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教学论答案
[答案分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课程价值,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教育者”;(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个基本取向之间的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适合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课程要素参见教科书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教学法答:联合解题式b,实验式C,提示式d,自主式[答对式):C
[你的答案:C[答对式]
[答案分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提示式教学法的示范参见教科书P197自
XXXX时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视技术课程b。
20世纪90年代,英国正式规定“技术(信息技术)”为义务教育课程c的基础科目之一,并强调了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只有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D,技术教育才应该是通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技术应该融入到全世界的学校教育中
[正确答案]:c[你的答案:A
[答案分析]:当今世界各国都强调技术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
方面,它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基于人类发展的需要。
因此,错误c参见教材P184-14,()实现概念原理和过程方法知识的统一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b,“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c,“以学术为中心的课程”d,“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和“正确答案”:c“你的答案”:a“答案分析”:“以学术为中心的课程”实现了知识概念原理和过程方法的统一参见教科书P18515、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答: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调和论d、超越论[正确答案:b[你的答案:a[答案分析: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社会生活参见教科书P18616、“被动适应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答:杜威和博比特,博比特和查特斯C,卡茨和查特斯D,赞科夫和卡茨[正确答案]:[你的答案:“答
[答案分析”:被动适应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博比特和查特斯。
参见教科书P186
17,杜威的整个教育体系反映了()观点答,主动适应理论b,被动适应理论c,超越理论d,社会批判理论[正确答案]:答
[你的答案]:答[正确答案]答
[分析]:典型的主动适应理论包括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良主义课程理论
参见教材P186
18,以下不包括在课程选择中的是()A、确定课程价值b、确定课程实施过程c、确定课程选择取向d、确定课程内容[正确答案]:b[你的答案]:A
[答案分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课程价值,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教育者”;(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个基本取向之间的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适合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课程要素参见教科书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教学法答:联合解题式b、实验式c、提示式d、自主式[答对式c:[你的答案:答:
[答案分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提示式教学法的示范参见教科书P197在
XXXX中,英国的斯潘塞提出了著名的命题“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
这可以说是课程理论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选择的问题。
参见教科书P17814、以下关于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的陈述是正确的()A.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可以直接等同于B。
根据“可接受性”原则,学科知识可以任意删减
C,正确处理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意味着只需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部逻辑系统
D,而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正确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关系的必然要求[正确答案]:D
[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
[答案分析]: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者经验”,所以a是错误的另一个借口是所谓的“可接受性”原则,即任意删减学科知识,这样就可以判断出一个错误正确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又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因此,可以判断D是正确的,C是错误的。
见教科书P179~180
15,下列关于科技关系的陈述,是不正确的()A.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技术课程
B。
20世纪90年代,英国正式规定“技术(信息技术)”为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科目之一。
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这只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技术教育应该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世界范围内,技术应该纳入学校教育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
[答案分析]: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强调技术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
性,这一方面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
因此,错误c参见教材P184
16,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的和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答:被动适应理论B,主动适应理论
C,调和理论d,超越理论[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
[答案分析]:主动适应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社会生活参见教科书P186
17,以下不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典型观点是()答,被动适应理论b,主动适应理论C,调和理论d,超越理论[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
[答案分析]: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有三种典型的观点:(1)被动适应理论(2)主动适应理论(3)超越理论参见教材P186
18,以下不包括在课程选择中的是()a、确定课程价值B、确定课程实施过程c、确定课程选择取向d、确定课程内容[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
[答案分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课程价值,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教育者”;(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个基本取向之间的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适合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课程要素参见教科书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教学法答:联合解题式b,实验式C,提示式d,自主式[答对式):C
[你的答案:C[答对式]
[答案分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体现了提示式教学法的示范参见教科书P197
20,下列不属于教学对话性质的是()a、以学生自学为主b、以教师指导为特色c、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D、以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为特色[正确答案]:a[你的答案]:D
[答案分析]:教学对话是一种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和引导,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对话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参见教科书P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