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公式 知识点汇总 最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公式 知识点汇总 最全
F┄绳子末端的拉力
N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机械效率为1),正常下此公式是不成立的(基本不用),必须知道拉力F的大小。
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V绳末端=nV物
G物┄提升物体的重力
S┄绳子末端拉力移动的距离
m
h┄物体上升的高度
n┄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段数
不必单位
F=(G物+G动)
G动┄动滑轮的重
八年级物理公式归纳
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备注
速度公式
求速度:v=
求路程:
求时间:
v┄┄速度
m/s
km/h
V平均速度=S总路程/ T总时间;车过桥、车过洞时,S总路程=S桥(洞)+S车。
s┄┄路程
m
km
1 m=10dm=102cm=103mm
t┄┄时间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1h=60min=3600s 1min=60s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2)势能:势能可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分子是原子组成的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F浮┄┄浮力
N
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二次悬挂,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再浸入液体中,测出在液体中的示数。
G┄物体重力
F拉┄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读数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
F浮=ρ液gV排
F浮┄浮力
N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ρ水=103kg/m3
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1k=103g1g/cm3=1×103kg/m3
1m3=106cm31L=1dm31mL=1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浮力公式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物理学称这个托力叫浮力。)
称重法公式:
F浮=G-F拉
3)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N
此公式要不计摩擦,机械效率小于1
机械功公式:
W=F s
W┄动力做的功
J
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h
F┄动力
N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功率(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P=
P┄功率
W
1W=1J/s 1kW=103W
公式变形:P=Fv(v为速度)
W┄功
J
t┄做功所花的时间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G┄┄重力
N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单位为N/kg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
m┄┄质量
kg
g=9.8N/kg≈10N/kg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求密度:ρ=m/V
求质量:m=ρV
求体积:V =m/ρ
ρ┄┄密度
kg/m3
g/cm3
规则物体体积V=S底面积h高
ρ液┄液体的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压力差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
F向上┄下表面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
此公式揭示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不受浮力。
F向下┄上表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
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有:
平衡公式F浮=G物
F浮┄浮力
N
F浮=G物,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液体压强公式:
P =ρ液gh深
P┄压强
Pa (N/m2)
此公式还适用于侧面与底面垂直的立方体水平放置时。
ρ液┄液体密度
kg/m3
h深┄深度
m
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点的竖直距离。
大气压强
P=1.013×105Pa
Pa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F浮>G物,物体上浮
F浮<G物,物体下沉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V排=V物。
G物┄物体的重
G物=m物g=ρ物V物g
压强公式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普适公式:
P=
P┄压强
Pa (N/m2)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S受力面积: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1cm2=10-4m2
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S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100%
η┄机械效率
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η常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适用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适用于杠杆和滑轮]
W总=Pt[用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帕斯卡原理:∵p1=p2∴
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要代入的单位相同,无须国际单位。
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备注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L1=F2L2
F1┄动力
N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滑轮组公式
(滑轮组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轮组)
绳子末端拉力与物重关系:
F=G物
(省力必然费距离)
绳子末端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距离的关系:s =n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