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相变化》教学案例.

《月相变化》教学案例.

《月相变化》教学案例上海市位育中学汪根平一、课题选择的背景《月相变化》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月相变化的周期是我们确定农历的主要依据,引起了地球潮汐的周期变化,月相变化是高中地理教学难点之一。

而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十五满月上,不了解月相的整个变化过程,更不能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产生原因。

仅靠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可能被动地接受了某些知识,无法体验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此这节课尝试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虚拟观察月相变化,体验月相变化过程,提炼月相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二(2)班是我校理科班。

学生信息技术和信息较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对特殊天象观测有一定的兴趣;而对月相没有系统地观测过。

学生对理科学习积极性较高,不少同学敢于提出问题,对某些问题进行质疑,但对地理这门学科兴趣不大。

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达到认识月相,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通过对月相变化规律的了解,学习运用月相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通过利用网络环境自主探究学习,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情感与价值通过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对月相变化的探究,逐步培养学习地理的情感。

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教学媒体:网络教室,每3人一台电脑(异质分组)教学过程:问题情境自主探究问题探讨交流总结四、教学设计的调整1、引言的调整本来引言是一段flash动画,加上一些声音效果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但试验结果是学生对这段动画的热情超过了学习内容本身。

因此调整为《林肯利用月相解疑案》的故事引入。

2、教学过程的调整原设计是每一个学习任务结束,即总结交流。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学生学习有快有慢,每一个任务都总结交流,影响学习速度较慢的同学学习热情,且影响学习进度。

因此调整为三个学习任务都结束后总结交流。

五、主要教学环节及其实施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锁住屏幕)月相变化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在年轻时担任律6师期间曾利用月相变化规律,为当事人进行了成功的辩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月相 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

(边演示学习软件边介绍)我们今天学习主要有三个任务, 其中学习任务一要 注意在空格中填写农历日期,不认识有关月相的请参照下面的相关学习软件。

完成学 习任务二时要注意运用学习软件,首先点击月相,观察日地与月地连线的关系,再观 察月亮出没时间现太阳的关系。

如满月时,日地与月地连线成1800夹角,当太阳从东 方升起时,月亮从西方落下( 时);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时,月亮从东方升起(18 时)。

满月可见时间是 18 时到第二天 6 时。

学习任务三请你先判断图中月相是否正确,如 果不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月相拖到图中适当位置。

下面请你们开始学习。

任务一某位同学想用月相来表示日期,又不知怎么表达,请您帮助他选择。

任务二 某位同学想用月相及月亮出现的方位插图为文章增加感染力,竞找到了两幅插图,但不知哪幅是对的,请您帮助她选择。

任务三某位同学已经画了一幅插图,没法证明画得是否正确,您能证明吗?自主探究、共同讨论:(30 分钟) [任务一]及[相关学习软件]任务一:下列四幅图各是什么日期观测的?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甲乙丙丁任务一学习软件[任务二]及[相关学习软件]甲乙任务二:某中学生画了一幅“东升的月亮”请判断哪幅图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问题思考:1、蛾眉月(新)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2、上弦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3、下弦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看不见?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4、上凸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任务二学习软件5、下凸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看不见?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6、满月几时在夜空出现,几时落山?在天空什么方位出现?日地与月地的连线成多少度夹角?[任务三]及[相关学习软件]东西某编辑为了表扬某山村教师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配了一幅插图题为“披星戴月”。

请问图中内容与报道内容是否符合?为什么?应该怎样改动?任务三教师利用大屏幕显示学生即时学习结果,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1:我填写的日期怎么是错误的呢?教师:你只能填写农历的日期,不能填写月份。

如十月二十三日,只能填二十三。

学生2:东升的月亮是什么意思?教师:是月亮从东方升起。

学生2:所有的月亮都是从东方升起。

教师:对,是不是所有月亮从东方升起我们都能看到。

任务三学习软件学生2:不是。

教师:在什么时间我们才能看到东升的月亮。

学生2:夜间。

学生3:怎样观察月相出没时间和出现方位?教师:白天我们能否看见月亮?月亮在地平线下能否看见月亮?学生3:不能,因为月亮依靠反射太阳光。

教师:哪么请你仔细观察,月亮什么时间在夜空中出现,什么时间落到地平线下或进入白天,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利用屏幕投影几次查看学生即时的学习结果,发现第十组同学学习任务二有问题。

