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_互联网_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_褚吉瑞
_互联网_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_褚吉瑞
人力资源 R E N L I Z I Y U A N
“互联网+”时代的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
■ 郑州 / 褚吉瑞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也在知识和信息时代发生着变革。在当前“互联 网+”的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创新式管理模式转变,让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化、信息化,形成更周全的民 主性、开放性。
传统招聘方式与网上招聘效果对比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事管理,即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相 对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就目 前企业的管理现状而言,人事管理依然还是强调将工作 作为企业的核心。在管理方面,领导者更多的不是以人 为本进行管理,而是以管“事”为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不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潜能的开发,与现代人 力资源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不相符。 2.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的向心力不足。虽然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 理中还是注重人的因素,但是由于在企业实践应用的过 程中,总是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员工之间不愿意相 互合作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各个部门和工作的职责、 内容不相同,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不多。因此,团队 的凝聚力较弱。 (2)部门工作较为繁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 于担任着考勤、工资发放统计及日常员工的培训工作, 因此,工作量繁杂,影响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用的 时间,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 (3)存在激励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在传统的人力资 源管理中,虽然也利用了激励管理理论,但是激励效果 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其原因,一是激励的手段比较的 单一,认为给予员工物质上的补偿,就是对员工最大的 鼓励与支持,忽略了员工精神层面。二是在激励过程中 太依靠规章制度,久而久之,使员工对于那些微不足道 的激励已经不放入眼中,逐渐对积极进取失去了动力。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新思维
1.采用智能化的招聘手段 招聘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步,如今,互联网招聘给企 业和用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网络招聘的优势,就在于 其方便、快捷,且信息量较大,可根据企业不同部门的不 同要求,在互联网上进行模块分类的招聘。这样,不仅使 企业能以最快速度找到与条件相符合的员工,更为应聘 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应聘平台,从而在招聘过程中提升
52
/ 2015 年第 12 期
现了超乎常速的趋势。预计在 2020 年,我国的总体数据 量将能够提高 21%。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使互联网技 术更是得到了多元的发展。电脑上可以做到的,同样在 移动客户端也可以做到,其企业的发展空间超过了第二 代网络技术的几十倍。如果说第二代网络技术给创业者 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与平台,那么,第三代互联网技术更 是拥有巨大无比的市场竞争优势。
54
/ 2015 年第 12 期
双方的效率。并且,互联网渠道的发展,不仅可在电脑上 使用,任何手机客户端都可随时随地进行企业与求职者 之间的沟通,便于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真正提高 人力资源在现代管理中的水平。
(3)线上审批是当今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使用 的审批流程。比如,对企业内部的人事调整、员工入职, 或员工晋升等流程,都可通过互联网的数据处理系统进 行管理。这种处理方式,大大节省了领导者审批时间,加 快了处理事情的进度,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2“. 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1)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 “互联网+”情形 下,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往的注重用低成本收获最大的利 益的观点,转变为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尽可能 减少其成本的使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 工的定位,已从传统的经纪人变为了知识人,更多地是 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脑力劳动,创造更大的 价值,而并非体力劳动。 (2)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发生转变,由以往的“专一” 领导行为,转化为和员工一同成长的“合作者”。传统的 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在工作中,员工应服从领导者的一 切安排,领导者需要有全面掌握大局的能力,并制定企 业发展的战略计划,从而更好地引导员工进行工作。但 是,在“互联网+”为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原有的工 作流程、人际关系、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和企业的价值观 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领导“专治”的管理理念已不适应 时代的要求,管理人员的职能,从以前的制度约束,变为 相互理解、适度的引导与局和发展,员工成为帮助企业
(1)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管理中,大数据化已渐 渐成为其管理工具。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每天都 能接触到庞大的数据量,但是企业管理人员还不会从这 些资源中发现能做出决策的参考依据。但是,由于“互联 网+”的到来, “量化”管理已真正成为人力资源的管理 手段。基于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有效资源,企业在管理上 可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与标准化服务,在人力资源的配置 上,能够合理地处理好员工、客户、领导之间的关系。数 据库的发展,使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得以提升,为企 业提高效率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图 1:职工期待的福利标准
