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学习逐渐变成一股热潮席卷而来,与此同时,外语的教与学也引起了相当多教学者与科研者的重视,他们从平常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学习并探讨大量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
其中,动机被认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关键性因素。
虽然有强烈动机的人会朝着学习目标努力,但努力的人不一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只有当达到目的的愿望以及学习态度与努力的行动结合起来时,这样才算有了真正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也是制约英语学习好坏的主要因素。
就学习动机这一因素对本校师范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证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并适当的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从而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师范生英语学习动机策略一动机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性关于动机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力心理过程。
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然而其最基本的定义是,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定的心理状态和意愿,是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和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所产生的念头,同时动机还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
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只有动机产生了,人的某种行为才会真正被引发[1]。
按照动机的起因,可将其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就英语学习而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它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
外在动机指的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这种动机常常与内在动机相抵触。
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
通常的外在动机如金钱、分数、强迫、惩罚等。
竞争总体上也属于外在动机,因为它鼓励人们打败胜过其他人,而非享受行为内在的回报。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2]。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指引着学习的方向,使学习行为朝学习目标前进[3]。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动机不仅提供开始学习的诱因,还是促使学习者不断努力的源泉。
学习动机是学生将学习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它反应了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并体现在意志行动过程中,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时间、学习效能及最终学习结果。
由此,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本项调查以我校师范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普通问卷的方式了解我校师范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与现状,问卷采取封闭且匿名的形式,涉及学习态度、环境、目的等方面,每道题均设有四个选项,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
本次共发放132份,回收后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75.8%。
其中,男生51人,女生49人,年龄均在20岁到23岁之间,平均英语学习时间为8.32年。
通过对这些数据结果的研究分析,初步反思了我们在英语学习及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
三研究目的初步掌握影响师范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并针对各种潜在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供老师和同学们借鉴,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调查时间2012年6月20日――――2012年9月9日三英语学习现状及分析本次调查问卷总共26个题目,分为两大部分:1—10题属于内在动机类型,11—26题属于外在动机类型。
其中内在动机又分为两类:1—4题是对语言的热爱,5—10题属于个人发展类型。
经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表1 1-4题对语言的热爱数据分析序列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总计7915810063百分比19.80%39.50%25%15.80%表1中A,B,C,D分别表示赞同、有点赞同、不太赞同、不赞同,通过表中数据对比,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选项B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C项,A,B两项共占59.3%,也就是说,有大多数同学学习英语是出于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向往与热爱,他们的学习方式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而正因为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自觉的,他们对英语文化“内在兴趣”认知成分较多,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英语语言的学习依靠的是内在动力。
从C、D两个选项的数据,我们也不难发现,依然有将近40.8%的同学不很赞同,他们缺乏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没有摆脱初中以来的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过于依赖,英语学习带有一种目的性或盲目跟风性。
表2 5-10题个人发展数据序列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总计315 176 70 39百分比52.50% 29.30% 11.70% 6.50%从表2可以看出,选项A完全赞同所占比例为52.5%,占绝对优势,选项B比较赞同占总数的29.30%,A,B两项共占81.8%,从侧面我们得出,只有少数同学持否定态度,不认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长期发展和自我知识面的提高,然而绝大多数同学更偏向于学习英语是基于个人发展的目的,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接触更多的国际文化,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但增强了个人魅力,也践行了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理念,间接提高了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
通过表中数据对比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英语语言的选择与学习中,学生更注重的是英语在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热爱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虽说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可对异国文化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学习者跨过语言的一道道坎儿,继续奋斗在英语学习的艰难道路上。
外在动机又可分为五类:11-16题为国外的影响;17-18题为社会责任;19-21题为将来做准备;22-25题属于其他;26题为学习需要。
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表3 11-16题国外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序列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总计21720610671百分比36.2%34.30%17.70%11.80%表4 17-18题社会责任数据分析结果序列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总计124 57 14 5百分比62% 28.50% 7% 2.50%表5 19-21题数据分析结果序列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总计81 95 71 53百分比27% 31.70% 23.70% 17.70% 表6 22-25题数据分析结果序列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总计10511810869百分比26.30%29.50%27%17.30%表7 26题数据分析序列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总计27 34 20 19百分比27% 34% 20% 19%通过仔细研究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外在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我们可以从11-18题看出,很多同学是出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向往以及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这两个主要原因才去选择学习英语,并非是出于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热爱,他们把英语当做一种工具或手段,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他们认识到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促进了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却容易让学习者产生满足感和厌倦感,这样的学习动机只能存在一段时间,并不能长久的支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长久兴趣,当学生对英语产生厌恶感的时候,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也就到此为止了。
再来分析一下第19-25题。
仔细揣摩19-25题的各种数据,不难发现,不少同学看到了当下的中国社会人口多,国情复杂,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国家已经没有能力把每个学生都分配到位,他们开始意识到谋职的艰难,也发现了英语的价值。
他们学习的动机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而英语则变成了他们为以后打基础稳实而坚固的垫脚石。
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英语,都为以后工作加分不少,使他们在未来更容易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加重了他们成功的砝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英语学习目标。
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有着长远的打算,但是,这种学习动机有点儿过于长远,有可能脱离学生自身实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达到学生长久学习英语的目的。
第26题中,选择A,B两项的同学共占了61%,超过了半数。
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和获取四、六级考试证书,学习目的是很典型的工具型,并非出于自愿,这部分同学学习英语完全是受外界的逼迫,不是“我要学” ,而是“要我学”,是“我不得不学”。
这种表层动力过于肤浅,缺乏深层能量的维持,完全迷失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特别是一些同学原本就对英语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得不学,现如今,已进入大学,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就更无兴趣可言了。
缺乏兴趣使得学习效果差,达不到期望,学习效果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兴趣,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学习陷入恶性循环。
只要成绩达到及格就自满自足,失去了学习的进取心和持久性,学习后劲不足,并且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英语学习成为了一种形式。
四建议与总结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大多数同学学习英语并非个人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用人单位的英语等级要求,受学校课程安排的限制等等。
皮连生教授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和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状态,而情感状态中高或低最关键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学习动机问题[4]。
就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外在因素入手。
下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1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的成败,目标是第一步。
只有树立了明确清晰地目标,才能吸收知识的精华部分,否则就会落得绕弯路而不得其果的下场。
所以,我们学习英语关键的一步就是树立明确的目标。
但是,好多同学不知该从何入手,这就要教师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了。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传授其个人所学,学生的任务就是盲目地吸收,教师教给学生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或许并没有完全接收,就像我们输入某个程序,开始输入y,然后教师和学生都不加分析研究,结果学生输出的还是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