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期末考试结束了,初三(14)班的班主任助理王老师需要对本班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为每个学生制作一份成绩通知单下发给家长。
按照下列要求完成该班的成绩统计工作并按原文件名进行保存:1. 打开工作簿“学生成绩.xlsx”,在最左侧插入一个空白工作表,重命名为“初三学生档案”,并将该工作表标签颜色设为“紫色(标准色)”。
2. 将以制表符分隔的文本文件“学生档案.txt”自A1单元格开始导入到工作表“初三学生档案”中,注意不得改变原始数据的排列顺序。
将第1列数据从左到右依次分成“学号”和“姓名”两列显示。
最后创建一个名为“档案”、包含数据区域A1:G56、包含标题的表,同时删除外部链接。
3. 在工作表“初三学生档案”中,利用公式及函数依次输入每个学生的性别“男”或“女”、出生日期“××××年××月××日”和年龄。
其中:身份证号的倒数第2位用于判断性别,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身份证号的第7~14位代表出生年月日;年龄需要按周岁计算,满1年才计1岁。
最后适当调整工作表的行高和列宽、对齐方式等,以方便阅读。
4. 参考工作表“初三学生档案”,在工作表“语文”中输入与学号对应的“姓名”;按照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各占30%、30%、40%的比例计算每个学生的“学期成绩”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按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统计每个学生的“学期成绩”排名并按“第n名”的形式填入“班级名次”列中;按照下列条件填写“期末总评”:语文、数学的学期成绩其他科目的学期成绩期末总评≥102 ≥90 优秀≥84 ≥75 良好≥72 ≥60 及格〈72 〈60 不合格5. 将工作表“语文”的格式全部应用到其他科目工作表中,包括行高(各行行高均为22默认单位)和列宽(各列列宽均为14默认单位)。
并按上述4. 中的要求依次输入或统计其他科目的“姓名”、“学期成绩”、“班级名次”和“期末总评”。
6. 分别将各科的“学期成绩”引入到工作表“期末总成绩”的相应列中,在工作表“期末总成绩”中依次引入姓名、计算各科的平均分、每个学生的总分,并按成绩由高到底的顺序统计每个学生的总分排名、并以1、2、3……形式标识名次,最后将所有成绩的数字格式设为数值、保留两位小数。
7. 在工作表“期末总成绩”中分别用红色(标准色)和加粗格式标出各科第一名成绩。
同时将前10名的总分成绩用浅蓝色填充。
8. 调整工作表“期末总成绩”的页面布局以便打印:纸张方向为横向,缩减打印输出使得所有列只占一个页面宽(但不得缩小列宽),水平居中打印在纸上。
题2小李是某政法学院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为更好地掌握各个教学班级学习的整体情况,教务处领导要求她制作成绩分析表。
请根据考生文件夹下"素材.xlsx"文件,帮助小李完成学生期末成绩分析表的制作。
具体要求如下:1. 将"素材.xlsx"另存为"成绩分析.xlsx"的文件,所有的操作基于此新保存好的文件。
2. 在"法一"、"法二"、"法三"、"法四"工作表中表格内容的右侧,分别按序插入"总分"、"平均分"、"班内排名"列;并在这四个工作表表格内容的最下面增加"平均分"行。
所有列的对齐方式设为居中,其中"班内排名"列数值格式为整数,其他成绩统计列的数值均保留1位小数。
3. 为"法一"、"法二"、"法三"、"法四"工作表内容套用"表样式中等深浅 15"的表格格式,并设置表包含标题。
4. 在"法一"、"法二"、"法三"、"法四"工作表中,利用公式分别计算"总分"、"平均分"、"班内排名"列的值和最后一行"平均分"的值。
对学生成绩不及格(小于60)的单元格突出显示为"橙色(标准色)填充色,红色(标准色)文本"格式。
5. 在"总体情况表"工作表中,更改工作表标签为红色,并将工作表内容套用"表样式中等深浅 15"的表格格式,设置表包含标题;将所有列的对齐方式设为居中;并设置"排名"列数值格式为整数,其他成绩列的数值格式保留1位小数。
6. 在"总体情况表"工作表B3:J6单元格区域内,计算填充各班级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并计算"总分"、"平均分"、"总平均分"、"排名"所对应单元格的值。
7. 依据各课程的班级平均分,在"总体情况表"工作表A9:M30区域内插入二维的簇状柱形图,水平簇标签为各班级名称,图例项为各课程名称。
8. 将该文件中所有工作表的第一行根据表格内容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并改变默认的字体、字号,使其成为当前工作表的标题。
9. 保存"成绩分析.xlsx"文件。
"题3某公司销售部门主管大华拟对本公司产品前两季度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按下述要求帮助大华完成统计工作:1.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工作簿“Excel素材.xlsx”,将其另存为“一二季度销售统计表.xlsx”,后续操作均基于此文件。
2. 参照“产品基本信息表”所列,运用公式或函数分别在工作表“一季度销售情况表”、“二季度销售情况表”中,填入各型号产品对应的单价,并计算各月销售额填入F列中。
