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摘 要 由于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及销售 者为了赢得经济利益,不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用或者添 加过多的化学药剂、保鲜剂、防腐剂等,严重威胁了产品的 质量安全,给农民朋友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 极大的损害。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完善的监 督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依靠现代化的生产模式 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推 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 ;实施策略
2015)27--0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安康,只有坚持 标准化生产,坚持严格的执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才能真正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1] 。
为此,各级部门, 尤其是基层县级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长效 的监管机制,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能力,促进农业 产业的健康发展 [2] 。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z 中图分类 t=r.
号: F32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890X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
生的大事,不仅关
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牵涉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
由于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收到质量安全问题的威胁[3] 。
首先,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量化学药剂被广泛频繁使用,其中部分药剂的毒性较大或残留量较多,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部分农药安全间隔期未到就采收上市,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其次,为扩大销售额,提前农产品的采收上市日期、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大量的植物生产调节剂以及防腐剂和保鲜剂被无限
制使用,使得农产品的商品性能得到有效保持,但其食用价
值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4]。
农产品生产者牺牲产品质量,要效益的做法短时间内可
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下去,将影响产品的信誉,从而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
质量是产品占据市场的核心力量,不严把农产品的质量关,无法真正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彻底保障。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 1.
2.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
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把农产品市场
准入、产地准出关,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进入流通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
量检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支持力度,并将这一公益性和基础性的工程作为今后财政扶持的重要项目之一。
另外,在设备方面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利用先进、快捷的检测仪器对农产品进行可靠的质量检验。
最后,还应加强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人员素质与先进设备仪器的匹配性,使各项检测制度得到彻底的执行和落实,保障农产品市场源头的质量控制。
1.2.2 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始于美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
们对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认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开始走农产品质量认证思路,逐渐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今后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应以“三品一标” 为核心的认证标准,严格控制进入市场流通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1.2.3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基本
前提是做好农业投入品的
质量监管工作。
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控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源头,基层部门应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
规定对各项农业投入品实施严格管控,禁止各种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的买卖行为和使用行为;逐渐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供应商登记制度,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并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措施,以确保农业投入品生产市场的规范性;定期组织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培训,对经营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1.2.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
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和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说明,为各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创设“人人重视农产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力,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进步。
1.2.5加快农产品生产管理的规模化进程农产品生产管理规模
化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
全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现阶段,可以利用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有组织地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活动,将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模
式向着规模化、科技化、先进化、安全化的方向推进,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使农产品逐渐实现产业化、优质化和品牌化将是农产品未来必经的发展之路。
2 结语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农产品市场中的主题,这两
大群体的利益均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直接联系。
牺牲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和销量的做法,短时间内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发展下去,会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
走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生产之路,依靠产品质量赢取市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更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利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法律为依据,以科学检测技术为手段,以产品安全责任为指导,从各个环节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香.新时期“三品一标”工作重心及发展重点[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3):5-7.
[2]卞玲莉,何炜,竺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 ( 19): 305, 307.
[3]刘毅,袁月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点
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 (1): 41-44.
[4]尹献远,黄巧玲,吴燕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
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 (9): 309-31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