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德育渗透计划本学期我担任全校七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
众所周知,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
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
美术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在工作中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中得到教育。
现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计划如下:一、在备课中渗透德育目标在备课的过程中和准备教学用具时,首先把德育目标总结制定出来,将学生朝着这个方面引导,比如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针对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及特点,分别制定附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渗透目标。
如“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让同学们都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是要在课堂常规中进行品德教育。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对于美术教学很多人都认为美术课堂太乱,简直是一盘散杀,学生自由过度,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因此,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
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其次,要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是无声的语言,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
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儿童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
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
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在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中渗透德育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作用。
因此我对学生美术作业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将弱化分数或等级,重评语评价,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或家长评等方式。
针对美术可视性的特点,在校内或校外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进入社会,得到大众的广泛评价。
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知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其实,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如教育行家所说:“教无定法,贵在实效”。
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捕捉最佳的“潜入”时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课型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领略美术教学独特的道德美。
相信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将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愈开愈美丽!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计划“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先生语)。
可见,德育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形地体现在美术教育中。
然而审视目前的美术教育现状,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思品老师的事,把德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把德与美完全分离,使大量的德育因素和时机白白流失。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相信美术教育中美的内容和形式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能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因此,我们努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利用课堂教学与教材,选择合适的时机穿插德育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实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这些因素或明显或含蓄,需要我们教师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于显性教材。
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其目标要求以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描绘作品,在进行教学时,我先将事先录制好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投放到大屏幕上: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在国旗护卫队的护卫下,在神情肃穆的人民群众的目光中冉冉升起。
在声音与画面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还有些教材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发掘、发现和理解,被称为隐形教材。
二、关注课堂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地渗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
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2、营造课堂氛围,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它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3、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⑴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
游戏化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如在制作《吊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式活动内容:①招聘设计师。
②布置展销会,学生设计吊饰。
③“卖吊饰”,请一些学生上台推销“产品”(形式可以是介绍自己设计的吊饰)。
④“买吊饰”,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将小花朵贴在要买的吊饰上。
⑤比比谁的吊饰买的人最多,评出最佳设计师。
在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兴致高昂,斗志高涨,自信十足,在热烈的游戏式教学中,品德教育已和谐渗入。
⑵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
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儿童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
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
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⑶在情感渲染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美术新课标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特殊的、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既是审美的动力、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应。
如果没有审美需要唤醒的驱动的情感,审美就是一种被动的活动、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深层的领悟、主动的创造。
在美术教学中,发掘教材本身包含的思想内容,运用情感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
4、重视课堂评价,促使品德升华。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作用。
在评价环节渗透德育,我们从学生的活动表现和对作品的评价方式两方面入手。
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我们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知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另外,在实际的评价中还要注意下面几点:①对优等生不能偏爱,有缺点要指出。
②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其缺点,但也不应该忽略对其优点的表扬。
③对学生批评要适度,不侮辱人格,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
④教育中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
三、依托不同课型,全面渗透德育。
美术课的课型可分为三类:绘画、工艺、欣赏,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德育效果体现。
我们根据这些课型各自的特点,深入挖掘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富有创意的、持之以恒的思想品德教育,使美术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高尚品德,又有创新精神的一代。
1、携手绘画,益生熏德。
绘画作为美术课的最主要的课型,还可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在具体实施中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有机渗透德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临摹画临摹作画的关键是学生要仔细观察范画的构图、色彩、形象等,然后按实临摹。
此法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认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
写生画写生教学的特点是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象,再把形象描绘于纸上。
它可培养学生的写实功夫,训练造型能力。
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激发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和观察生活中美与丑的能力,并能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想象画想象创作画是通过形象或抽象的多种表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创作出一种新的形象或情节。
它可激励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美,表现心中那一个个美好的愿望。
电脑画电脑美术作品的出现,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电脑向学生展现了一个神奇多变的世界,鼠标一点,我们的设计就立刻展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设计与无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品质。
2、联姻工艺,育生悟德。
工艺美术是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为密切的一种美术形式。
教学生掌握一些工艺美术的制作方法,对教育、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感悟工艺课中蕴涵的德育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