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
称作外环。
以保证电动机的转速准确跟随给定电压, 把由电流负反馈组成的环作为内环, 以实现在最大电流约束下的转速过渡过程最快的“最优”控制。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 调节器,这样构成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
图1 系统电气原理框图
图2 双闭环调速系统结构图
2.2.2平波电抗器参数的计算:
U d=2.34U2cos
3系统仿真
2.1理论计算参数仿真分析
根据理论设计结果,构建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2 所示。
在额定转速和空载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电动机电枢电流和转速的仿真输出波形,如图3。
图3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图4 转速环仿真图形
图5 电流环仿真图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扰动很快得到了调节,这是两个PI型调节器自动调节的作用。
另外从图中也可以看到,系统是无静差运行的,符合设计的要求。
从仿真的结果来看,得到这样结论:
(1) 工程设计方法在推导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做了许多近似的处理,
而这些简化处理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例如: 将可控硅触发和整
流环节近似地看作一阶惯性环节, 设计电流环时不考虑反电势变化的影
响; 将小时间常数当作小参数近似地合并处理; 设计转速环时将电流闭环
从二阶振荡环节近似地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等。
(2) 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也并不是和系统实际的调试结果完全相同,
因为仿真实验在辨识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模型参数的测量误差, 而且在建立
模型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 忽略了许多环节的非线性因素和次要因素。
如:
课程设计说明书N 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