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案

高速铁路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案

卡子山跨环城高速双线特大桥(40+64+64+40)m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⑴TZ324-2010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⑵高速铁路施工工序管理要点第三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线形监控⑶高速铁路施工工序管理要点第二册挂篮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⑷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⑸TB10426-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⑹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⑺TB10424-2010 J1155-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⑻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⑼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⑽TB 10752-2010/J 1148-201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⑾TB/T3192-2008《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⑿卡子山跨环城高速双线特大桥(40+64+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图;(二)编制原则1、遵守有关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文件要求。

2、运用有效管理技术,采用可靠技术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二、工程概况本桥连续梁为40+64+64+40m双线连续梁,线间距S=4.4m,位于R=3500的圆曲线上,线路纵坡19‰,桥上不设置声屏障。

本梁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体全长209.4m,中跨中部10m 梁端,梁高5.3m和边跨端部13.7m梁段为等高梁段,梁高2.9m,其余梁段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2.9+2.4x2/576(m)(x=0~24m)变化,坐标原点设在5号、23号和26号截面顶,x=0~24m。

轨底至梁顶高度为0.7m。

箱梁顶板宽度为12.5m,箱底宽6.4m。

全桥顶板厚35cm;底板厚42~80cm,在梁高变化段范围内按抛物线变化,边跨端块底板厚由42cm渐变至80cm;腹板厚度40~90cm,按折线变化,边跨端块处腹板厚由40cm渐变至70cm。

梁体在支座处设置横隔板,全联共设5道横隔板,横隔板中部设孔洞,以利检查人员通过。

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三、全梁结构体系转换连续梁施工方案:采用型钢托架法施工连续梁0号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主梁悬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边跨直线段和采用挂篮施工中跨合龙段。

连续梁主要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在-3#、-2#、-1#墩侧安装托架,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立模浇筑0#梁段混凝土。

步骤二:安装挂篮并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

步骤三:1.在悬灌之前必须根据线形控制检查梁面标高及中线,不得超出设计误差允许值(以下各阶段同)。

2.以三个主墩为中心,对称移动挂篮悬臂灌筑a1~a7、b1~b7、c1~c7号梁块。

3.待各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并满足不小于5天龄期后,张拉相应节段的纵向预应力钢束。

4.各梁段灌注及张拉顺序如下:(1) a1、b1、c1梁段,N2、N12 (2) a2、b2、c2梁段,N3、N13(3) a3、b3、c3梁段,N4、N14 (4) a4、b4、c4梁段,N5、N15(5) a5、b5、c5梁段,N6、N16 (6) a6、b6、c6梁段,N7(7) a7、b7、c7梁段,N8步骤四:1.在-4号台和0号墩旁搭设支架,并对支架进行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

在支架底模支撑位置应加设滑板或其它有效措施,以确保预应力施加时主梁能够纵向自由变形。

2.在-4号台和0号墩上安装支座并将支座纵向临时锁定,根据收缩徐变值和合龙时的温度设置支座纵向预偏量。

3.在支架上浇筑a8号梁段,在该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5天后,张拉靠近腹板的2N9、2N17钢束至设计值。

步骤五:1.拆除-4号台、0号墩旁支架。

2.做跨中合龙准备,2号、5号挂篮向后退一个梁段。

3.测量中跨合龙口中线及标高,必要时采取措施校正以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4.利用跨中3号、4号挂篮做合龙支架,安装合龙段体外支撑,并张拉靠近腹板的2N10、2N22,每束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30%。

5.在一天温度最低时段快速、连续地灌注8a号节段(合龙段)混凝土,混凝土可采用早强措施。

6.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并满足不小于5天龄期要求后,拆除体外支撑,将纵向预应力钢束2N10、2N22补张至设计张拉力。

步骤六:1.拆除主墩临时支座,解除活动支座的临时锁定。

拆除托架和全桥挂篮。

2.依次张拉剩余钢束6N27、6N21、6N26、8N20、8N25、6N19、8N24、4N18、8N23、2N17、4N22、4N9。

3.完成-4号台梁底以上部分、0号墩小跨侧高顶帽部分施工。

四、中跨合龙段施工(一)合龙段挂篮模板的就位1、中跨合龙段利用-2号墩挂篮导梁和模板前移作为合龙段施工模板、支架。

中跨合龙利用-2号墩的挂篮,要保持合龙口两侧悬臂段在合龙前弯矩基本一致。

在施工跨中的7号节段时在中跨一侧预留固定内外导梁的吊带孔。

3个“T”构跨中的7号节段悬浇、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成,先进行边跨直线段,然后进行中跨合龙。

2、-2号墩两侧7号节段挂篮前移,外导梁前移伸入至-1及-3号墩中跨7号节段预留导梁固定预留孔处,采用精轧螺纹钢将原锚固、悬吊于挂篮前横梁上的吊带改移锚固至-1及-3号墩跨中7号节段上,导梁固定后将-2号墩跨中7号节段处的模板前移至合龙段处,随后测量定位模板,开始后续施工。

