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适合日语专业三年级及兄弟院系达到该水平的本科学生。
本课程介绍日本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及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重点讲解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其中会贯穿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大略关系等内容。
This course is suitable for junior Japanese major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other departments who have reached this level.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focuses on the influential writers, works, schools and thoughts, etc., which will run through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Japanese culture, and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2.设计思路:
- 5 -
本课程引导已有一定日语基础的专业学生掌握日本文学的发展,日本文学总体走向、核心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和艺术理念。
从古典文学至近现代文学,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以及重要文学事件、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全面掌握比较困难。
重点要是理清脉络,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类别的特征和代表作家作品。
2.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开始本课程学习时,学生应该已经掌握5000左右单词,基本具备日语语法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达到了中等水平,能够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日语期刊中文学、文化、日常生活、科普等文章并理解其主旨、大意,基本能够听懂NHK一般话题的新闻报道、社论或特写等,基本能够看懂原版影视作品,已经了解日语常用修辞手法,已经读过简写日本文学作品。
二、课程目标
日本文学史是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重点讲解日本文学的基本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律,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对日本文学发展状况有比较全面的基础性的了解,对日本文学产生兴趣;(2)熟练掌握重点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的相关知识;
(3)基本掌握日本文学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其与外来文学文化的关系。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
- 5 -
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5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自编讲义
2、主要参考书:
[1]『最新国語便覧』加藤道理浜島書店2009
[2] 『新明解日本文学史』萩谷朴三省堂1997
[3].『日本文学の歴史』ドナルド・キーン中央公論社1994
[4] 《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 《20世纪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青岛出版社 2010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 5 -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
- 5 -
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