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区域地理东亚(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二区域地理东亚(可编辑修改word版)

【学习目标】高二区域地理 第五讲 东亚和日本第一课时 东亚概况1. 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 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 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学习重点】1、东亚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特点和成因 【图表落实】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 ;② ;③ ;④ ; ⑤; (2) 边缘海:⑥ 、⑦ 、⑧ 、⑨ 、⑩ 。

(3) 东亚最大半岛是 ,最大群岛是 。

【自主学习】 一、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 带(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位置 海陆位置:东部, 西岸 识记以下内容:①20ºN 纬线穿过: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

②23º26′N 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ft)。

③40ºN 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草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④50ºN 纬线穿过:蒙古、中国、日本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 ⑤蒙古:80ºE-120ºE,50ºN 附近。

⑥朝鲜半岛:为 35º N,128 ºE 穿过。

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三面围绕。

范围:东亚包括 、 、 、 、 等国家。

是临海国, 和 是半岛国家, 是群岛国家, 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 带(五带)。

二、地形、河流地势高低:西部多、,东部多、海岸线曲折,多(朝鲜半岛、ft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和,狭小,河流三、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的地区之一,形成原因是。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和两种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分布界线:(35ºN)[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特点:3.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

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日本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处于海洋性和大陆性的过渡地带,中国东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使东部广大地区形成温和湿润的气候。

四.人口和经济1.人口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人口人种:人种民族:、族、族、族等2.各国的经济特征:朝鲜: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广阔多、,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的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是世界、、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依图提供的信息,回答 1~2 题。

注: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2.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C.均为雨热同期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读“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 3~4 题。

3.有关E、F 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E 地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B.E 地所在国家是伊拉克C.F 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D.F 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地湿地面积广大B.制约H 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蒙古甲黄黄河乙丙海日本海C.G 地为帕米尔高原D.I 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福建省厦门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 5-6 题。

5.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②年降水量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 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 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7~9 题。

7.图中①地的7 月均温可能为()A.18℃ B.16℃C.14℃ D.10℃8.该国()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9.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高ft草甸带读某区域图,完成 10~11 题。

10.中国 1 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 1 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11.从自然条件考虑,在朝鲜半岛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青稞B.水稻C.天然橡胶D.可可12.读“亚洲 1 月和7 月气压和风向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东亚地区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

(2) 冬季,陆地与海洋相比,气温低,气压高,风由 吹向 。

夏季,陆地与海洋相比, 气温低,气压高,风由 吹向 。

(3) 冬季风盛行时,亚洲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量 ,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 ,中国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 ,属于 气候。

(4) 根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推断赤壁之战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 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1)冬季,A 地区的降水比 B 地 ,原因是140º。

(2)C 岛北侧的海域年降水较 ,原因是 。

(3)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严格控制森林的砍伐,并大量进口木材。

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日本对本国森林资源的策略的意义是 。

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

(4) 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小,原因是 。

寒流暖流城 市40º30º该国的人均耕地只有 0.04 公顷,比我国还少,但粮食自给有余。

其粮食生产的特点是。

( 5) 日 本 工 业 高 度 集 中 在 , 原 因是 。

(6)1999 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为 1%,死亡率为 0.8%,自然增长率为 0.2%,由此判断日本 的 人 口 再 生 产 类 型 为 。

这 种 趋 势 的 负 面 影 响是 。

(7) 图中 D 地区形成城市的区位因素有 。

A ② ③ B ① CD【课后拓展案】朝鲜半岛朝鲜的基本概况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北部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北部与中国相邻。

面积122762km²,其中 80%是ft区。

人口 2200 万,朝鲜是一个单一民族。

朝鲜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利和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

工业以采矿、机械、电力、纺织等为主。

大多分布于大同江下游和东北沿海港口城市。

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

首都平壤。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1.从地理角度主要考察的相关知识有:朝鲜半岛、日本群岛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韩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等。

(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和数字代表的国家是:海域:A B国家:①②③④⑤⑥(2)④国陆上与我国、两省接壤,和为两国界河。

③、④两国之间的界线称为,该线大致相当于纬线。

(3)朝鲜半岛地势特点为,地形多,东部的ft脉是主要ft脉。

平原多集中分布在和地带。

地势特点导致河流多自向入。

(4)图中地区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显著,并由①向⑥方向,气候特点具有由性向性气候过渡的特点,①③两国南部为气候,④国为气候,⑥国为气候。

答案1.C 2.C 3.A 4.B 5. 6.7、【答案】D【解析】由图知①地海拔高,气温在 8℃—12℃之间。

8【答案】D【解析】该国为蒙古国,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冬季易受到北冰洋影响。

9【答案】B【解析】该地气候为温度大陆性气候,因此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答案:10.C 11.B解析:第 1 题,日本四面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1 月0℃等温线要比中国的纬度高。

第 2 题,朝鲜半岛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

青稞适宜在青藏高原种植,天然橡胶、可可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12.(1)西北季风东南季风(2)陆地陆地海洋海洋海洋陆地(3)低温少雨大减少很少温带大陆性(4)D13、(1)多,冬季 A 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

(2)少,C 岛北侧受东南风影响小(3)降水丰富;ft地地形;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破坏,提高本国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4)多ft地、丘陵;精耕细作,提高单位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5)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海运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接近消费市场。

(6)现代型;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7)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工业发达,农业基础好,海运交通便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