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培训班第一讲新闻的基本定义一、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①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过时的事情就不是新闻;③新闻是客观事物经过人的大脑思维分析改造过的东西;同时,标志着时代的发展方向的新鲜事物我们都可以说成为新闻。
(由于受阶级性的制约,在国外给新闻下定义的可分为两大派美国和德国。
他们主张光怪陆离、偏重于新奇、刺激。
如:人咬狗、狗咬人等……)二、新闻的五要素:1851年,美国新闻理论家戴纳把新闻的要素系统地归纳成5个“W”和 1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而1个H 就是何果。
“W”、“H”是英语的缩写。
三、新闻的主题:是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中心观点和主导思想,是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同时,是决定新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选择和组织材料的主要依据。
(一)提炼主题的准则——1.要紧扣已选定的题材;2.要注意挖掘事实的本质;3.要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4.提炼出的主题要集中鲜明。
(二)怎样选好新闻题材——1.材料的归纳分类(分为纵向分类和横向分类)(点画分类和正反分类)。
2.材料的鉴别 3.材料的选择 4.四、用新闻事实说话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防止用大段议论代替具体事实。
2.防止用突然转折代替具体事实。
3.防止以假乱真。
4.选择事实要防止副作用。
⑴政策宣传上的副作用;⑵人物形象上的副作用。
⑶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副作用。
第二讲新闻的内部结构一、新闻的内部结构——占有了材料,提炼了主题,还要用比较恰当的表现方式写出来。
新闻的“结构”,就是这种方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结构”又称“布局”,“谋篇”就是新闻的确内部组织和构造。
消息的结构就是最典型的确新闻体裁或者说文体的结构。
消息的内部结构包括⑴导语⑵背景⑶展开部分⑷结尾。
但并非每一篇消息都有几个部分组成,而要看具体内容而定。
(一)什么是导语1.导语——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
概括新闻内容或提炼新闻精华并揭示新闻主题的头一句话或头一段话。
它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或采取其它生动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复合导语——凡是又两个以上的自然段组成的导语。
3.导语的写法和分类:(1)概述式导语:就是将新闻中的主要事实提纲挈领地加以叙述,概括全篇底主旨。
[这种导语多见于动态消息] (2)提问式导语: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深思。
(尤其是报道涉及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时,这种导语最为有效。
)(3)解释式导语:(4)假设式导语:(5)引语式导语:引用文件、公报或新闻人物的谈话或诗词、格言警句等,准确、鲜明地突出主题。
(6)谈心式导语:采用促膝谈心的方式,写出读者急于知道或感兴趣的事,以诱发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
(一般都出现第二人称,直接称读者为你或您)“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现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大家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4.写作导语必须要符合以下四项要求:①在导语中要突出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②导语里要有实质性的内容;③要简单明了④要生动有趣。
(二)主体部分(展开部分)1.新闻的主体:它是承接导语,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导语要揭示的主体思想。
2.展开部分的叙述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时间顺序写: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先后,按时间顺序排列事实,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过程着笔。
可顺序由远到近,也可倒叙由近溯远。
(适合写事件性的消息或通讯)(2)按逻辑顺序写:作者按照逻辑关系来安排材料,可以是因果关系,或并列关系,或主次关系,或点面关系。
依据这些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并联出几个问题,逐个进行阐述;也可以围绕主体层层展开。
还可摆出事实。
然后阐述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等等。
(3)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三)新闻背景1.什么是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及其周围事物的联系。
材料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的。
2.新闻背景有什么作用:(1)说明前提,阐述意义;(2)对比衬托,突出主题;(3)进行解释,加深认识;(4)介绍知识,丰富内容。
3.交代背景要注意的几点:(1)背景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要把背景材料当做新闻主题来写。
