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临床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5622)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判断一个实验设计是不是真实验设计,应当主要看【】A.受试者是如何选择和分派的B.是否设置对照组或控制组C.是否采用独立组设计D.实验条件的控制如何2.具有肛欲性格的人表现为固执、整洁、吝啬、学究气等。
一些研究表示,此类人容易患【】A.强迫症B.焦虑症C.厌食症D.社交恐怖症3.将个人所爱或所崇拜的人或事物完美化,而忽略其实际存在的缺陷的自我防御机制是【】A.曲解B.合理化C.补偿D.理想化4.在阐述应激的生理反应模型中,提出应激是“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学者是【】A.英格尔B.弗洛伊德C.坎农D.塞里5.用于证实不可控制或不可预见的应激事件更易于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的一项实验是【】A.拟合控制实验B.轭合控制实验C.虚拟控制实验D.模拟控制实验6.邓巴曾预测具有勤奋工作、易于紧张和雄心勃勃人格特征的人易患【】A.冠心病B.高血压C.糖尿病D.溃疡病7.艾森克提出可以依据性格内外向和情绪的稳定性两个维度组成的平面图来判断被试的气质类型,其中内向、情绪不稳定属于【】A.粘液质B.胆汁质C.多血质D.抑郁质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定内容是【】A.有效性B.治疗结果的持久性C.治疗的频率D.不良结果9.在神经症的治疗中,以将自我从精心的防御工作中解放出来为治疗目标的心理治疗流派是【】A.心理动力学疗法B.行为疗法C.人本-存在疗法D.认知疗法10.青少年的人际心理治疗(IPT)模式增加的第五个聚焦点是【】A.悲愤B.人际角色冲突C.角色转换D.单亲家庭11.下列心理治疗理论流派中主张顺其自然的是【】A.心理动力学学派B.行为心理学学派C.森田的神经质理论D.认知心理学派12.情绪支持与行为应对方法训练的目的不包括【】A.减轻病人的焦虑B.减轻病人的恐惧C.克服治疗中的挫折与痛苦D.自我催眠13.透析治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人格改变是【】A.过度焦虑B.思维混乱C.过度依赖D.过高期望14.在心理障碍的社会预防措施中,病因预防是【】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15.2001年,中国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出版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这个版本的英文代码是【】A.DSM-IVMD-3C.ICD-10MD-4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A.调查研究B.(操控)实验研究C.流行病学研究D.描述研究E.相关研究17.临床心理师主要从事的工作有【】A.心理治疗B.思想教育C.会诊D.科学研究E.教学18.非结构式会谈通过一系列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来进行,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来访者的【】A.年龄B.家庭背景C.症状D.政治态度E.生活经历19.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的早期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A.和病人建立合作的工作联盟B.对病人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C.对病人的人际关系状况的质和量进行充分了解D.积极鼓励病人摆脱病人角色E.和病人一起选择和确定后面的治疗将要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20.下列学科中,属于主要关注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的有【】A.教育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行为医学D.咨询心理学E.变态心理学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作为临床心理学基础的三大类学科是基础心理学科、和。
22.心理生理疾病病人的行为治疗主要采用和。
23.心理生理疾病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是和。
24.根据会谈过程中控制程度的不同,评估性会谈可以分成非结构式会谈、和。
25.二级预防的重点是早期发现、和并争取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
四、判断改正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拥有高的效度的研究不一定同时拥有高的信度。
【】27.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会导致神经症,甚至会导致人格分裂。
【】28.传统上,咨询心理学更加关注正常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临床心理学则更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9.家庭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困难是导致一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之一。
【】30.在A-B-A-B设计中,在第二个A阶段,治疗因素被撤除,在第二个B阶段,治疗因素又重新被引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答:32.简述素质-应激理论。
3-51答:33.简述冠心病防治的心理措施要点。
5-105答:34.简述心理状态检查的主要内容。
6-121答:35.简述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干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186答: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述人格特点对刺激物认知评价的影响。
4-78答:37.试述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9-209答:七、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
共10分)38.黄巧(化名),女,18岁,高三学生,一直学习成绩比较优异,三个月前因一次考试发挥失常而闷闷不乐,觉得自己不该得到那样的成绩,担心后面的考试还会出现那样的情况,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考了那么差的成绩,自己到底怎么了,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为求改善来寻专业性心理帮助假如你是黄巧的治疗师,试述如何采用合理情绪治疗帮助她调整认知和改善情绪?7-170答:一、单项选择题1-5 AADDB 6-10 ADCAD 11-15 CDAAB二、多项选择题16 BCDE 17.ACDE 18.BCE 19.ABCDE 20.BD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 生物学科社会科学22. 自我调整技术生物反馈技术23. 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24. 结构式会谈半结构式会谈。