(数据来源:《新华日报》,2015 年 2 月 4 日) 图 2:企业提供职场人常见 10 种福利
(数据来源:猎聘网) 从图 1、图 2 的数据中可看出, “互联网+”给用户所 带来的多元体验,对企业工作中福利的种类也起着重要 的影响。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完善员工福利,是今后企 业在薪酬体系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5)年轻的职业群体更加倾向于不同的企业福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员工在价值观上也开始向多元化的 趋势发展。在企业的福利方面,统一的涨工资已不能够 完全受到员工的青睐。网络上有一段话: “20 年前,只要 给钱,员工就给你卖命;10 年前,你除了给钱,员工要挑 工作环境;5 年前,员工除了要钱还要“闲”着;今天,你要 留住员工,单纯的加薪已成为浮云,综合的福利保障才 是硬道理。”有关调查表明,综合性的企业福利,确实能 够得到青年员工的喜爱(如图 1、图 2 所示)。
(2)企业形象受到了员工日常社交的影响。个性化 趋势是“互联网+”中的一大特征,这种特征的一个表现 形式,便是每个人的“自媒体平台”。在当今时代潮流下, 人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遇到一些事情,都喜欢 借助自己营造的一个平台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得到压力 的释放,或是与别人情感的共鸣。员工在自己营造的“媒 体环境”中,情绪的吐露无形中是对企业看法的一种宣 传。另外,很多企业也会利用公众微信平台等社交软件, 对企业文化进行一定的宣传。这时,若出现大量员工对 其转载发送,那么,企业的形象将大幅度地被拉升。
2015 年第 12 期 /
53
人力资源 R E N L I Z I Y U A N
发展的“合作者”角色。 3“. 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对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的影响面也在逐渐扩大,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增加了 多元化的变化。因此,要求企业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对员 工的工作和领导者的管理模式有一个新的认识。
(2)有利于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无论是对于新员工 的入职培训,还是对在职员工技能提升的培训,互联网 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工作中打破了传统的学 习模式。企业可在手机移动客户端分享专业技能的文 章,也可利用电脑平台发布培训视频,使用网络考核上 岗的机制,使员工能够在空闲之余,享受到企业给予的 知识提升。降低了传统培训工作中由于离岗培训所带来 的复杂性流程以及人员缺乏,并且互联网时代下的培 训,可使员工更好、更及时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提 升工作效率具有实质性意义。
(3)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已很难适应“互联网+”带 来的管理和市场变化的需求。因此,企业领导者应将全 新的互联网思维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在对以前的知识技 能能够熟练地运用掌握之后,还应提高企业在战略管理 上的思维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与网络的融合,也是领 导者自身素质需要得到综合提升的预兆。
(4)随着企业工作人员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企业工 作的环境氛围也和以往出现了不同。从管理角度看,员 工的真实感受在企业管理策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传统 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下,对员工的岗位调动、绩效和薪 酬的管理、怎样开展培训工作都是自上而下的。这种流 程化的办公行为,最大化地发挥了企业中业务策略的作 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性的实施。但是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模式已逐渐被削弱。因此,企业的内 部管理结构几乎是从金字塔形逐渐变为平行结构的。这 就促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仅要想办法满足员工 的需求,同样,也应考虑如何能够使员工目标与企业目 标相结合,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企业的发展中。关键词“源自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新
DOI:10.16517/12-1034/f.2015.12.077
“互联网+”概述
1“. 互联网 +”的本质性含义 “互联网+”时代,并不等同于互联网时代,而是已 超越了那个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消费者与工作 人员的角色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它是创新 2.0 下互联 网发展的新业态、新形态,是随着经济社会与知识社会 创新 2.0 推动作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以及对其社会 发展新形态的催生。换言之,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从而形成新环境下行业的发展,但并不 是两者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之间深度的融合。 2“. 互联网+”的特性 (1)相互融合性。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第一大 特性。它能够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转化为企业的参与 者,从而实现产品的创新,也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 互联网给消费者带去体验,同时收获企业产品的客观性 评价。 (2)智能性。现如今,企业中很多复杂的工作都可以 通过网络软件的辅助从而得到解决。云计算与大数据为 企业减少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甚至节省了较大的时间成 本。企业也可通过 APP 客户端推送,将其开展的活动与 新产品做简单的推广,消费者可直接通过移动设备,随 时随地购买企业中的产品。 (3)创新性、包容性。创新性与包容性是“互联网+”
下的又一特性。能够真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体现出以人 为本的思想。所有客户端软件的设计,都是为了能够使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快捷方便的沟通桥梁,使之更加 合理。作为创新与消费的观念的融合, “互联网+”为大 众提供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企业可以根据消费 者的意见,进行对产品的研发与修改,消费者可体验到 自己所需的产品,有利于双方之间都达到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