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价值
罗素的《哲学的价值》(张丰乾主编《哲学觉解》第34——39页》一文阐释了哲学的功用与价值。

哲学对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现实人”来说是无用的,因为它不提供物质食粮。

而对于追求精神发展的人来说,哲学非常有用。

它能够为人的心灵发展提供心灵食粮,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罗素看来,“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中才能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哲学虽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要获取知识,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但它对它的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的功用很有限。

相对于各种科学能提供确定的答案而言,哲学的很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

可以说,不确定性是哲学的重要特点。

哲学的责任就在于研究这类不确定性问题,“使我们觉察到它们的重要性,研究解决它们的门径,并保持对于宇宙的思考兴趣,使之蓬勃不衰,而如果我们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这种兴趣是很容易被扼杀的。

”。

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真理。

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

“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

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

”,给我们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

哲学不能局限于追求本能兴趣的个人世界,而应关注整个外部世界,思考人生、世界中的重大问题,罗素称之为哲学的主要价值。

要摆脱个人狭隘的视野,实现哲学的价值,出路是哲学的冥想。

真正的哲学冥想是通过沉思去扩大客体的种种知识,拓展精神的视野,获得精神的满足。

一个自由的心智是不受习惯的信仰和传统的偏见所束缚,它能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知识的态度去看事物,把知识重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纯粹可以冥想的东西。

与来自感官的知识相比,自由的心智更关注抽象的普遍的知识。

关于哲学价值的讨论,罗素作了如下的总结: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在于这些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