25.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四、判断改正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 】改正:拥有高的效度的研究一定同时拥有高的信度。
27.【√ 】28.【×】传统上,咨询心理学更加关注正常人的成长与发展出;而临床心理学则更关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29.【√ 】 30.【√】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2-16答: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行为进行描述。
例如,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行为特征?(2)估计总体参数。
例如,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
(3)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
例如精神分裂症病人反应时间延长是因为他们存在着注意的缺陷吗?心理干预有效吗?(4)推断异常行为的发展变化。
例如学校恐怖症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吗?临床心理学研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目标是,通过对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和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以开发出多种准确的心理评估技术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便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
32.简述素质-应激理论。
3-51答:(1)按照这一理论,某些基因或基因的组合可以造成一种素质(diathesis),也就是易患某种心理障碍的倾向。
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容易患某种或某些障碍或疾病,因此,这种素质代表个体对某种或某些障碍的一种体质上的易感性(constitutional predisposition)。
(2)在相同应激状态下,可能某些人会产生心理异常,而另一些人则不;具有相同素质的人未必都产生心理异常。
其原因就在于心理异常是素质和应激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很多心理障碍是由于具有这类障碍素质的人受到了某种应激原的作用的结果。
(3)素质和应激都是心理障碍的必要而不充分的原因。
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拥有单一疾病素质或者应激因素都不足以造成疾病。
如果具有某种疾病素质的人遭遇难以应对的应激事件,其遗传素质使他倾向于做出剧烈的和持久的应激反应,那么他便很可能患病,包括患心理障碍。
根据“素质一应激”的理论框架,异常行为是易受某种疾病感染的脆弱性(素质)和生活事件(应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心理变态的素质一应激模型指出,存在一种精神分裂症素质(先天遗传而来的心理倾向),潜在容易受伤害的人,在应激情形下就可能表现出症状。
在Mann等提出的应激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中,应激因素包括心理障碍、物质滥用、负性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等,素质涉及遗传、人格特征等。
33.简述冠心病防治的心理措施要点。
5-105答:(1)一般的心理支持疗法。
让病人倾诉内心的体验和感受,给予支持、鼓励,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2)A型行为的矫正。
转变A型行为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的意义。
(3)其他不良行为的矫正。
利用各种行为矫正法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酒精等,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4.简述心理状态检查的主要内容。
6-121答:一般来说,心理状态检查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1)外表和行为。
在收集对来访者的总体印象资料时,临床心理师会注意来访者的外表、意识水平、动作习惯、着装、活动水平、面部表情、交往风格等。
(2)思维过程和言语。
在与来访者谈话过程中,临床心理师可以了解到来访者的思维过程和言语方面的信息。
(3)心境和情感。
临床心理师需要观察来访者的情感是否与谈话内容一致。
(4)知觉经验。
在心理状态检查过程中,临床心理师可以问来访者是否听到他人没有听到的声音或看到他人不知道的事物,以发现来访者是否出现知觉障碍。
(5)认知功能。
通过在会谈过程中来访者表现出的词汇量、抽象水平、注意力和集中能力、记忆力等,临床心理师会估计出来访者的一般智力水平。
35.简述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干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186答: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有:(1)治疗时机的选择。
就治疗时机而言,尽早干预主要侧重于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受害人接受所面临的不幸与自己的反应,鼓励受害人面对事件,表达、宣泄和创伤性事件相伴随的情感。
(2)治疗师的治疗态度。
因为受害人所列举的事件可能是令人恐怖的,或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揭示这些创伤对他们来说是困难的。
所以,治疗师的无条件接纳和积极关注,对PTSD对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3)治疗形式的选择。
PTSD的治疗形式主要包括团体治疗和个别治疗。
团体治疗作为对个别治疗的有益补充,在PTSD的治疗中普遍应用。
团体治疗有利有弊,在使用时需要慎重选择入组病人的情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述人格特点对刺激物认知评价的影响。
4-78答:(1)性格内外向社会支持对心理应激的缓冲作用。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能否及时地得到高质量的社会支持,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社会风尚、文化传统和是否存在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是当事人个人的特点,如性格。
有人调查发现,在类似生活事件的侵袭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更易患病或产生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