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培智学校的教学评价应从教师的教学计划抓起
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种人文价值的摆设,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着特殊教育,关心着这群特殊孩子的发展和今后的适应生存。
各培智学校也在想方设法的提高办学质量,但是,陪智学校的学生仿佛永远也掀不起“波澜”,老师的智慧、辛劳投入到这群学生的身上犹如石沉大海,费多大的劲,他们依然是“波澜不惊”,最终好象是做好做不好结果一个样,干多干少结果一个样,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无从着手,对上没有明晰的说法,对下没有一个服众的做法,存在两种情况:
一、“和稀泥”式的评价,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平相处。
理由:都是特殊教育这根藤上的苦瓜,只要管理好学生不出大问题就行。
结果是,学生无进步,老师理念跟不上,教法陈旧老套,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大步伐,都成了“弱智教师”。
二、“点到为止,牛背挠痒”式的评价。
做法:工作面上看。
(1)看做的资料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有影响没有; (2)看工作态度,看服不服从领导的安排;(3)查上课看热闹,只看教师是否在岗;查教案看有无,备课好坏无评价标准;查学生的作业看次数。
(4)期末以卷面考试为主,以一卷定成绩。
这样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工作应付,教无灵性,学生学无思考,学不自主,极不利于教师、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使学校缺乏发展的根本原动力。
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应周期性对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结果作为教学管理,进行课程调整的依据,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因此,学校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成果认定,更关系到学校深沉的教学教研,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要以各类教学计划的制定为抓手,建立可靠的教学评价依据。
培智学校的教学离不开计划,有计划教师才会思考学生,有计划教师才会分析教材,有计划教师才会超前去设想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校的教学评价应建立教师的教学计划上,才能兼顾到各智残程度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评价工作才能趋近于科学、合理、公正。
如何制定教学计划?(1)制定计划之前,教师要有调查,要摸清学生的现状,了解家长的教
育愿望,并将其体现在计划中,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数。
(2)在制定计划的之前,学校要明确要求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如计划中要拟清哪些内容,每一内容在表述上有什么要求等。
(3)教师计划中不宜说空话套话,计划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小步子大循环,清楚明了地说清每一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同时还应重视阶段教学成果的评价分析。
(4)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评估,确保计划科学合理。
要成立计划评估小组,评估小组成员要求完全熟悉该班学生和教材情况。
首先,评估计划合理性。
可从几个方面考虑:①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②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缺陷补偿和潜能的开发;③看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意志力、生活技能等综合能力。
④看是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目标是否过高或者过低,过高学生教师够不着,打击积极性,过低了,学生吃不饱,浪费教学时光。
其次,评估计划的可操作性。
看采用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措施是否立足学校的现有的条件和学生实际,不能泛泛而谈,摆花架子,必须能操作并便于操作,否则就不能很好落实到工作中,形同虚设。
评估时候,对不符合要求的计划要敢于提出质疑并督促调整。
计划制定后要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参与督促评估教师的教学。
二、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控,评估学生的发展性进步。
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缓慢,须在过程性的评价中才能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才能对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合理的评价。
具体做法:(一)按教师的计划的阶段时限,查教师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距,评价教师教学的执行力度。
(二)对照计划的阶段目标,看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这一评价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手段方法要多样,如低年级的环境适应测试——找厕所: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测试方法:第一种方法:提问:我们学校的厕所在哪里?如果学生不能口头回答,则换第二种方法:行为要求:你能带老师去厕所吗?并要学生实际行为,看能不能完成任务,如果不能,再换第三种方法:把学生带到实地,要求分别指出对应的地点:操场在哪里?食堂在哪里?厕所在哪里?这种引导式的测评有助于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特点,更新教学方法。
对知识掌握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计划进度的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巩固的情况、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一般有书面测试、口头测试、实际操作三种形式,在实际评价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或穿插使用。
另外,教师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如果有调整或者有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执行应及时记录说明,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终端评价要将计划目标与评价目标同行。
学校的终端评价不能独立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之外,要侧重考查教师的计划目标的达成情况。
从看总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分目标的巩固情况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
评价准备:(1)要根据所选测查内容精心设计评价形式和操作方法,准备所需的评价记录表及评价用具;(2)明确参与人员,并让其熟悉评价的操作方法;(3)制定评价日程表,让评价工作有序进行。
具体实施方法(举例):以评价四年劳技科目标:“通过缝沙包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针线,自己缝补衣物……”的达成情况为例,步骤:分析该目标需要考查哪些项目(如:认识针线、分清针眼和针尖、穿针引线、正确打结、正确缝补)——准备测查的材料(破衣服、剪刀、针线)——设计测查的形式(面对集体还是还是个别抽查)——确定测查的方法手段(实际操作,行为效果评价)——确定参与的测查人员(不一定是学校领导,也可是有学科特长教师)——对测查教师进行的培训,明确评价的操作方法和记录要求——组织实施——小结,认定教学成果。
终端评价中要尽量让学生处于自然状态,保证结果客观有效。
对有的要在常规状
态下持续观察才能客观评价的项目要让家长参与,如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情况、不良习惯
的矫正效果等,一时半会的观察是不能做出正确评价。
如果需要家长参与的评价,同样要
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懂得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同时学校要记录好家长的意见要求。
四、如何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认定?
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认定,量化核定比等级认定要精确公正一些。
可在过程的
随堂评价和终端评价中把评价表按评价项目的比重分配好分数,评价小组教师随堂填写完
成,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或学生个别训练效果积分。
把
多次的过程评价积分和终端评价积分相加之和作为教师该学期的教学成绩积分。
积分的高
低作为教师评优竞先的依据。
应注意的是,学校应给每个教师建立业务档案,将每次评估
的结果装入教师的档案,做好读教师业务成长的发展评价,要帮助教师不断的进步。
(学
校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自行设定其他的认定方法)
总之,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应是我们完善教学管理,进行课程调整的依据,要把评
价工作作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