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讲残雪创作及其他现代派诗歌
第2讲残雪创作及其他现代派诗歌
海子的遗物
“麦地”和“麦子”是海子诗歌中屡屡出现 的意象。有评论家认为,海子诗歌中除了 “麦子”、“麦田”意象外,还有另一类意 象,即太阳(阳光)、月亮(月光)。前一 类是物质的生存的,后一类是精神的、艺术 的。这两类意象的相互碰撞,精神和物质的 对抗,构成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歌唱生 命的痛苦,令人灵魂战抖”,
第二节 残雪创作及其他 现代派诗歌
残雪和《山上的小屋》
残雪是湖南人,小学毕业后 就没有再上学,她当过赤脚 医生,装配工等。她虽然学 历不高,却有广泛的阅读经 验。80年代初开始写作,发 表的第一篇小说《污水上的 肥皂泡》,风格怪异,但还 没有引起注意,之后又发表 了同样风格怪异的《山上的 小屋》。
第三代诗人已经开始告别现实主义和现代主 义的“共同性”、“整体性”观念,进入了 一种以“多元性”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状态, 90年代出现的个人化写作、私人写作、女性 写作无不与后新诗潮在审美理念和创作实践 上的开拓有关。
韩东
韩东的的诗强调生 活琐屑、平庸的 “日常性”,也因 此曾产生了有震撼 力的效应。
残雪手稿.
残雪对人性“恶”做了非常深刻又独到的阐 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残雪与西方现代派 实现了某种一致。残雪小说在整体上是变形 的和超现实的。残雪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她总 是有能力把下意识中产生的那种情绪、欲望、 想象和变态的心理化为一定的情境、人物, 在作品中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艺术的转化, 残雪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完全是变形的艺术 世界。
第三代诗人
1986年10月由《深圳青 年报》、《诗歌报》联 合举办的“现代诗歌大 展”是这一新的诗歌潮 流阵容与观念的集体的 公开亮相,推出的100余 名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 家自称的诗派,制造了 中国诗坛上“美丽的混 乱”。
2006年,第三代诗人 举行20年后的“欢聚 回顾会”,默默、杨 克、王琪博、曾宏在 会标前合影.
翟永明
翟永明的组诗《女 人》于1984年发表, 这被看成是当时 “先锋诗歌”写作 的一个“事件”, 韩东评价说,翟永 明“从对自己的强 烈关注出发,成为 新一代女性的代言 人”。
油画家何多苓画的翟永明像
海子
在海子短短的生命中,主要留下了二百多首 抒情诗和七部长诗,后者被称为“, 以后国内的文学批评界开始重视对残雪 的研究。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学里独树一 帜的女性作家,她的独树一帜首先体现 在她所标榜的纯文学作品晦涩难懂,让 人难以进入她梦魇般的文学世界。
《山上的小屋》是残雪 的代表作。在这篇小说 里,残雪建构了一个梦 魇般的世界。在这个世 界里,人是孤独的、痛 苦的,人与人之间互相 戒备、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