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olidworks使用技巧

Solidworks使用技巧

1、键盘上按Space空格键能出现视图选项菜单,确认哪一个时鼠标连续按两下才有效;2、在“工具--选项--系统选项-草图”,勾选在“草图生成时垂直于草图基准面”,这样可以使得新生成一个草图时平面会自动调整至正视状态。

3、中心线用于标注,其可由普通直线转换而来:①注明位置关系。

如果有很多空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用中心线连起来,标注一次即可。

②说明图形关于中心线对称,标注时可以只标注相对尺寸。

如图所示。

除此之外,中心线/基准面在旋转对称操作时也是非常重要。

4、在Solidworks中画图时要记住一点,对于有些比较复杂的平面图形,我们并不一定要一次性画到位,可以先画一个大致图形,通过“裁剪命令”来实现最终图形。

5、在我们草图上绘制图形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对图形添加几何约束,如下图中的绿色标记所示:一旦这些几何约束形成,直线的几何关系就不能被直接改变,如上图中带“-”号的直线就不能再平面内转角度,只能平移。

要想解除这些几何关系,可以鼠标左键点击对应绿色标记,然后Delete键删除。

如果不想显示这些约束标记,找到“视图”—“草图几何关系(E)”,点击该按钮使其处于非激活状态,绿色小图标自动消失。

6、转换实体引用:转换实体引用可以使你所选择的实体的边界投影到你所要进行草绘的平面上,成为草绘的组成元素。

将所选元素(草图实体或者模型上的元素)投影到所选的草图绘制平面上,作为草图里的草图实体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该命令时必须在“绘制草图”状态下使用。

7、Solidworks和Design Modeler画图时有一点是一样的,如果形成一个完整几何约束的二维图形时线条颜色是会变成一致的,Solidworks中是变成黑色,DM 中是变成蓝色。

如果线条颜色有不一样的,那就意味着还有线条的尺寸没有标注完全,或者是它们在坐标轴中的位置可变,没有固定下来,图形仍旧处于可变状态。

8、在Solidworks中画立体图和DM中总体思路是一样的:①插入—草图绘制,这时需要定义一个草图平面,可以从“三视图”或其他基准面中选一个,也可以鼠标点击已有几何体的某一个表面来选中;②在草图上画出需要拉伸的2D几何图形(这里所画的几何图形等下都会被拉伸)。

要注意的是所画的图形必须是封闭的,不能是几个图形在视觉上组合在一起,而实际是分离的,比如先画一个完整的圆,再在圆外画封闭线框与圆相切或者相连,拉伸时只会对圆进行操作;我们可以将圆弧与线段组合来得到封闭的图形;③在“插入”命令中选择切除/拉伸命令,选中刚才所画草图;④设置好参数,点击生成。

在Solidworks中拉伸时可以设置“薄壁”参数,这个很实用!可以让我们选择到底是对刚才所画封闭2D图形进行操作,还是以2D 图形轮廓为基础的薄壁来拉伸。

总得来说就是每一次的拉伸/切除动作都是建立在某一个草图上的2D图形上,因此每一次拉伸动/切除作前都需要选定平面和建立草图,并画出对应的2D 图形。

9、在Solidworks中如果要切换图形的单位,可以点击右下方的MMGS按钮处,直接切换单位10、在Solidworks中如果我们中途修改了图形的尺寸等参数,会在左侧的树形窗中发现图标前有“红绿灯”图案,这表示图形需要刷新(更新),点击上方工具栏中的更新按钮即可。

11、在绘制完成图形后,如我们又需要进一步修改尺寸,可在对应的草图前鼠标右击,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小对话框:点击草图修改按钮,进入之前的草图参数设置环境进行修改。

