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1.粮食安全及其我国具体情况分析
1、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多,拉低了我国粮食的自给率 水平。抛开豆类和薯类,我国 2009年开始才出现谷物少量 进口。 2、大豆进口量一直增加,我国大豆的单产较低,出油率也 较低 3、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占国内谷物生 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 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
基本自给线
95%以上。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可以确定在需求量的15%以内。
1.粮食安全及其我国具体情况分析
从进口看,2001~2010年,我国 主要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 和大豆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 比重平均为12.8%,近5年我国粮 食进口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平均 占比为15.8%,高于过去10年的平 均水平。但我国粮食进口占比大 幅提高主要体现在大豆上,大豆 进口占比平均达到39.1%。其他粮 食如玉米、小麦和大米进口所占 比重很小,小麦进口占比仅在 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6.6%和 3.2%,其他年份基本在1%以下; 大米进口占比年均在3%以内;玉 米进口占比除2010年外均在1%内。
2、外国粮食安全情况分析
• 具体措施 • 1、确保食品稳定供给,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新基本法把稳
•
•
•
•
定粮食供给作为发展农业最重要的原则,放在首位加以强调。 2、充分发挥农业所具有的多方面功能,把农业置于国民经 济的重要地位 认识和提出农业所具有的多方面功能,是新 基本法的一大特点。 3、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4、日本是世界上对粮食实行高额补贴的国家,除对政府储 备费用据实进行补贴外,对生产者在年度未能卖出的粮食也 给予部分储存费用补贴。 5、政策支持,1942年《粮食管理法》、1995年《新粮食 法》、2003年《粮食法修正条件状况: • 1.人均耕地下降,人地矛盾突出 • 2.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 3.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4.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 • 5.农民科技素质低,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 • 6.比较利益驱动,种粮积极性下降 • 7.气候变化恶劣影响,不利于未来的中国粮食产量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第七组
大纲
• 1、粮食安全及其我国具体情况分析 • 2、外国粮食安全情况分析 • 3、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反思与措施
• 4、耕地及我国耕地保护的原因
• 5、外国的耕地情况与保护措施
• 6、我国耕地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建议
• 7、关于我国耕地保护的反思
1.粮食安全及其我国具体情况分析
• 粮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社会和经 济上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以满足其积极和 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和食物偏好。
3、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反思与措施
措施
1、确保我国的粮食耕地面积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 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要求以及2008年中央一号文 件精神,采取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 制,加强土地管理的法制建设;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保证耕地质量;严格控制城市 建设用地,加强对农业集体地的管理。 2、保护耕地并强化农民种粮的激励机制,稳定和增加粮食供给,首先要保护耕 地。当耕地减少速度超过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时,就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非农用地过快增长是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我国己意识到保护耕地对于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国耕地 保有量应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3、增强粮食储备并确保粮食安全,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我国粮食 储备分为两级储备,即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发挥着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作用。 4、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需要对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进出口、储备、消 费等各环节的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划,改变农户经营一盘散沙、农业企业各自为战 的状况。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 建立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发 展的农业产业体系,并培
2、外国粮食安全情况分析
二美国
美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草原和森林资 源拥有量居世界前列,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美国农业实行农场式管理、规模化经营,现代化、机械化程 度高农业生产率居世界前列。
2、外国粮食安全情况分析
• 美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就是通过法制建设和市场机制,以政
3、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反思与措施
反思
1、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威胁将上升 2、生物质能的发展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粮食危机 3、对个别粮食输出国的过度依赖将增加我国粮食安全的不 稳定性 4、耕地数量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将对粮食安全产生消极影 响 5、粮食产销的区域分工的扩大化可能使粮食安全问题激化 6、我国国内要加强粮食安全监察机制,防止官员从中牟利, 弄虚作假
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建立起系统的生产——储备—— 信息引导(预测预警)——投放等一套有效机制,从而保证 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并从中保障了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 2002年5月13日美国新的《农业法》经时任总统布什签署后 正式出台,根据该法,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 的补贴将高达1900亿美元,比旧法规定的补贴增加了80%, 从而保障了美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并大大提高了其产品在 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虽然这项严重阻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政 策遭到了国际社会的猛烈批评和强烈反对,但从某种角度来 说,它却大大稳定了世界粮食的市场供应。
2、外国粮食安全情况分析
• 一、日本
•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耕地只有 8272 万亩,农业上
有许多与我国相似之处,如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 农户普遍采取兼业经营等。 1947 年,日本农村的就业人口, 占总就业人口的54.2%,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结构国家。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在同步推进工业化与农村城方面 取得很大的成就。政府极其重视农村城市化发展,主要应 用了制定规划、法律法规和资金扶持三大手段。在制定规 划方面,除了中央政府制定的总规划以外,各都、道、府、 县、町政府都制定了本地区的统一规划。从 20 世纪 70年初 代开始~ 90 年代末,政府的农业预算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 加。 1998 年,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及改善农村环境的资金为 10840 亿日元 ( 约 90 亿美元 ) , 2005 年则为 21750 亿日元 ( 约 181亿美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粮食安全及其我国具体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已基本解决粮食自给问题。但是随着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粮 食需求总量却随着人口数量上持续增长。粮食价格 不断上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安全会受到很大 的影响。
1、粮食安全及其我国具体情况分析
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达到100.5%; 2009年99.6%; 2010年99.1% 2011年99.2%; 2012年下降至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