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居住民俗
4.1.居住民俗概述: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
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
4.1.1.居住民俗的形成
1)居住民俗的创始期: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形成的
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地穴居和巢居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1. 住所仍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
与古老帐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 2. 出现了火塘,由于风篱与原始帐篷不能构建宽广的室内空间,因此原始群居已经被家庭单居所替代,而火塘则是家庭居住的象征。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
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漂泊迁徙的生活,这反映在居住方式上便是定居的产生。
1.这一时期的民居体现了深厚的文
化内涵。
2. 居住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居住民俗的多样化。
4.1.2.居住类型
1)洞穴居:黄土高原窑洞,西班牙吉普赛人穴屋。
2)干栏式建筑:中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3)帐篷:蒙古包,阿尔及利亚牧民。
4)长屋:客家人围楼,雅奈马人的环形屋。
5)庭院住宅:北方四合院,三合院,东北大院。
南方天井
院,“一颗印”,少数民族“三坊一照壁”“阿以旺”
4.1.3.居住惯制
1)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
(1)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
(2)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3)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
(4)火塘是神圣的地方
2)住房的分配
3)公房:特殊形式的住房分配。
保持乐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
4.1.4.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1)实用性
2)艺术性
3)伦理性
4)宗教性
4.2.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4.2.1.风水与民居: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
和处理。
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
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
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趋吉避凶
1)宅基选址:“觅龙”“观砂”“察水”“点穴”。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北,南,西,东
南北方向,房基前面水,后靠山
2)住宅外部布局
(1)住宅与水
(2)住宅与路
(3)住宅与山
3)住宅内部布局
(1)住宅地势:朝南坐北,院门开在东南部。
住宅要北房高,南
房低;东边低,西边高。
南向多开门窗,以利采光和避寒。
地基要西北高,东南低,以利排水。
潮汕农村:“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爬狮”
(2)住宅格局
4.2.2.建房与入住
1)建房
(1)择地:建房立宅,需要选好地基。
(2)开工:地基选好后,要选择一个吉日破土动工
(3)上梁:上梁亦称为“升梁”
(4)立门:对住宅来说,门具有很多象征意义。
(5)落成:住宅落成后,各地都有设酒宴招待工匠和乡亲。
2)入住
(1)择日入住:黄道吉日
(2)火的重要性:火炉的前导,火塘的放置,锅灶的设置。
(3)祖宗神位:主任手捧祖宗神位,安放停当。
(4)庆祝:“进屋酒”
4.2.3.装饰
1)门窗装饰
2)梁架装饰
3)墙壁装饰
4)屋顶装饰
5)屋内地面等其他装饰
4.2.4.居住类型
1)四合院
2)客家围楼
3)窑洞
4)一颗印
4.3.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4.3.1.东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满族:多为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者五间,中间开门。
两旁为窗户。
以土筑墙,“章茅”铺顶。
2)朝鲜族:十几户,几十户住在一起。
3)鄂伦春族:“仙人柱”
4)赫哲族:临时和固定两种。
临时住所叫“撮罗安口”—“尖
顶棚”;“昆布如安口”—“圆窝棚”。
固定住所“马架子”
4.3.2.西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蒙古族:蒙古包
2)哈萨克族:哈萨包
3)维吾尔族:阿以旺
4)回族:基本与汉族相同。
砖木结构瓦房。
4.3.3.西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白族:聚居于平坝的村落中,住房以土木结构的瓦
房为主。
“一方一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井天”
2)京族:竹结构的矮长住宅。
3)壮族:“干栏式”建筑。
4)侗族:木结构。
不用一钉一铆。
杉木为主。
风雨桥。
鼓楼。
5)傣族:竹楼,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
6)傈僳族:居住在高山,坡地或河谷地区。
木结构和
竹木结构。
7)藏族:平顶狭窗的土石结构房屋。
一般为一层。
8)羌族:“邛qiong笼”方型的平顶碉式住房。
9)苗族:吊脚楼,一般建在斜坡地段。
10)彝族:土木结构的平方。
俗称土掌房。
11)纳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井天”
12)布依族:木结构,一般称谓“半边楼”
4.3.4.中南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土家族:吊脚楼
黎族:船型屋
畲族:寮(简陋的临时性的民居)土木结构的瓦房。
4.4.中国港澳台居住民俗
4.4.1.香港居住民俗:
1)城市积木
2)楼花
3)霸王屋
4)攻楼
4.4.2.澳门居住民俗
4.4.3.台湾居住民俗
4.5.外国居住民俗
4.5.1.亚洲国家居住民俗
1)日本:木结构,瓦片屋顶。
房间内设置榻榻米。
2)朝鲜:单排房;双排房;四合房
3)蒙古:蒙古包
4)马来西亚:“浮脚楼”
5)印度尼西亚:“乌玛”—干栏式高大建筑物
6)越南:土平方或砖瓦平房。
7)印度:茅屋
8)缅甸:高脚竹楼
9)老挝:“高脚屋”
10)菲律宾:“合笼”
11)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依靠帐篷,过着游牧的生活。
12)哈萨克斯坦:夏天住毡制慕包,冬天住泥草房。
4.5.2.美洲国家居住民俗
美国:活动房
巴西:吊床
加拿大:因纽特人,雪砖。
4.5.3.欧洲国家居住民俗
1)英国:传统房屋一般是两层。
每层两间房屋。
2)德国:公寓房
3)俄罗斯:大木架结构,两面坡。
4)荷兰:风车
5)西班牙:穴屋
6)瑞士:chalet 夏莱
7)希腊:石洞型旅馆
4.5.4.非洲国家居住民俗
1)苏丹:游牧民族
2)多哥
3)坦桑尼亚
4)贝宁
4.5.5.大洋洲国家居住民俗
1)大洋洲:
2)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圆棚屋。
复习题
1)居住民俗的形成经过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在居住中有哪些风俗习惯?
3)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4)风水术包含的居住民俗有哪些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