在上图中,“眼睛”图标可以用于不显示该草图/隐去草图;“平面上一垂直小箭头”用于正视于该草图。

12、有时候在画好一个2D几何图形之后,该标的尺寸也都已经标了(其余直线虽然没标长度,但其长度值由于几何关系而被约束,再标长度就是过度约束了),但我们发现下图中还是有四条竖直线显示蓝色,说明它们在这坐标轴中还没被固定下来,处于可以“滑动”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选某一条竖直直线,左键点击,用“固定(F)”功能将其固定在坐标轴上,这时2D图形就显示黑色实线了,如下图所示:或者我们一开始在画图形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将某一直线的起点与坐标轴原点重合,这样能保证整个几何图形都被固定下来。

13、对于“抽壳”的理解抽壳,顾名思义就是要得到一个“敞口的薄壁的壳体”,如下图所示:对于上面的这些壳体,我们如果利用传统的拉伸/切除命令,要经过很多步骤才能得到,现在利用抽壳的命令,我们选中某些需要去掉的面,剩下的那些面就变成可设定“特定厚度”的薄壳,它们按照原先的样子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薄壁壳体。

像上面的那些壳体它们原先的几何体外形如下图所示:对于抽壳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如下面两幅图所示,右图是抽壳之后得到的。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手柄的高度要远远小于框体的高度,但在选定抽壳面我们仍旧可以直接选择整个面进行抽壳,如下图所示:虽然抽壳时是从抽壳面往下“挖除材料”,但到底挖多深,这个软件自动会设定好,我们只需要确定抽壳结束之后得到的壳体的壁厚值。

如下面我们是设定了1mm,如果我们设置的值过大,会由于手柄处本身厚度就小,一旦超过其厚度极限值,抽壳就失败了。

另外,对于抽壳,如果实体的外表面是不规整的,这并不妨碍抽壳命令的执行,设定好“抽壳面”和“壁厚度值”后,就会按照该壁厚沿着实体表面轮廓将整个实体内部抽空,如下图所示:那如果想抽壳完成后形成的是一个全通的壳体,那如何操作?那只要在最开始进行抽壳操作时,将另一端也添加到要移除的面,如下图所示,再点击确定,即可形成全通式壳体。

14、视图调整:①使用方向键“↑、↓、→、←”可以在空间范围内小角度旋转模型;②使用“Shift+方向键”可以在空间范围内90度旋转模型(正视、前视、后视等);③使用“Ctrl +方向键”可以平面内上下左右移动模型;④使用“Alt+方向键”可以将模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⑤使用Z来缩小模型或使用Shift+Z来放大模型。

15、拔模的理解:所谓拔模操作就是将零件竖直的一个面改成倾斜面,也可以理解为生产梯形零件,有利于产品最后从模具中抽出来。

对于拔模中性面,其要与被拔模面相交,然后被拔模面以拔模中性面与被拔模面的相交线为轴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拔模,所以拔模中性面是个参考面,形状可能发生改变。

16、Solidworks中如何创建相互平行的草图面?①首先在SW前、上、右视中的某一个平面上画好一对相互垂直的参考线,然后在其中一条参考线上画上三个点,并确认其距离,为接下来确定其余参考平面做好准备,如下图所示:②插入——参考几何体——基准面,然后分别利用刚才所画的一条参考线和三个参考线建立基准面,如下图所示:③在刚才所建立的基准面上创建草图,画图形。

在画好图形之后,如果想隐去橘黄色的参考平面,则在左侧树形窗中找到对应的基准面,鼠标左击,然后在一副眼镜的图标上点一下,即可隐去该基准面,对于其他几何图形也可以选取该方法。

总的来说,利用SW中的:“插入——参考几何体”命令,可以在已有的图形基础上创建很多基准面和基准轴,为下面的绘图提供便利。

其实想要创建“基准轴”和“基准面”的话可以利用很多现有的元素,其操作是十分灵活多变的!!!又比如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原先就有的前、上、右视基准面来创建。

在执行插入基准面后,选取某一基准面,设置偏置参数,即可得到相隔一定距离的相互平行基准面,如下图所示:17、在SW中如果我们遇到要拉伸如下所示的一个小长条:我们发现其是依靠在一个弧形面上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模型。