教师:第十组同学,请你仔细检查学习任务二的相关问题。

教师走到第十组同学旁。

教师:请你打开学习任务二页面中有关上弦月问题。

教师:想一想白天能否看见月亮?学生:我们看见过。

教师:你白天什么时间看过月亮?学生:早晨和旁晚教师:中午能不能看见?为什么?学生:哦,我懂了,我们很多问题做错了。

学生4:披星戴月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时间?教师:在这一话里,哪一句能准确表示时间?学生4:深夜教师:对学生4:深夜是几点钟?应该选择几个月亮放在图中?教师:9时能否表示深夜?什么时间才能表示深夜?学生4:不能,11时~1时。

教师:对,你有几个月相能表示深夜的,请你选择几个月相放在图中适当位置。

问题探讨、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我们请第二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上、下凸月表示深夜?学生:因为上、下凸月在这个位置时是12时,能够表示深夜。

教师:除这二个月相外,是否还有其他月相表示深夜?学生集体回答:满月师和学生拥有同样的资源。

教学过程是 反 学 馈 内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及教师:满月应放在图中什么位置?学生集体回答:满月放在图中正上方。

教师:对,是否还有其他月相表示深夜? 第十组学生:上弦月和下弦月教师:请你把上弦月和下弦月放在图中适当位置。

第十组学生走上讲台完成了任务。

教师:我们利用月相表示深夜 12 时,你们是否发现此时太阳在什么位置? 学生集体回答:在我们正下方。

教师:对。

由于月亮依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因此月相变化就与日地与月地连线的夹角有关。

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正中间时,日地与月地的夹角为零,此时是农历的日期是什么?(见 图)学生集体回答:农历初一教师:对,下面请你们判断 C 、G 两点分 别是什么月相?学生集体回答:G 处是满月,C 处是下弦 月(少数上弦月)教师:F 处是什么月相?什么时间夜空可 见?请一组同学回答。

第三组学生回答:上弦月,18 时至 21 时 可见。

教师:我们来看看 F 处是什么月相?什么 时间可见?(点击教学软件演示)F 处是上弦月回答正确,请你们看一看应该什么 时间可以看见呢?问题探讨学生集体回答:应该是 18 时至 24 时可以看见(有的同学回答 6 时至 12 时)。

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剩下时间请未完成学习任务三的的同学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可以浏览网站其他学习内容。

六、教后反思:经过这堂课的教学,主要体会如下:1、 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最大的优点是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 教学内容展、主动学习。

改变了传统地地理课堂专家 教师教学信息不对称和单向传递的情况;教教资源 1 容时反馈到学习平台,教师一方面可对学 生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教 学进程和教学方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见图)。

资源 2资源 3资源 4学习 平台反馈 学习小组2、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关键是学习情境 网络环境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而教学情境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阶梯式学习任务,逐渐递进,每个 任务后都设计了相应地学习软件,帮助学生学习。

经过实际操作、模拟月相变化过程,思考相关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然后再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科学精神。

3、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差别化教学。

利用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浏览拓展学习内容和阅读相关资源;学习能力差的同学,经过小组交流和教师指导,基本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如在课内不能完成,还可以课后在学校服务器上继续浏览学习。

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4、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方法;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掌握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

对于学生不要有学科的基本知识、思维方法;还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总结略显仓促,突出了太阳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但没有突出月相变化与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个别同学难以区分上弦月和下弦月。

只有少数同学完成了潮汐现象和成因的拓展学习,大多数同学没有完成。

6、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必需有适当的学习平台支撑,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库。

而目前现状国内市场上缺少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软件,这就需要教师自主开发。

而开发这样的教学软件需要耗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受教师个人水平的限制,教师个人开发的教学软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难以推广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