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汽车法律法规概述
其适用范围:
第一,职务侵权和产品侵权;
无过错 责任原 则
02
第二,高度危险作业; 第三,环境污染致人损害; 第四,地面施工致人损害;
第五,工作物致人损害;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汽车法律主 体承担汽车法律责任的特殊原 则。所谓特殊:是指这种原则 用。
态度目标
能运用汽车法律关系和汽车法律 责任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买车、 卖车、修车等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学 科 性 质 和 地 位
汽车法律法规是研究汽车销售和维修等过 程中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法学学科, 它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在整个法律体系 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汽车营销专业与售后服 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政策性
有不少内容来自于国家的有关政策,如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 法、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规则、二手车交易规范、汽车下乡、 以旧换新、小排量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发展性
主要体现在它的不断变化,这一点是由“政策性”的 特征决定的。
二、基本原则
小法服 从大法 原则
消费者 至上原 则
责、权、 利、效 兼顾原则
01
汽车法律关系的内容 汽车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汽车法律关系的 主体依法享有:汽车权利和汽车义务。
“ 任何公民享有宪
法和法律规定的权 宪法规定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 务。 法律关系 利;同时也必须履
行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
汽车经销商 权利:要求消费者 付车款 义务:定期询问车 况,高质量的维修 车辆,合理的收取 费用等。
消费者在与厂商的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就在“ 3· 15” 大呼维权 之后,便出现了迈腾车主集体维权的事件。一辆迈腾新车,行程 不到1万公里,轮胎便开始磨损,更有行程2.6万公里,四条轮胎 全部报废的案例。到目前为止,单单在浙江地区,已经征集到 106位投诉的迈腾车主。然而维权行动进行了 14天,厂家除了让 车主到当地4S店做轮胎检测、四轮定位和更换轮胎以外,并没有 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第六,动物致人损害。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交通事故的责 任分配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
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 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 以赔偿;不足部分,按如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在我国发生了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以 下用行人代指行人及非机动车)之间的安全事故后, 首先承担赔偿责任的是保险公司。
要点1
汽车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
参加汽车法律关系,享有汽车
要点2
权利和承担汽车义务的资格或 能力。只有具备汽车主体资格 的人,才能参与汽车法律关系,
享受汽车权利和承担汽车义务。
哪些机构或个人是汽 车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机关
汽车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
要点3
70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第一汽车集团、上 税务部门和保险部门 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奇瑞、吉利、比亚迪等等。 汽车消费者
汽车法律关系的确立,是指由汽车 法律规范所确认的、汽车法律关系主体 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概念
实际实现。
它包括汽车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
和终止。
2.汽车法律事实
是指能够引起汽车法律关系设立、变更与终止的客观情况。 汽车法律事实可以依照其发生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分为行 为与事件两类。
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
第一节 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学 科 性 质 和 地 位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 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 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 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 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研究对象
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就是汽车销 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2014 年 3 月 15 日,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举行的“ 3· 15” 问题车 展上,数十位长安福特车主穿上纸尿裤,投诉车辆漏油、 漏水、变速箱异响等质量问题。
全国多个城市的速腾车主自发组织了维权行动。根据网友发 帖以及微博统计的数量来看,目前维权行动已经波及到全国20多 个省,涉及城市约50多座。 上图是安徽维权现场照片,而且在天津和深圳的维权现场因 4S店的过激行为而产生了一些摩擦。
02
03
隶属性
政策性
发展性
第三节 汽车法律关系
一、汽车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关系,是指经过法律规范调整形 成的法律主体之间具有权利和义务性质的 社会关系。
汽车法律关系,是指汽车法律关系主 体在汽车销售和汽车维修活动过程中所形 成的,由汽车法律法规加以确认的权利和 义务的关系。
4.当事人自觉实现 和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现的统一
行为
行为是指当事人有意
事件
事件是指不依当事人
的活动,分为合法行
为与违法行为。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事实。