其中单价和销售额均为数值、保留两位小数、使用千位分隔符。
(注意:不得改变这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顺序)3. 在“产品销售汇总表”中,分别计算各型号产品的一、二季度销量、销售额及合计数,填入相应列中。
所有销售额均设为数值型、小数位数0,使用千位分隔符,右对齐。
4. 在“产品销售汇总表”中,在不改变原有数据顺序的情况下,按一二季度销售总额从高到低给出销售额排名,填入I列相应单元格中。
将排名前3位和后3位的产品名次分别用标准红色和标准绿色标出。
5. 为“产品销售汇总表”的数据区域A1:I21套用一个表格格式,包含表标题,并取消列标题行的筛选标记。
6. 根据“产品销售汇总表”中的数据,在一个名为“透视分析”的新工作表中创建数据透视表,统计每个产品类别的一、二季度销售及总销售额,透视表自A3单元格开始、并按一二季度销售总额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结果参见文件“透视表样例.png”。
7. 将“透视分析”工作表标签颜色设为标准紫色,并移动到“产品销售汇总表”的右侧。
题4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国家统计局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掌握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及规模。
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1)新建一个空白Excel文档,将工作表sheet1更名为"第五次普查数据",将sheet2更名为"第六次普查数据",将该文档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lsx"为文件名进行保存。
(2)浏览网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入到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数据"中;浏览网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入到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数据"中(要求均从A1单元格开始导入,不得对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3)对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区域套用合适的表格样式,要求至少四周有边框、且偶数行有底纹,并将所有人口数列的数字格式设为带千分位分隔符的整数。
(4)将两个工作表内容合并,合并后的工作表放置在新工作表"比较数据"中(自A1单元格开始),且保持最左列仍为地区名称、A1单元格中的列标题为"地区",对合并后的工作表适当的调整行高列宽、字体字号、边框底纹等,使其便于阅读。
以"地区"为关键字对工作表"比较数据"进行升序排列。
(5)在合并后的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数据区域最右边依次增加"人口增长数"和"比重变化"两列,计算这两列的值,并设置合适的格式。
其中:人口增长数=2010年人口数-2000年人口数;比重变化=2010年比重-2000年比重。
(6)打开工作簿"统计指标.xlsx",将工作表"统计数据"插入到正在编辑的文档"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lsx"中工作表"比较数据"的右侧。
(7)在工作簿"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lsx"的工作表"统计数据"中的相应单元格内填入统计结果。
(8)基于工作表"比较数据"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将其单独存放在一个名为"透视分析"的工作表中。
透视表中要求筛选出2010年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地区及其人口数、2010年所占比重、人口增长数,并按人口数从多到少排序。
最后适当调整透视表中的数字格式。
(提示:行标签为"地区",数值项依次为2010年人口数、2010年比重、人口增长数)。
题5小李是北京某政法学院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法律系提交了2012级四个法律专业教学班的期末成绩单,为更好地掌握各个教学班学习的整体情况,教务处领导要求她制作成绩分析表,供学院领导掌握宏观情况。
请根据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xlsx”文档,帮助小李完成2012级法律专业学生期末成绩分析表的制作。
具体要求如下:1. 将“素材.xlsx”文档另存为“年级期末成绩分析.xlsx”,以下所有操作均基于此新保存的文档。
2. 在“2012级法律”工作表最右侧依次插入“总分”、“平均分”、“年级排名”列;将工作表的第一行根据表格实际情况合并居中为一个单元格,并设置合适的字体、字号,使其成为该工作表的标题。
对班级成绩区域套用带标题行的“表样式中等深浅15”的表格格式。
设置所有列的对齐方式为居中,其中排名为整数,其他成绩的数值保留1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