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二O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项目区概况 (5)1.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13)第二章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5)2.1建设内容 (15)2.2技术设计方案 (17)第三章工程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28)3.1工程量 (28)3.2工程投资概算 (38)3.3资金筹措 (68)第四章经济效益分析 (70)4.1经济效益 (70)4.2社会效益 (70)4.3生态效益 (70)4.4财务评价 (71)4.5效益分析 (74)第五章组织实施与运行维护 (75)5.1施工条件 (75)5.2组织机构 (75)5.3实施方案 (76)5.4管护措施 (77)第六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79)6.1环境现状分析 (79)6.2对策及措施 (79)6.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81)7附图1、XX县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改造项目区位置图 2018NZKF—012、XX县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改造项目区现状图 2018NZKF—023、XX县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改造项目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2018NZKF—034、XX县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XX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改造项目工程结构图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XX县位于XX省中南部,改革开放以来,XX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县情,抓改革、打基础,保稳定,促发展,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为突破口,根据人多地少,自然条件优越,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高,农民种植技术相对较高的特点,坚持适当压缩粮食面积,主攻单产,扩大蔬菜面积,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方针,从政策、资金、科技、信息、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是XX市通往滇南重镇蒙自、开远、个旧的交通要道,县城距XX市143km,距Z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50km,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XX县是XX省红塔集团的重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被列为“滇中农业现代化示范县”。

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压缩到7.1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0.46万亩,总产5.52亿公斤,蔬菜种植品种达300多个,粮经比例达20:80,成为XX 省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外销多的蔬菜大县,而且在国内外也小有声誉。

XX县现有耕地面积22.78万亩,10.5万亩属中低产田,正常年粮食平均亩产在500kg以下。

2.14万亩低凹冷浸田,粮食平均亩产不足400kg,如出现暴雨集中、杞麓湖水位上涨,农田被淹,产量更低,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3.5万亩处于湖盆区中部,由于排灌设施不完善,沟、路、渠不配套或损毁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经常出现旱、涝灾害,粮食产量不稳、也不高,对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影响较大,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另一方面,随着XX县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项目区内的大量良田被占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82亩,农业生产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矛盾日益加剧,人地矛盾突出。

针对上述原因,XX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贯彻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XX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有关精神,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要求,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XX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并设立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具体实施项目材料的申报和项目实施工作。

现根据省、市农开办的要求,对2018年土地治理项目按初步设计的深度进行了实地勘测、精心设计,预以上报。

1.2项目区概况1.2.1项目区选址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项目库,结合XX县“十三五”规划及“Z市XX县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2017-2020年)”,项目区选在杞麓湖湖盆区(2018年度安排在--入湖口灌区,涉及A、C两个乡镇),该区具有气候条件优越、可耕地面积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科技水平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及群众积极性高等条件,符合XX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符合国家土地治理项目的要求。

1.2.2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范围XX县地处XX省中南部,位于东经102°30′26″-102°52′53″,北纬23°55′11′-24°14′49″之间,全县国土总面积721km2,东西长37.97km,南北宽36.32km,呈海棠叶形。

县人民政府所地在A镇距省会XX市125km、距市政府所在地47km,东与华县交界,西连峨县及红塔区,南与州的两县接壤,北与毗邻。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为西部的螺峰山,海拔2441m,最低为曲江河谷的马脖子,海拔1350m,是以杞麓湖湖盆为主体,由湖盆、曲江河谷及二者之间的中山山原三种地貌组成。

XX县杞麓湖湖盆区,面积354 km2,涉及W\M\KL\L共七个乡镇,45个村民委员会。

2018年项目通过竞争立项,选择安排于--入湖口灌区进行,本项目区涉及A镇的黄龙、东村和C 镇的云龙共三个村委会,本年度计划治理改造中低产田6900亩。

A镇位于XX县境内东南部,地处东经102°42′-102°47′,北纬24°05′-24°07′,平均海拔1820m,镇政府所在地为X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省会XX市125公里,距Z市红塔区47公里,东接C镇,南与里山乡交界,西与B镇连接,北邻杞麓湖。

