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边境线长23 5公里。
全地区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农林牧场。
总人口万(含农一师万)其中,维吾尔族万,占%,汉族万,占%;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阿克苏市总人口万人。
由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史称“龟兹”、“姑墨”,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姑墨、温宿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唐朝政府在此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三十六国,阿克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
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在此设置参赞大臣,冠名以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
二、资源现状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298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21 54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其中流量在10000 以内的河流有15条,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地表水年径流量13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7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万千瓦,在全疆仅次于伊犁。
现有耕地920多万亩,宜垦荒地4000多万亩,森林资源1000多万亩,草场5000多万亩。
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3831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
℃,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的种植。
年产原棉1000万担,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疆的三分之一,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200万锭;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 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
优质商品粮面积130万亩以上:草场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
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治区最大的绒山羊基地,也是新疆薄皮核桃、红枣和香梨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是“中国长绒棉之乡’’、“中国白杏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大米之乡”。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潜力较大。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二级保护动物的有28种;国家和自治区野生珍贵林木多达16种。
石油天然气资源:阿克苏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和“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
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0亿吨,凝析油储量7169万吨,天然气储量9741亿立方,溶解气储量亿立方,占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0%、天然气储量的90%以上。
“西气东输’’‘‘一大五中”(一大即:克拉2;五中:英买力、牙哈、玉东+2、吉拉克(库尔勒>、羊塔克)六个主力气田中的“一大四中”在阿克苏境内,“西气东输”一期工程气源的96%在阿克苏境内,其中拜城克拉2气田已探明储量2840亿立方,是我国目前储量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西气东输工程的首站气源,通过“西气东输”管道源源不断地为沿线14个省(市)区供气。
矿产资源:阿克苏是新疆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已发现矿产79种,产地294处,探明储量的矿产46种,上矿产储量表的矿产17种,产地30处;重要非油气矿产58种,产地137处,其中大规模产地32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
其中:储量和资源量居第一位的矿产有铝土矿、萤石、刚玉、锑矿、磷矿、麦饭石、霞石正长岩、明矾石、重晶石等;金属矿丰度高的有铝、铁、铜、锰、锌、镉、镁等;矿产耐火粘土、陶土、岩盐、石英砂、玄武岩、花岗岩、大理石、金云母等矿产,不仅分布广、储量多,而且易于开采。
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大,预测储量亿吨,占南疆已探明储量的83%以上,国务院32号文件规划建设的全疆四大煤田之一~库拜大型煤炭基地就在我地区境内;煤种齐全,品质优异,适宜多种开发,其中气煤245亿吨、肥煤37亿吨,焦煤50亿吨,瘦煤10亿吨、贫煤16亿吨,且燃烧值大多在7000大卡以上,可完全满足化工炼油、动力煤、优质冶金焦、铸造焦需要,发展煤焦化、煤化工具备良好基础。
铀矿预测储量4700吨,已探明储量3600余吨。
岩盐预测储量6000亿吨,地质储量200亿吨,其中地区境内拜城县岩盐资源富集,.为全国、全疆罕见。
黑色金属矿产:铁矿,地区已发现铁矿有拜城县老虎台铁矿、温宿县羊布拉克铁矿和温宿县铁米尔苏铁矿。
预测储量为万吨。
锰矿,锰矿中的卡尔果勒锰矿属富品位矿床,是自治区主要锰矿产地,预测储量为万吨。
铬矿,铬矿目前发现一处矿化点,为芒达拉克铬矿。
钒矿,钒矿较为丰富。
主要分布在阿克苏一乌什一带的磷矿床中,为磷的共伴生矿,累计查明储量为万吨。
有色金属矿产:铜矿,地区共发现铜矿48处,初步探测铜储量16万吨,其中滴水铜矿约12万吨。
铅、锌及多金属矿,共发现铅、锌及多金属矿28处,主要分布在乌什和温宿两县,初步探测铅储量为万吨。
铝土矿,目前发现一处,在乌什县境内,为目前全疆发现的唯一铝土矿床,预测储量为万吨,镍矿,位于拜城县曼达拉克镍矿化点。
旅游资源:阿克苏文化积淀厚重,民族风情浓郁,名胜古迹众多,开发潜力巨大。
全地区旅游资源中拥有全国8个主类中的7个,旅游资源主类占%。
有国家A级景区20个,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7个。
