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通过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用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食入手,指导学生做好“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用生物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宗旨。
课前准备:
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附:课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
A类: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多的是
A.快走
B.骑车
C.慢走
D.唱歌
3、供给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4、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
A.构建细胞
B.转化废物
C.提供能量
D.构建细胞和提供能量
5、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6、下列营养物质中既参与构造细胞又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7、食物的热价是指一克食物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8、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具体的说来源于食物的。
9、人体的每个细胞可以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同时用于人体进
行各项和。
B类:能力提升
1、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
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3、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的来自于糖类,18的来自脂肪,12的来自蛋白质。
现有
一男生,日所需能量约为12540千焦,请问他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为()克?
4、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A.植物中的化学能
B.食物中的能量
C.太阳光能
D.热能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
并非任何运动都有益于健康。
有氧运动才是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
它是指以增
强人体吸入、输送并使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
人体运动需要能量,而人体的能量来源
于体内有机物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分解释放能量需要氧气,所需氧气通过从外界吸
入来满足需要。
这时体内的一系列需要氧参与的化学反应称为有氧代谢。
当我们锻炼身体时,
身体需要的氧气在运动时都能及时满足,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速度较慢,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较长。
有氧运动对技巧要求不
高,因而方便易行,容易坚持。
无论什么年龄和性别的人,有氧运动对促进健康、增强体质、
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写出有氧代谢的化学反应式(可用文字代替).。
(2)根据有氧运动的特点,试列举五种有氧运动的方式:。
(3)有氧代谢和有氧运动有什么联系? 。
C 类:拓展探究
1、做“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丽丽同学想测定花生与核桃仁哪个热价高。
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在两个试
管中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半个核桃仁,用解剖针插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
迅速给两试管加热。
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完毕,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
再经过计
算,得出结论。
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
(2)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的热价。
但小伟将他得出的数据与课本中所给的数据进
行比较,发现他的数据比课本中的数据小。
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2、你班内有的同学经常不吃早点,每天上午第四节课时常常感到头晕、难受、全身无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你能帮他分析原因吗?请你给他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
A类:基础过关
7.彻底氧化分解热量 8.食物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 9.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生理活动保持体温
B类:能力提升
4. C
5. (1)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骑自行车、爬山、游泳、慢跑、较长时间的步行、扭秧歌、做广播体操等(3)有氧运动以有氧代谢为基础
C 类:拓展探究
1、(1)不准确,因为在实验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
试管内装的水量可能不一样;一个花
生与半个核桃仁的质量可能不一样,试管内的水温在加热前可能不一样。
(2)花生燃烧时散失掉较多的热量;测量不准确;计算错误。
2、每天早晨不吃早点还要进行繁重的学习活动,消耗大量的能量,就会造成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出现头晕、难受、全身无力等症状,因此必须保证每天都吃好早餐,并做到一日三餐都要按时进餐。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一、能量的获取:食物---有机物
糖类:千焦/克、蛋白质:千焦/克、脂肪:千焦/克
二、能量的释放:---氧化分解: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三、影响能量释放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发育时期、活动强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通过主动猜想和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并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人体的呼吸作用相联系,从而理解能量释放的意义和呼吸作用的实质;通过分析、讨论、解读各种年龄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学生了解了同一个人在同一发育时期的活动量所消耗
的能量不同,活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多;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育时所需要的能量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发育时期所需要的能量也不同,让学生形成用生物学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健康发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