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平人寿战略

太平人寿战略

4289.7 3896.0 2570.6 2451.5 2203.6 2191.9 1926.3
英国
法国 6.34
945.5
3.85 美国
中国 0.82
印度 1.39 0.39 巴西
2.72 德国
161.1
中国 10.9
10.9 7.6 4.3
意大利 1.89
产险
寿险
资料来源:Swiss Re., Sigma 3/1999.
的国家政策支持 • 控股股东中保国际作为香港上市 公司带来的经营规范化 •外资股东带来的国际先进管理经验 • 公司股份制改造后的现代企业制度 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 有严密的内控机制作为稳健发展的 保证
2、中国寿险市场经营分析
•中国寿险市场经营主体分析
全国性 内资寿险公司 区域性 内资寿险公司 中外合资 寿险公司 外商独资 寿险公司
公司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人寿 平安 太保 新华 泰康 生命人寿(筹) 东方人寿(筹) 民生人寿(筹)
新疆建设兵团
中宏 大众安联 太平洋安泰 金盛 中保康联 天安恒康 信诚 光大永明
友邦
64.5
22.46 8 1.2 7 0.07 1.22 0.02
1980
1989 1989 1995 1995 1992 1996 1998 1998 1997
二、太平人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太平人寿所处的优势 2、太平人寿所处的劣势
1、太平人寿所处的优势
外部优势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寿险市场潜力巨大 • 市场完全开放还有一段时间,竞争相对较低 • 政府重视民族保险业的发展 • 保险监管水平提高,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 •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可面向全国设立机构网点及集团公司业已 建立的外部(海外)品牌
加大
较高
不断增大
•中国寿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寿险 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
7.87
瑞士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荷兰 澳大利亚 德国 加拿大 新加坡 南韩 瑞典 香港 意大利 台湾 西班牙 南非 智利 阿根延 巴西 波兰 墨西哥 俄罗斯 士耳其 印度尼西亚 中国 印度 乌克兰
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美元)
九、太平人寿的组织架构
1、建立以业务发展为中心的组织架构 2、太平人寿的组织架构设想
一、对中国寿险市场现状的认识
1、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中国寿险市场经营分析
1、中国寿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寿险发展过程
1949-1958年
1959-1978年
1979-1991年
1992-1999年
1999年以后
缺乏经验水平较低 技术和手段较落后 基本无冲突
较高 引进了先进经验
较高 沿用了先进手段 不同文化观念产生冲突
不同文化观念产生冲突
其他
有利差损问题
无利差损
轻微利差损
• 注:区域性内资寿险公司和筹备、待批公司此处不作分析
国内部分市场经营环境分析
人口
城市
GDP 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 寿险保费 增长率 占全国比例
思考 2 (培训期间 )
做一份SWOT分析(SWOT Analysis): 分析太平人寿自身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 相比所存在的强势和弱点。另外,明确太 平人寿能够受益的市场机会,以及可能遇 到的市场威胁。
目录 一、对中国寿险市场现状的认识 1、中国寿险市场经营分析 2、太平人寿发展策略
二、太平人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机优势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人均收入提高 •经济发展和百姓保险观念的提高,使寿险业 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 在低利率阶段切入,没有高利率业务的包袱 •国内寿险公司经营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借鉴, 少走弯路 •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系密切,为远景目标实现 奠定基础
太平人寿发展的优势
机制优势 • 国企背景的集团公司作为大股东
1、太平人寿所处的优势 2、太平人寿所处的劣势 三、太平人寿的机构和业务发展 1、太平人寿机构发展构想 2、太平人寿业务发展设想 四、太平人寿的经营策略 策略之一:产品策略 策略之二:定价策略 策略之三:销售渠道策略 策略之四:品牌策略 策略之五:客户策略
目录(续)
五、太平人寿的投资策略
六、太平人寿的人事管理策略 七、太平人寿信息系统发展规划 八、确保太平人寿稳健经营的内控体系
为把太平人寿建设成金融保险 业的杰出品牌而奋斗
报告人:何志光
2002年11月24日于上海建委党校
此报告为“太平人寿”专用,未经书面许可,其他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什么是企业战略?
思考1 (培训期间 )
清楚的战略,需要: △ 我们应该将谁作为客户?——谁 △ 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什么 △ 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有效率地完成这一工作? ——怎么办 针对这三个方面您会为公司作出何种抉择:哪些 是我们所应该注重的客户?哪些客户已经被明确地列 为非服务对象 ?
恒安人寿(筹)
太平人寿(复业)
九家欧洲公司(已批)
•中国寿险市场经营主体分析(续)
全国性 内资寿险公司
中外合资 寿险公司
外商独资 寿险公司
特征 经营历史 机制 产品 服务 管理 文化
三家10年以上,两家七年以上
5年以内
9年 以业务发展为中心
多数以人事财务为中心 以业务发展为中心
以业务规模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以利润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以利润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 (元) (亿元) (%) (%)
(万人) (亿元)
上海 北京 广州 成都
1674 1382 8642 8384
4551 2248 9178 3952
2.02 5 0.88 1.49
700 818 111 70.1
92.1 61.6 81.3 32.9
13 9 8 16.3
9.23 6.17 8.15 3.29
全国
129533
注:除直辖市外为全省数字
1.8
127.7
997.5
14.4
100
国内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分析
保费合计(亿)
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
开业时间
中国人寿
平安 太平洋 新华 泰康 友邦 中宏 安泰 金盛 安联
643
224 84.1 12.7 7.5 12.2 1.5 0.8 0.08 0.03
9
25.1 26.93 12 9
市场特征 监管力度 主要产品 保费规模 经营主体 服务水平 无 无 小 增大 较大
非传统寿险出现,有迅速扩展之势
简身险
小 无 低

无 无 无
团体寿险
一般
传统个人寿险
快速增大
进一步快速稳步增大
寿险经营主体将进一步增加
三大保险公司 外资和合资公司逐步介入 较低 增高
较高
管理水平
竞争程度




较低
较低
增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