伸”“缩”等词,体现了将军急切盼望警卫员采桑叶回来的心情。
]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句导读: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将军对警卫员长久不归的担心,也很自然地承接了上下文的内容。
]段导读:写许世友发现警卫员还没有回来。
又过了一会儿,门口传来怯怯的声音:“报告首长!我俩没看到桑叶。
”[句导读:“怯怯”写出警卫员没有完成首长的命令,没有采到桑叶的内心的紧张心情。
]他看了他俩一眼,见他们还喘着粗气,14一副疲劳的样子,就把心里腾起❼的火强压下去,指指他俩,冷冷地问:“怎么回事?”15[⑧“冷冷”二字说明了什么?]警卫员回答:“在方圆两公里之内我们找了一圈,没有桑树,所以……”16另一警卫员说:“西边倒❽是有三棵桑树,但被炮火打得光秃秃的了,树上一片树叶也没有了。
”[句导读:此句既是写警卫员没采到桑叶的原因,又从侧面烘托出当时这场战斗的激烈。
]10❺漏掉:本文指放走的意思。
11⑥了解兵力部署,做事果敢。
12⑦说明了许世友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不忘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崇高品质。
13❻应(yìnɡ):答应;回答。
14❼腾起:冒出,升起。
15⑧说明了许世友对两个小警卫员做事的不满意。
16❽倒,此处读dào。
他锁着眉头,没吭声。
[句导读:“锁”在这里是皱的意思,写出了许世友为找不到喂养老乡蚕宝宝的桑叶而着急的神情,表现出了许世友将军心系群众利益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情感。
]17过了半天,才又轻声说道:“你俩再去一趟,要扩大搜索❾的范围。
”他把手使劲儿往下一按,声音略大了一点儿,“但必须采到桑叶。
”18[⑨“必须”二字说明了什么?]段导读:许世友再次命令警卫员去采桑叶。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的眼角有点儿湿,敬礼后拿着筐又跑了出去。
四下里的炮火仍很激烈。
他的心里有点儿为自己的警卫员担心,两个小鬼可要小心哟。
19[“两个小鬼可要小心哟”说明了什么?]他不敢分散自己的精力,又马上把注意力转回到对战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考虑上。
20段导读:写许世友担心警卫员的安全。
太阳已经过午,当他再次抬眼往大门外看时,两个警卫员终于走进了视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段导读:“已经过午”说明用了很长的时间,也说明警卫员到了很远的地方才采到桑叶。
两人抬着一大筐碧绿的桑叶回来了,脸上显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1着兴奋的神情。
他走出来,高兴地说:“给我给我,你俩快去喝口水。
”段导读:本段再一次表现了许世友对警卫员的关心、爱护。
但警卫员并没有走,与他一起抬着桑叶来到西屋。
22他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着一个个蚕宝宝,嘿嘿地笑着,慢慢抓起一把桑叶,反过来顺过去地看了看,没有杂质,只是叶柄上带着几个紫色的桑葚。
他把桑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3摘下来,塞到警卫员的嘴里。
[许世友往警卫员嘴里塞桑葚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2417❾搜索:仔细查找。
18⑨“必须”再次说明了许世友对老百姓的蚕宝宝的关心、爱护。
19说明了许世友非常爱护自己的士兵。
20战事: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视野:本文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21露,在这里读lù,不读lòu。
22瞅:本文指看、瞧。
“瞅”读chǒu。
23桑葚:桑树的果实。
成熟时一般呈黑紫色或白色,有甜味,可以吃,也可以酿酒。
警卫员没防备,只好吃了:“首长?”他笑了:“慰劳你俩一下。
”段导读:把桑葚给战士吃。
说着,他小心地把桑叶撒[sǎ]到笸箩里。
[“小心地”说明了什么?]25蚕宝宝快速地蠕动起来。
刷刷刷,绿油油的桑叶一会儿就被咬出一个个大豁(huō)口。
他又抓起一把桑叶,摘下桑葚放到旁边的一个小凳子上,再把桑叶撒给蚕宝宝。
[句导读:“抓”“摘”“放”“撒”这一系列动作细致地描绘出许世友给老乡的蚕宝宝喂食的情景,表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26[“摘下桑葚”这一细节说明许世友是个怎样的人?]警卫员看到首长非常投入,就咂(zā)咂嘴,小声说:“首长,桑葚真好吃,您尝尝吧。
”27他摇摇头:“不,给房东的孩子留着吧。
”炮火越来越猛了……段导读:这是一个过渡句。
不久以后,被写入战史的孟良崮(ɡù)战役(yì)胜利结束。
躲出去的房主人回来了,他发现自己养的蚕吃得很饱,旁边一只筐里还有小半筐桑叶。
在一堆紫色的桑葚边,还压着一张纸条:打扰了,感谢给我们留门。
28许世友1947.5.13 看到这里,老乡的眼睛湿润了。
蒙眬(lónɡ)中,他发现那堆紫桑葚更加鲜亮了。
[试简要分析这段话。
]24说明了他对两个警卫员的工作是满意的,这是对他们两个的奖赏。
25说明了许世友非常爱护老百姓的财物。
26说明许世友是个非常细心的人。
27重点句解析:躲出去避难的群众本来是狼狈的,但进门后看到被喂饱的蚕,以及旁边剩的桑叶,还有许世友留的感谢字条,他们觉得未来有了希望,因为胜利一定是属于这样爱护他们的部队的。
“紫桑葚更加鲜亮”一是因为眼睛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光明。
1.学会本课的生字。
注意“葚”是上下结构,正确读写“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简要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复述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革命英雄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你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吗?(许世友)2.通过课文后的“学习链接”,我们可以对许世友同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快来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学习链接”中的内容,读后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二结合背景,整体感知1.这样一位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的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会有很深的感受。
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喂养群众家的蚕宝宝的故事。
)2.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从1947年5月13日一直激战到16日,最终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
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
许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看看许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许世友在老乡家落脚,并发现了老乡留下的蚕宝宝。
第二部分(第5~27自然段):写许世友让警卫员两次去采集桑叶和喂蚕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28~31自然段):写许世友离开后给老乡留下纸条。
三掌握字词1.学习生字。
葚:读音是shèn,不要误读为rèn。
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甚。
蠕: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需。
豁:这里读huō,另一个读音是huò,如:豁亮、豁达。
役:“投”去掉“扌”,加上“彳”就是“役”。
眬:目+龙=眬,组词:蒙眬。
注意与朦胧区分。
蒙眬:①形容两眼半睁半闭,昏昏欲睡的样子。
②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朦胧:月光不明。
2.解释词语。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形容接连不断。
文中指枪炮声不断。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若,好像。
肥实:肥壮。
多用于口语。
光秃秃: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四感悟写法,积累运用(一)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抓住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
) 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许世友同志。
我们可以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