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技术(分离和计数)
(三)固体平板培养基配制程序 1.称量:天平 2.溶解:加热 3.调PH值:PH试纸、NaOH、HCl。 高压蒸汽灭菌 4.包扎灭菌: 5.倒平板:培养皿,超净台 6.固体平板培养基应倒置存放 用途:分离、纯化和计数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50OC时倒平板。用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微生物的计数; 只能测量含量较高的样品;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活菌计数法) 每毫升或每克样品菌数 = 菌落平均数×稀 释倍数÷稀释液体积(0.1ml) (待菌落数稳定时计数,菌落数少于活菌数) 3.滤膜法 (测活菌数) 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测定 已知体 过滤 滤 放入 伊红美蓝培 积的水 膜 养基培养 统计黑色 菌落数量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2.无菌技术实例
操作对象 操作空间(超净台) 培养基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 无菌技术 紫外线灯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121˚C) 干热灭菌(160˚C)
接种环,涂布器,管口瓶口
接种,倒平板等实验操作 衣着和手
灼烧灭菌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酒精消毒
3.人工操作方法: 各种操作均应在超净台的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用手触摸锥形瓶,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 即可开始倒平板。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
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
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 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 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
为什么?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
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牛肉膏 5.0克 葡萄糖 10.0克 (1)根据用途分,该培养基称 乳糖 5.0克 为_____ 鉴别 培养基,利用该培养 KNO3 2.0克 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鉴别大肠杆菌 伊红-美蓝 0.2克 (2)根所物理性质分,该培养 琼脂 12.0克 固体 培养基,该培养 基称为______ 水 定容至 基可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 分离和计数 1000ml (3)该培养基中能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____, 牛、葡、乳 能提供 牛肉膏、 KNO3 从培养基成分来分析,该培养基 氮源的是 __________, 所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为______ 异养型。配制该平 板培养基培养基的程序为称量、溶解、____________ 、 调PH值 _____________ 。 高压蒸汽灭菌 、____________ 倒平板
发醉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4.3)含有大量有机物, 可用于培养、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培养 、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
(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 _______________的质量。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菌体干重等于________。
生长因子
(微量有机物)
维生素、氨基酸、 碱基、核苷酸 PO43- SO42-等
生长不可缺少,自身已无 法合成(酶,核酸的组分)
水和无机盐
维持渗透压,PH,原料
牛肉膏,蛋白胨:分别是牛肉和大豆的水解产物(主要是多肽)。
问题讨论2:判断对错
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能以氮气为氮源的微生物为_______生物。 能利用无机碳源的生物属于型_______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____。 只能利用有机碳源的生物属于______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____。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二)培养基的类型
分类 类型
物理 液体 性质 固体
成分
无凝固剂 加凝固剂(琼脂)
作用
培养(扩增)、分离 分离,计数,鉴别
某化学物质有无,允许 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含青霉 选择 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 素培养基能分离出酵母菌和 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 霉菌但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按用
重 复 多 次 直 至 获 得 目 的 菌
振荡培养若干天后,测定各瓶中化合物A的含量
固体培养基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 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 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 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 液体培养,可采用 的 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 坐标,以 为纵 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 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 理后,才能倒掉。
同。随着时间的延长、菌落的不断生长,使菌落不断增大。
问题4.如果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不同形态的菌落,请分析
其可能的原因。 无菌操作未达到要求: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可 能是接种时发生了污染;也可能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受到了 污染。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四.无菌操作技术 1.方法
(1)消毒 用温和的理化方法(酒精、紫外线)来杀 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 (2)灭菌 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 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1.灼烧灭菌 灭菌 2.干热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 4.砂芯漏斗过滤灭菌(对尿素溶液)
练习:观察表格中培养基成 分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设计:
实验1:将A接种于一般培养基,结果出现菌落。 实验2:用放射线处理A,以产生突变体a1,将 其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中 添加物质甲后,就出现菌落。 实验3:另用放射线处理A,得突变体a2,将其 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也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中 添加营养物质乙后,就出现菌落。 实验4:将突变体a1和a2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 数日后出现菌落。 探究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要求: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设计实验程序,预期实验结果,分析相 应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
31。某化工厂的染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 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 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 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的目的是 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 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 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 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 ”的代谢类型是 。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 中化合物A含量 的培养液,接入新 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 的数量 。
食品 主要 微生物 制作装 置或操 作步骤 A 果酒 酵母菌 B 果醋 醋化醋杆菌 (醋酸菌) C 腐乳 毛霉 D 泡菜 醋酸菌
发醉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4.3)含有大量有机物, 可用于培养、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培养 、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
(1)实验过程中培养白地霉的培养基是_________。 培养基定量分装前,先调节____________, 分装后用棉 塞封瓶口,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图中 ① 过程称为__________,从甲到丁的培养 过程是为了_______。白地霉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
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无菌落生长,
菌落?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相似?
如果接种成功的话,在培养基的表面可观察到大小、 形状、颜色相似的菌落。
问题3.培养12h和24h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相同吗? 如果不同,请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培养12 h与24 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
五.培养和保存纯化菌株
1.试管低温临时保存
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成菌落
后,置于4OC的冰箱中保存。
2.甘油管长期保存 在3mL的甘油瓶中加入1mL的甘油,高压灭菌。将1mL
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充分混合后,置于-20OC的
冷冻箱中保存。
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缺点
样品菌数含量(个/ ml )= 菌落平均数×稀 释倍数÷接处稀释液体积(ml) 练一练 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 上菌落数的平均数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 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 0.1ml)( A ) A.2.34× 108 个菌落/ ml B.2.34× 109个菌落/ ml C.2.34× 106个菌落/ ml D.23.4个/ 菌落ml
牛肉膏 5.0克 葡萄糖 10.0克 (1)根据用途分,该培养基称 乳糖 5.0克 为_____ 鉴别 培养基,利用该培养 KNO3 2.0克 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鉴别大肠杆菌 伊红-美蓝 0.2克 (2)根所物理性质分,该培养 琼脂 12.0克 固体 培养基,该培养 基称为______ 水 定容至 基可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 分离和计数 1000ml (3)该培养基中能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____, 牛、葡、乳 能提供 牛肉膏、 KNO3 从培养基成分来分析,该培养基 氮源的是 __________, 所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为______ 异养型。
途分
加入指示试剂,使菌 鉴别菌种。如伊红-美蓝可 鉴别 落或菌落周围出现特 使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出紫 定的颜色或形态变化。黑色。
配制何种培养基可选择出下列微生物?
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 能分解有机污染物A的细菌 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盐) 说出碳源和氮源即可。
七.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鉴别培养基分离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