这时我们并不需要在绘制其拉伸前的2D图形时就要画好那段与圆壁接触的小圆弧。

还是照常一样画一个长方形,如下图所示:在拉伸后SW自动会把圆壁和长方体两部分材料融合在一起,多余的那些材料则自动被去除。

18、SW中“转换实体引用”如何理解?①在草图中使用;②原型是其它草图中的线条或实体边线;③转换后一律产生一条实线条。

如果在3D草图中使用,该线条与原型重合,如果在平面草图中使用,该线条是原型在该草图中的投影。

转换后的线条是直线或圆弧则依然是直线或圆弧,如果是其它形状一律转变为样条曲线。

如果投影是一个点,则不生成任何东西;④操作步骤:在草图中点选原型线条或边线(可按下<Ctrl> 键复选多个原型),再点“转换实体引用”即可。

下面看具体例子:上左图中是一个厚度为2mm的柱状物体,想在其上表面的最下方圆弧处画一条一样的圆弧线,我们当然可以直接按照轮廓画圆弧线,也可以用实体转换命令选取那段圆弧线,然后就可以直接在其上表面生成那段弧线,省事。

19、创建“筋特征”时注意点:筋特征都是在其厚度方向被拉伸的,因此要在某些特殊位置产生“筋特征”,我们得先在垂直“筋平面”厚度方向上建立草图,画好其轮廓,再拉伸。

但要注意的是在“筋的轮廓”时不需要把其与两边实体接触的部分也画出来,如上作图所示。

20、关闭几何关系显示:21、关于“拉伸”以及“薄壁”特征的说明:对于拉伸操作中的薄壁特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草图平面上画好一个2D图形之后,如果直接拉伸,则是将该2D图形进行拉伸。

如果我们添加薄壁特征,设定其壁厚为某一值,则拉出来的是以刚才所画2D图形的轮廓为基础的一个薄壁,两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在拉伸操作中的“反转拉伸”命令有时也非常管用。

如最上面的手柄,我们可在正面的长方形上建立草图,画好之后再拉伸时选择反转,即可得到,非常省事。

22、关于“圆角命令”的一个注意点:①在执行圆角命令时,如果拐角处很薄,而圆角半径很大,还能执行圆角命令吗?可以!不足之处的材料会自动填补。

②如下图中的杯口,那一圈我们发现其实是一个光滑的圆弧形,如何通过“圆角”命令来得到该杯口?首先是点击“圆角”命令,然后在圆角类型中选择“完整圆角”,如下图所示:然后在下面分别选择杯口截面以及两侧处的面,后单击确定即可。

23、插入-曲线-“分割线”/“投影曲线”分割线工具将实体(草图、实体、曲面、面、基准面、或曲面样条曲线)投影到表面、曲面或平面,它将所选面分割成多个单独面,从而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分离面进行操作。

除了以上表面的功能,在实际绘图中,分割线有两个特别好用的地方:①可以使用草图文字生成分割线,这在使用贴图之类的命令时有帮助;②用分割线生成放样,在一些特殊的放样图形中很有帮助;举个例子,如下图所示,我们要在碟状曲面上画一个圆,然后在接下来的凸台/基体-“放样”中利用该圆与外面一点为轮廓,生成一个小圆锥。

那问题就来了,像之前都是在草图上画圆,那都是一个平面上的图形,而现在是要在一个曲面上得到一个圆,那我们就可以利用“分割线”命令在曲面上得到该圆形。

首先是在碟的中分面,即前视基准面上画一个圆形,然后“插入-曲线-分割线”,在分别选择刚才所画圆和要投影的圆锥曲面。

这样就可以在曲面上得到一个圆形。

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不用“分割线”命令,也可以使用“插入-曲线-投影曲线”命令,将刚才所画的圆投影到圆锥曲面上,因为我们这里只需要圆锥曲面上得到一个圆即可,不一定要将圆锥曲面进行分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