C镇位于XX县东北部,杞麓湖的东南岸,东经102°48′,北纬24°08′,东接华宁县,南邻里山乡,西与A 镇相连,北起杞麓湖。

离县城4km。

总面积96.77km2。

项目区--入湖口灌区地处A镇和C镇交界,有通华、通建、通玉、通江公路通过,并与昆玉、玉元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二、气象本年度规划项目区--入湖口灌区地处低纬高原,夏秋两季主要受孟加拉湾西南和北部湾东南两支暖湿气流控制,热湿多雨,冬春两季受来自北非、西亚及印巴半岛等干燥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控制,湿燥少雨,具有四季寒暑不分明,干湿季分界明显的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6.1℃,最热月均温19.9℃,最冷月均温9℃,全年有霜期27天,≥10℃的活动积温4929.7℃,太阳幅射量128.079千卡/cm2,年平均日照2225小时,日照百分率52%;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季风,最大风速27.0 m/s;雨量适中,多年平均降水量881mm,蒸发量(20cm蒸发器观测值)1773.5mm。

气候条件优越,项目区内耕地土质为砂壤土,土壤呈微碱性,PH值7.4-8.1,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矿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三、土壤本年度规划项目区--入湖口灌区农耕土地土质多为砂壤土类,开发利用悠久,土壤肥沃、肥力较高,土层深厚,矿物质含量较高,PH值为7.4-8.1,属中性或微碱性,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但是,由于项目区内农田常年以种植蔬菜为主,使得土壤养分比例不协调,富氮磷缺钾,特别是化肥用量高,有机肥施用少,造成土壤板结,微生物降低,影响作物生长。

四、自然灾害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春旱、夏秋洪涝、冰雹及地震。

春旱对经济作物生长及作物插种有一定影响,洪涝灾害及冰雹会造成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XX县地处XX省“山”字型的前弧内缘曲江断裂带,地震灾害比较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自1517年至1970年453年间七度以上震灾9次,如1970年发生的7.7级强烈地震,受灾死亡15621人,水库等水利工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2.3社会经济状况XX县交通便捷,与境外均有高等级公路相通,社会经济较发达,下辖65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33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27个),360个自然村。

境内居住有汉族、彝族、回族、蒙古族、傣族、哈尼族、白族、壮族等18个民族。

XX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721km2(1081446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51.87km2(22.7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2亩。

至2016年底全县共有人口276325人,其中农村总人口为239020人,全年财政总收入为33867万元,总支出为416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21元。

2016年末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9.9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64亿元(占工农业总值的13.3%),工业总产值69.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7%)。

全县农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例为26:74,农村人口经济收入以烤烟、蔬菜、花卉、畜牧业为主,其中烤烟收入1.09亿元,蔬菜收入3.91亿元,花卉收入2717万元,畜牧业产值5.58亿元。

农业基本上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次之,渔业、林业为辅的格局。

县委、政府按照“农业富民,工业强县”的战略,在做好“三农”服务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行业整合、支柱产业培育,深化企业改革和改制,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有力地拉动了GDP增长。

2018年度项目区地处--入湖口,涉及A和C两个乡镇。

至2017年底A镇共辖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委员会,35个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0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7871万人,农村现有劳动力 2.3078万人,耕地面积1.5227万亩,人均耕地0.40亩。

现价社会总产值2459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756万元;C镇共辖11个村民委员会,61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3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079万人,农村现有劳动力3.3465万人,耕地面积2.7667万亩,人均耕地0.56亩。

现价社会总产值23.8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600万元。

2018年度项目区地处A镇和C镇交界的--入湖口,直接受益村组为A镇的黄龙村、东村和C镇的云龙村,共有耕地7492亩(人均耕地0.56亩),其中本项目区耕地6912亩。

2017年蔬菜种植19056亩,产量4548.45万千克。

项目区基本情况详见表1-1。

表1-1:项目区基本情况表(单位:亩、万千克、人、万元、元)复种指数:1.662018年度项目区(--入湖口灌区)地处A镇和C镇交界,涉及黄龙、东村和云龙三个村委会,2017年末该区现有总人口13897人,其中农业人口13412人,共4321户,全区劳动力人数7358人,农民人均收入493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