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介绍了合作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加强,高考英语命题的中心从重语言知识转向了重语言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导向。
然而,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缺乏对有些阅读材料的浓厚兴趣,对阅读材料的中心把脉不准确,缺少对阅读过程的自我评价等。
因此,探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有必要。
笔者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借用了合作阅读策略并将之应用其中。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是学生学好英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掌握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也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
为此,学生的智力得到也进一步开发,而学生智力的开发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使他们去阅读更多的英语课外读物,聆听英语演说等。
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 对于贴近学生生活,有时代性的阅读材料学生会产生共鸣并且兴趣盎然,但对于过时的某些阅读材料学生则缺乏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 学生在阅读中过分重视细节,忽视了对材料的整体理解,同时把握不了阅读材料的中心和重点语段,特别是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求甚解。
3. 英语程度好的学生乐于参与到阅读教学中的各项活动中并积极探究相关的疑难问题。
反之,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组织的那些活动是索然无味的。
久而久之,他们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了,对英语学科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欲望。
4. 自我评价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自身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解决问题。
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对所学的篇章不作评价,比如不清楚自己的阅读速度,不清楚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不清楚自己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等。
三、合作阅读策略的简介及应用
合作阅读策略(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简称CSR,由美国学者Janette. K. Klingner, Sharon Vaughn和Jeanne Schumm于80年代提出。
它是一种通过使学生参与合作的活动手段以培养阅读理
解能力的技巧。
CSR的运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并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英语教学中运用CSR能给学生更多自主权,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CSR 对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尤为有效。
该策略包含了四个阅读技巧:preview(读前准备)、click and clunk(细节推敲)、get the gist(要点提炼)、wrap up(巩固整理)。
1. 读前准备
读前准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即:约2~3分钟内扫除个别词汇障碍;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培养学生预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他们的情感的能力。
该环节能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中更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加强了课堂上的有效学习。
在读前准备阶段,学生可以关注文章的标题、黑体或加下划线的词汇或短语以及页面中出现的图片、图表、表格等。
2. 细节推敲
细节推敲的目的是让学生自我监督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状况,即他们是否理解文中的内容、他们在读什么、他们能学到什么。
如果阅读中没有发现什么疑难问题,学生可继续往下读。
反之,当学生确定遇到了理解障碍时,则他们需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它。
在阅读受挫时,学生可以关注下列的突破口:(1)通过细读文章的首段和尾段领会作者的意图;通过找关键句,尤其是文中每一段的首尾两句去查找答案的源头。
在置疑中,学生可以让自己充当一次小老师,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同时,学生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即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易有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以“A问B答,B问C答”或“A问B答,C问D答”的方式进行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挖掘。
3. 要点提炼
要点提炼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要点以确保他们理解所学的内容。
这一环节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在要点提炼阶段,学生需要关注文中提到的最主要的人物、地点或事件。
当然,如有必要,他们需要表达出对这些内容的具体描述以及见解。
在表达的时候,语言要中肯,切勿冗长、细碎。
4. 巩固整理
巩固整理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阅读课不仅仅只是一堂阅读课,它也是一堂语言课。
因此,学生在参与巩固整理环节中需要将他们在该堂课中所学的语言尽可能地运用到情境中去。
活动的设置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采访、角色扮演、复述故事、发表评论等,但活动的设置必须是有效的。
如果开展的活动在离开该篇章的前提下也能实施,则该活动是无效的。
以Module 6 Unit 4 The Earthquake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
Ask the students to do an interview. Five students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One student acts as an inter-viewer, the other four students will focus on four topics— natural phenomena, human activities, catastrophe and positive views.
四、合作阅读策略应用的注意点
1. 合作阅读中小组的创设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发言机会
学生除了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扩大信息量,相互启发,拓展思维。
但如果组员分工不明确,则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会变成是无意义的“聊天”。
因此,合作阅读策略的运用非常注重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
学生可以扮演如下角色:组长(leader)、问题专家(clunk expert)、监控员(announcer)、激励者(encourager)、报告人(reporter)和记时员(time keeper)。
角色的扮演可以轮流实施,如果有必要,一个学生也可以担当多个角色。
2. 为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也既是,既满足英语程度好的学生的需求又照顾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的自尊与求知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小组人员,实现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
3. 相互交流
在合作阅读中,学生有必要将设置的疑问、挖掘的重点、难点等进行清晰的罗列以便小组成员中可以相互传看、相互指点。
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学习卡(白纸一张)或教师发放学案稿供学生记载。
这也有便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静转换以及课后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
总之,合作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自行挖掘教材、分析教材,主动去思考、参与讨论,主动寻求答案,主动获取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开展了教学的活动评价等。
在合作阅读中,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通过讨论交流扩大信息量、拓展思维,增强了主动探索的能力。
这些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技能,从而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卫红.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4).
[2] 黄耀.课堂小组活动低效的成因与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11).
[3] 谢慧萍.支架理论在英语合作学习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