第四节 汽车法律责任
一、汽车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汽车法律责任,也就是违反 汽车法律法规的责任,是指由汽 车法律法规规定,在汽车法律主 要点1
体违反汽车义务时必须承担的法
律后果。
综合统一性
它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的综合,是三种 要点2 双重处罚性 责任有机结合构成的统一 体 追究汽车法律责任的机关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是多元的,主要有司法机 多元追究性 面,表现在“两罚”规定 关、国家汽车行政管理机 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汽 关、仲裁机构等。 车法律法规中的“并处” 上,即对同一违法主体, 可以同时适用数种制裁措 施。
汽车经 销商 消费者/ 车主
消费者/车主
权利:要求商家保 证汽车质量
义务:支付车款
汽车法律关系的客体
概念
汽车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汽车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 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物(汽车、零配件) 经济行为(汽车销售与维修行为) 智力成果(汽车新技术)
种类
三、汽车法律关系的确立
1.汽车法律关系确立的概念
1.国家意志和当事人 意志的统一
汽车法律 关系特征
2.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 汽车买卖双方、维修双 法律关系的主体 方分别有哪些权利和义 权利的主体,又是 务? 义务的主体。
3.宏观调控和市场 调节的统一
二、汽车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
构成要素 内容 客体
汽车法律关系的主体
汽车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享有汽车权利、承担 汽车义务的当事人。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建议必买险种: 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不计免 赔险、座位险。 一些不必保的险种: 涉水险、自然险、盗抢险。
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汽车法律法规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汽车法律关系
汽车法律责任
学习目标
明确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 围,明确汽车法律规范的特征和基本原 则,掌握汽车法律关系和汽车法律责任。
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汽车法律法规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汽车法律关系
汽车法律责任
本章学习目标
明确汽车法律法规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 围,明确汽车法律规范的特征和基本原 则,掌握汽车法律关系和汽车法律责任。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确立这样一种认知: 汽车的销售与维修 都离不开相关的法 律法规知识,这正 是开设这门课的基 本出发点。
汽车法律法规
汽车教研室
孙会
第一章
汽车法律法规概述
什么是法律
国家
统治阶级
经济
管 理 基本法律 立法程序 普通法律
什么是法律
什么是法律
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商法、国 际法等) 普通法律(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什么是法规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跟汽车相关 的法律法规 有哪一些?
引 入 案 例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消费者遇到汽车问题时很难做到维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中明确规定了经营 者要履行“三包”责任或者其他责任。但由于法律、法规本身没有具体操 作标准,使得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还不足以指导消费者进行 维权。
二、承担汽车法律责任的原则
普通适用 其适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过错责 任原则
01
1.须有汽车违法行为
汽车违法行为是指汽车法律主体拒 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法定汽车义务 的行为。
汽车违法行为既可以表现为违法主 体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违法主体 的不作为。
违法主体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作为 违反了汽车法律规定的不作为义务,实施了 为汽车法律禁止的行为。
违法主体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以消极的不 作为违反了汽车法律规定的作为义务,拒绝 实施汽车法律法规要求的某种行为。
二、承担汽车法律责任的原则
普通适用 其适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2行为人须有过错
过错责 任原则
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汽车违法行为时, 主观上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01
故意是指行为人能够预见到自己的行 为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社会的后果,但仍 实施该行为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 发生;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会 发生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 预见或者虽然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而致 使危害结果发生。
诸如汽车销售中的汽车合同问题、汽 车保险问题,汽车售后服务中的责任 承担问题、修理收费问题,等等。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购车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主要注意事项 (一)车辆信息详细标明 签订买车合同时,要明 确约定汽车的品牌、汽车标识号码、发动机号 码、汽车代码 ( 车架号 ) 等汽车本身应有的要素, 尤其是汽车代码与汽车标识号码同时写明,防 止汽车经销商掉包 ; 车辆主要配置、颜色 ( 具体 到座椅颜色)、手排还是自排以及随车交付的文 件等 ; 价款应列明车辆交易的总价款 ( 裸车价或 是包牌价),付款方式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