(2)不要把背景材料写得烦琐杂乱。
(3)不要把背景材料格式化。
(四)结尾的写法:1.总结全文,揭示主旨。
2.展示未来,鼓舞斗志。
3.抒发情怀,增强感染力。
4.启发式或激励的话语。
5.有的不把话说完,给读者以思索。
(防止空洞的政治口号)第三讲新闻的外部结构一、新闻的外部结构:指消息的外部形态或新闻的整体结构。
包括(倒金字塔式结构、悬念式结构、视觉式结构、散文式结构)1.倒金字塔结构:开门见山,头重脚轻。
把最重要、最新鲜和最吸引人的材料放在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叙述。
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因此人们接触到一篇新闻稿时,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读报时主要是想了解当天或新近国内外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牵涉到什么人,结果又是怎样等等。
如果不把这些主要内容开门见山地写在新闻的开头,就不大容易促使读者读完这篇新闻。
写消息往往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资递减。
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2.悬念式结构:(又称“关子”或“扣子”)把新闻事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先在前面简要提一下,然后以这个悬要把悬念设置得精巧有力,最重要的是把“扣子”埋伏在读者的需要中。
*设置扣子的手法:(1)单一扣:通篇只设一个扣子,随着(2)交叉扣:通篇有两个扣子,一开始就提出来,然后交叉叙述,逐一解开。
(3)连环扣。
(4)明暗扣。
3.视觉式结构:是一种用视觉形象来反映报道事实的新闻结构。
着力写活动的人和变动的事,尽力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
* 如何使视觉丰富起来呢?(1)以记者的目击为主线来结构材料,通过眼睛或被报道者的眼睛去描写景象,达到现场感较强,记者要善于捕捉和描写真实而生动的细节。
(2)要着力描写动态,尽力选用恰当的动词和精彩的语言,给读者以动的感觉。
(3)注意事件环境的描绘和现场气氛的烘托。
(4)采用生动的联想、比喻等手法吸引读者。
(联想主要是将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化为一些具体的事物,切记过分渲染。
(5)注意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刻画,以真实的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事物的本质特征。
4.散文式结构: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指运笔如风,但中心明确,有有根意脉贯穿全篇。
撒得开,收得拢。
散文式结构。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
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第四讲新闻文体的区分一、狭义——是指消息。
广义——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调查报告、特写、小品文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比较:1.通讯是按照作者的主观感受,适当借鉴文学、政论的表现手法,具体的描绘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体裁。
把叙述、描绘、抒情、议论等手法熔于一炉,有很浓的感情色彩。
常常报道事件的全过程,比消息更详细完整。
写人要求有故事、有情节、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有典型的场景,能够夹叙夹议和抒情的手法,通讯中的抒情与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有所不同。
它要求依附具体事实去释情。
2.通讯的种类按内容来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各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3.按表现形式来:有访问记、侧记、扎记、巡礼、集纳、速写、特写、散记、小故事等。
4.而消息写作有明显的概括性,一般比较简洁、概括地报道一个事实,且大多数是突发性的事件,片断的事实,一事一报、简单明快。
消息包括: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评述消息等。
三、几种常用的消息体裁及写法(一)动态消息:指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事迹,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成就、新气象的新闻报道。
如:国际新闻、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各种重要会议、领导人活动、生产进程、农村季节性活动、科学发明、文体活动等。
大多数是用这种形式来反映。
时间性特别强。
(1)简讯又称短讯:是消息中篇幅最小的文体,他经常以小拦目的形式出现,冠以“今日快讯”、“百字新闻”等拦目,有的还固定在一定的位置。
它不报道带有经验性的事迹,不写需要评论和需要解释的事实,不写非事件的报道。
(2)人物消息:经常用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这种人物消息与人物通讯不同之处在于:新闻性强、时间性强、篇幅短。
无须强调情节的曲折和故事的完整性,要求精选一两个有典型意义的有特色的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事实来写,忌面面俱到。
在关键的情节和场合有描写的一般都有白描的手法,勾画人物行动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