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预备基本原则
肩台预备:使用肩台车针,一般在龈缘下 0.5~0.8mm处预备出深度(肩台宽度)。唇 侧为1.0~1.5mm,邻面、舌面为0.8~ 1.2mm呈135°角的肩台,并保持厚度均匀, 光滑连续。
精修完成: 牙体预备大致完成后,应仔细检查上下 牙在正中颌、对刃颌位时,切端、唇舌 侧修复间隙是否足够。实际上牙体预备 应有三部分或三个方向的切割量,即保 证去除倒凹;留出肩台的厚度;不同颌位下 有足够修复间隙,保证咬合和瓷层半透 明度。最后修整粗糙面、锐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邻面预备:用预备唇面的车针紧贴牙冠轴面 角向邻面磨切,首先把颈缘至切缘的倒凹部 分磨除,再接肩台1.0mm磨除邻面牙体组织, 并且控制轴面切向会聚2°~5°。一侧邻面 切割量上前牙为1.8~2.0mm,下前牙为 1.0~1.6mm。
舌面:根据设计舌侧若不覆盖瓷,只预
备出金属的修复间隙并保证颈部肩台及 肩台以上无倒凹。 若设计金瓷层覆盖则 要求在保证金属厚度的基础上增瓷层的 空间。
牙体预备不良导致的后果:
谢谢!
参考 第6版 口腔修复学 主编«赵铱民»
唇面预备:以一支粒度较粗的金刚砂柱 形车针先在唇切1/2处磨出深1.2~1.5 mm的纵形沟,再逐渐向近远中扩展。 然后再在唇龈 1/2处依次磨去同样深度, 但方向与牙长轴一致。
唇面预备:
邻面:消除邻面倒凹,预备出金一瓷
修复间隙除保证颈部肩台预备外,还 应保持邻面适当的切向聚合度2°~ 5°。
舌面预备:根据设计要求,在舌切2/3处 以梨形金刚砂车针均匀磨除金属舌面板 (0.5~0.8mm)或金一瓷舌面所需的厚度 (0.8~1.5mm)。但颈1/3部应保持切向聚 合的颈圈,以增加固位力。
肩台预备要求及边缘形态修整:牙体颈部唇 舌径、近远中径不允许时,通常设计成只有 金属颈缘的浅凹型。牙体磨除厚度0.35~ 0.5mm。若条件允许时,可设计成肩台或斜 面肩台,肩台厚度一般在0.5 ~0.8mm,在不 损伤附着龈的前提下,肩台一般止于龈缘下 0.5~0.8mm处预备出深度。
活髓牙预备 应严格控制磨除量,定位 磨除部位应保持与髓腔的均匀距离,同时 备牙过程中要用冷水降温,车针不可加压。 做临时冠保护牙髓
注意事项
预备不足可造成修复体外形肥大、瓷层过 薄易崩瓷; 预备过多会导致发生牙髓炎; 预备体倒凹可导致边缘不密合,形成继发 龋; 肩台预备不足、无肩台、肩台位置不当可 造成悬突、龈缘炎、颈缘崩瓷; 聚合度过大会导致固位不良。
前牙牙体预备基本原则
伍志明
牙体预备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修 复空间,形成一定的抗力和固位形 状,为修复后软硬组织的健康提供 基础。
:
下面主要讲述
前牙烤瓷冠牙体预备的方法及要 点
切缘:切缘预备出1.5~2.0mm的间隙,
上前牙切缘预备成与牙长轴呈45°的 斜向腭侧小斜面,下前牙切缘要求同 上牙,但切缘斜面斜向舌侧。
切端预备:以高速轮形车针或柱状粗砂 金刚石车针在切缘唇舌向上,先磨出 1.5~2.0mm深的沟2~3个,判别磨切量 合适后,再依次向近远中扩展,完成整 个切缘的切割。
唇面:除颈缘外,从牙体表面均匀磨除
1.2~1.5mm的牙体组织,但牙冠切1/4向 舌侧倾斜10°~15°,保证前伸颌不受 干扰,并保证切缘瓷层厚度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