著名的自然风景有托木尔雪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库车南天池、世界原始胡杨林、天山神秘大峡谷、托木尔峰神奇大峡谷、天山神木园、铁热克温泉等;阿克苏是古“丝绸之路”北道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中心,古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原文化四大文明在此交汇处,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第一站。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将我国古代汉唐文化、西域文化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融为一体,成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等石窟群比敦煌莫高窟早200年,是东方完美佛教艺术的宝库,还有著名的昭怙厘大寺、古代冶炼遗址及克孜尔尕哈烽燧等,展示着古老阿克苏辉煌的文化画卷。
区位优势:阿克苏地处南疆中部,是新疆南北要冲和东西贯通的关节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地缘优势十分突出。
以阿克苏市为半径,向东距巴州520公里,向北距伊犁460公里,向西距喀什480公里,向南距和田450公里。
乌什口岸距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470公里,到巴基斯坦700公里,这对阿克苏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产业,打通亚欧国际经贸大通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预计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含一师和石油开采作业区),同比增长%。
实现地方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3 .1070;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末的39:19:42,调整为29:32: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4%。
全口径财政收入1 27亿元、增长5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12007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6元、增加153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31元、增加1098元。
万元GDP能耗降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完成年度减排目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粮食播种面积307万亩、粮食总产150万吨,实现了粮食生产“总体平衡、略有节余’’的战略目标;棉花450万亩、单产】01公斤,总产万吨;林果业挂果面积240万亩,果品总产】万吨,果品保鲜能力万吨、加工能力3 1万吨;设施农业总面积近万亩、亩均效益4480元;劳务创收万元,人均创收415元。
新型工业化大踏步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塔化350万吨重油改质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八钢300万吨钢厂等项目奠基并开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总规通过评审,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达200万锭;各大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亿元,纺织工业城沙雅循环经济工业园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20070。
财政自给率:2010年,全地区财政自给率%,地区本级财政自给率为%,县(市)分别为:库车县,阿克苏市,拜城县,沙雅县。
新和县%.温宿县 070,阿瓦提县%,乌什县%,柯坪县%。
库车县基本情况库车县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万人,占比86%,汉族万人,占比13%。
辖8镇、6乡、5个国营农牧场和4个街道办事处。
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01万亩,可垦荒地约350万亩,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畜牧基地,也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白杏之乡”。
油气资源丰富,是塔里木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
境内探明天然气储量2万亿立方米,占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的90%以上;原油储量15亿吨,占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的92%以上。
国家西气东输“一大五中”气田分布在库车及周边区域3-60公里范围内。
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是自治区确定的五大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基地。
电力资源丰富,是新疆的电力基地和南疆的电力枢纽。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新疆四大旅游县市之一和“五区三线”黄金旅游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含油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401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70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54:26。
沙雅县基本概况沙雅县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5乡4镇2个国营牧场3个管委会,161个村,12个社区。
总人口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万人,占%,汉族,占%。
全县耕地面积124万亩,宜林宜牧地面积484万亩,拥有原始生态胡杨林199万亩,天然草场150万亩,是国家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和自治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已探明石油储量5亿吨以上,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整装沙漠油田一哈德四油田就在沙雅县境内,油田产能260万吨以上。
历史人文资源独特,文化灿烂悠久,是丝绸重镇、古龟兹国的重要组成部分e201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4亿元,同比增长13 .1070;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地方财政支出亿元,同比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70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5元,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724元,同比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