(二)中跨合龙段刚性连接的安装中跨合龙段临时刚性连接的安装见下图:跨中7#块施工时预埋临时锁定钢板,中跨合龙采用I45b工字钢作为和龙口临时锁定主梁,每个和龙口布置4根I45b工字钢,单根长度3m,与预埋钢板焊接长度不得小于40cm。

(三)中跨合龙段钢筋、预应力管道的安装对混凝土施工缝进行认真处理后,即可进行合龙钢筋的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由于合龙段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应特别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密封,确保管道畅通。

由于合龙段预应力钢束管道内不能穿衬管,为安全考虑采用先穿束的方式。

(四)中跨合龙段换重为了使合龙浇筑前后处于相同的状态,需要在每个7#块配置与合龙段混凝土同重量混凝土预压块31t,预压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浇筑量按1.086系数(力臂长度比)同步卸载预压块。

若两个合龙段不同时浇筑,未浇筑侧合龙段两侧配重保留,不随另一个合龙段混凝土浇筑而卸载,保持-2#墩T构稳定性。

(五)中跨合龙段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连续梁体外支撑安装,并将2N10、2N22钢绞线张拉到设计张拉力的30%,并对模板加固情况及总体安全性、预埋件位置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在一天中温度最低时间段并且在两小时之内浇筑完成。

(六)合龙段预应力束的张拉压浆及全桥体系转换完成1、待中跨合龙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5%、弹性模量达到100%,且龄期达到5天以后,拆除合龙段临时锁定,并张拉2N10、2N22至设计张拉力。

2、拆除主墩临时支座,解除活动的临时锁定。

拆除全桥托架及挂篮。

依次张拉剩余钢束6N27、6N21、6N26、8N20、8N25、6N19、8N24、4N18、8N23、2N17、4N22、4N9。

3、孔道注浆。

六、合龙段施工过程中其它注意事项(一)合龙段温度条件要求1、合龙段混凝土浇筑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

合龙段混凝土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浇注,保证合龙段新浇的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中,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混凝土开裂。

根据我部实际情况及工艺要求,混凝土浇注速度每小时控制在15m3左右。

2、合龙临时刚性连接的焊接锁定、临时预应力张拉也都必须在气温最低时(如凌晨2点钟)进行。

3、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二)混凝土养护1、当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用土工布紧密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用水桶钻眼自动喷水保湿,避免发生混凝土面收缩开裂。

严格控制箱梁内外的温差,将合龙段及两端7号梁段不小于1m 范围内进行同条件覆盖,降低日照温差的影响。

注意对随梁养护的混凝土同养试件进行洒水养护。

2、洒水养护的时间:从浇筑完开始,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的时间不少于14d。

(三)中跨合龙段挂篮及模板的拆除,必须要在中跨底板束张拉完成后进行。

(四)合龙梁段混凝土采用水灰比较小的C55混凝土,加入一定比例的微胀剂,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前提下,具备早强性能。

从拌合站进料到混凝土入模浇筑振捣各环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五)合龙段临时刚性连接与梁体预埋钢板的焊接必须牢固可靠,焊缝饱满无夹渣和漏焊,临时刚性连接中线必须与梁体中线平行。

(六)临时支座的拆除应对均衡进行,施工过程中观测梁体高程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确保施工安全。

(七)箱梁合龙段偏差处理1、合龙段是连续梁施工的重点,也是线形控制的重点。

从第5号节段开始对合龙口两侧悬臂端中线、高程采用统一基准点进行联测和调控。

边跨现浇直线段高程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将合龙口悬臂段两侧中线、高程偏差控制在15mm 以内,当两合龙口两侧相对偏差在15mm以上时必须采取增加配重等措施进行纠正。

在合龙段联测中发现-2#墩小里程侧与-3#墩大里程侧梁面标高相差较大,最大处为6.5cm,梁底偏差满足不大于15mm要求。

经现场排查,分析偏差原因为顶板内滑梁吊杆安装不牢固,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内模下沉所致。

2、处理措施:因偏差只存在与梁体顶板,采取配重纠偏措施会导致梁体底板偏差增大。

经与设计院沟通,采取顺接方式。

梁面7#节段已出现的偏差通过梁面防水保护层混凝土找平。

七、施工安全措施(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制度:项目部在开始合龙段施工之前对施工队进行安全知识和应知应会教育。

2、安全检查制度:合龙段施工各主要工序之前全面检查。

3、安全责任制度: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责任分解,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

4、作业安全细则:对各种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细则,作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向施工人员安全交底。

(二)安全保证措施1、保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转弯地段设醒目的标志,夜间设照明设施,专人负责现场道路疏导和调度。

2、高空作业或临边作业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高空作业布设安全网。

3、进入工地范围必须戴好安全帽。

4、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施工脚手架要连接牢固,以能抵挡偶然撞击或震动;(2)混凝土浇注作业,严禁碰撞支撑;5、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措施(1)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和维修和操作,确保工作状态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