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

4.阴平实际调值是323,阴去实际调值是45。
(二)《汉语方言概要》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汉语方言概要》所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声母23个,韵母40个,声调6个[5]。
1.声母23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9所示:
2.韵母40个,包括自成音节的[n̩]在内。具体如表10所示:
3.声调6个,不包括轻声
阴平[˧]33诗摸奢鸦;阳平13时模蛇牙;上声[]41使母舍雅;阴去[˥]55试幕赦亚;阳去21市磨社夜;入声24石木设押。
(三)《汉语方音字汇》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汉语方音字汇》记录的是长沙城区语音,其中,声母20个,韵母38个,声调6个[6]。
1.声母20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11所示:
2.韵母38个,包括自成音节的[m̩,n̩]在内。具体如表12所示:
3.声调6个,不包括轻声
阴平[˧]33高天兄生;阳平13穷时年容;上声41板可两以;阴去45报气败义;阳去21败话义祸;入声24不塔集奠。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
作者:李康澄洪嘉榕
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多种研究长沙方言音系的论著,可以发现:无论是从专题性研究还是从通论性研究来看,对长沙方言音系的研究都是从声、韵、调三方面着手,都具有完整性和充分性的特点。关于长沙方言音系的描写也存在着不同,在声母方面,如尖团的区分,翘舌音tʂ、tʂʻ、ʂ的区分,声母ʐ、z的使用,n、l的混用,f、x的混读等。在韵母方面,如通摄oŋ、ioŋ的记录,鼻音韵尾的混合,鼻音韵母m、n自成音节等。在声调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之所以产生这些不同,是由发音人不同、调查者记音的区别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造成的。
4.阴去实际调值是45,阳去实际调值是21。
(三)《長沙方言》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长沙方言》描写的是长沙市区新派的语音,其中,声母20个,韵母38个,声调6个[3]。
1.声母,20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5所示:
2.韵母,38个,包括自成音节的[m̩,n̩]在内。具体如表6所示:
3.声调6个,轻声除外
(一)《长沙方言词典》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长沙方言词典》记录的是城区老派语音,其中,声母23个,韵母41个,声调6个[1]。
1.声母23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1所示:
2.韵母41个,包括自成音节的[m̩,n̩]在内。具体如表2所示:
3.声调6个,不包括轻声
阴平[˧]33;阳平13;上声41;阴去[˥]55;阳去[˩]11;入声24。
阴平[˧]33诗低多;阳平13时题驼;上声42使底朵;阴去[˥]55试帝剁;阳去21事递舵;入声24识笛夺。
4.阳平实际调值是213,阴去实际调值不稳定。
二、通论性著作中的长沙方言音系
从上一世纪3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国性方言研究的开展,长沙作为一个主要方言点,其方言音系状况的研究出现在了一些综合性的方言调查资料或语言类资料中。在这些通论性的研究文献中,长沙方言音系研究仅限于章节式的介绍和描写,无老派、新派语音面貌的区分。研究长沙方言音系的通论性文献主要有:《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杨时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汉语方音字汇》(王福堂,语文出版社,2003)、《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李小凡、项梦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等。这四部著作所描写的长沙方言音系大体一致,同时又有细微差别。下面,我们将它们描写的长沙话音系语料摘录下来,并予以归纳整理。
3.声调6个,不包括轻声
阴平[˧]33高天兄生;阳平13窮时年容;上声41板可两以;阴去45报气败义;阳去21败话义祸;入声24不塔集奠。
4.阴去实际调值是45,阳去实际调值是21。
(二)《长沙话音档》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长沙话音档》记录的是老派长沙话,其中,声母23个,韵母41个,声调6个[2]。
1.声母23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3所示:
2.韵母41个,包括自成音节的[m̩,n̩]在内。具体如表4所示:
3.声调6个,轻声除外
阴平[˧]33巴多居诗乌鸦猫鸡;阳平13爬驼除时吴衙毛骑;上声41把朵煮使武雅卯己;阴去[˥]55霸剁巨世务亚冒寄;阳去[˩]11稗舵住是雾夜冇徛;入声24八夺局食屋压冇急。
(一)《湖南方言调查报告》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湖南方言调查报告》记录的是长沙城区语音,其中,声母19个,韵母39个,声调6个[4]。
1.声母19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7所示:
2.韵母39个,不包括自成音节的[m̩,n̩]在内。具体如表8所示:
3.声调6个,不包括轻声
阴平[˧]33知沙;阳平13华台;上声53讨底;阴去25旦做;阳去[˩]11内会;入声24石绝。
4.阳平实际调值是113,阴去实际调值是445。
(四)《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记录的长沙方言音系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记录的是长沙城区语音,其中,声母20个,韵母38个,声调6个[7]。
1.声母20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具体如表13所示:
2.韵母38个,包括自成音节的[m̩,n̩]在内。具体如表14所示:
关键词:长沙方言;音系研究;差异
到目前为止,长沙市共辖六区二县,其内部各县市主要是湘语分布区,只有浏阳有赣语和客家话的分布。作为湘方言的代表,长沙方言是其中发展变化较快的一支。本文说的长沙方言主要是指长沙城区方言。
一、专题性著作中的长沙方言音系
长沙方言作为湘方言的代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修撰的《长沙县志》和《善化县志》的风土卷中,就有关于长沙方言词语的记录和解释。从20世纪80年代,长沙方言开始进入专题化的研这些专门性的研究文献主要有:《长沙方言》(李永明,湖南出版社,1991)、《长沙方言词典》(鲍厚星等,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长沙话音档》(鲍厚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长沙方言研究》(鲍厚星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等。下面,我们将《长沙方言词典》《长沙话音档》《长沙方言》三部著作中有关的长沙话音系资料摘录下来,并予以归纳整理,从中窥探当下学界对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的概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