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张秀发在区委八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共桥西区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区委八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秀发(2006年12月20日)各位委员、同志们:我受区委常委会的委托,向中共桥西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报告常委会的工作,请审议,并请与会同志提出意见。
一、客观总结成绩,切实增强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06年,是桥西各项工作亮点凸现、成效明显的一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取得更大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实现“十一五”发展扎实起步并打造了坚实基础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桥西两大目标,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全力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区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三区三带三中心”布局,狠抓结构调整主线,推动两大改造和三大开发,做深做实经济工作,确保了经济指标较高速度的增长。
预计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0.57亿元(2005年可比价),同比增长16.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2亿元,同比增长20.2%;财政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预计完成2.84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1%、10.3%。
坚持把扶持壮大优势产业作为提升经济质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立足打造制冷换热设备和安全支护设备生产基地,在工业系统开展了“企业运行质量上台阶”活动,积极扶持斯必克、动力机械、秦源超导等企业实施技改扩模;着眼夯实项目起降平台,绿工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得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金鼎国贸”、武城街精品服装市场、金凤大厦、西清河五金建材城、瑞都超市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或竣工。
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三产的主导产业,大境门外广场一期工程按时完工、堡子里古城区保护开发规划通过评审,安家沟生态旅游区和西太平山生态景区分别被评为国家“3A ”级和“2A”级旅游景区,全区今年共实现旅游业收入1800万元。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了产业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改造、农民素质提升和村务管理优化等五大工程,各示范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和健身广场等按时完成预定建设任务,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农民收入得以有效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年初安排的23项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8.4亿元。
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列入2006年改制规划的15户企业,目前已全部进入相关改制程序;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预计今年全区引进区外资金5亿元、同比增长36.4%;民营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得以发挥,规模质量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务实构建和谐城区。
区委常委会认为,切实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稳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是构建和谐城区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坚持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着力推动社区医疗、服务、健身设施和场所建设,年初确定的8件为民实事全部得到落实;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实施亿元以上旧城改造项目13个,投资8400万元的明德北街和平门路拓宽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完成了15条小街巷的硬化、亮化工程;克服困难顺利实施了第四期“增绿添彩”工程,城周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保障政策和措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低保动态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80元,农村低保工作正在逐步推开。
坚持把促进就业再就业放在突出位臵,不断优化就业再就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全年下岗人员再就业3130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的目标内。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资源配臵进一步优化,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验收,中考成绩连续15年位居全市首位;卫生防病和医疗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顺利通过省督导组评估验收,人口与计划生育、残疾人事业等工作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始终把维护稳定、服务发展放在首位,深入开展“平安桥西”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了全区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区委常委会认为,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城区,必须坚持把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为重点,以“建和谐城区、守社会公德、树行业新风、做文明市民”系列活动为载体,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邻里亲情互助、“爱心献社区”等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公民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精品社区建设为龙头,狠抓了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以扩大基层民主、落实依法治区为重点,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协组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高度重视并扎实做好统战和民族、宗教等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加快依法治区进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四五”普法各项任务。
扎实做好党管武装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工作。
深入开展了“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行风评议工作,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核心,扎实推进党的建设。
我们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
以“增强合力、激发活力、提升能力、积蓄耐力”为重点,持续推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顺利完成了区、镇两级党委换届工作。
以“谋事、干事、成事、不出事”为主题,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教育活动。
着眼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狠抓农村后进党支部整顿,吃水、行路、通讯难等一批问题得到解决;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具备条件的7家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着眼提高党员素质、优化党员结构、发挥党员作用,在全区党员中实施了“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开展了社区党员明岗定责考评创星、“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党员先锋岗”和“党员技术带头人”等系列活动。
围绕工程项目、土地征占、城市拆迁、企业改制、干部任用五项监督重点,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并结合换届和干部调整,召开不同类型干部集体谈心会7次,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干部廉洁从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领导,核心在班子。
区委常委会坚持从自身抓起,自觉做履行职责的楷模,做自身建设的表率。
坚持带头执行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全年区委常委会共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12次、民主生活会3次,进一步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坚持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较好地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包联制度,主动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和项目,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现场解决问题。
坚持带头贯彻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常委会成员自觉按照“两个条例”,从严规范、约束自己,以自身的影响和行动,在各级党组织中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廉勤政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的一年。
一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心系大局,开拓进取,认真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有力推进了良好局面的形成;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桥西建设,为桥西发展做出贡献的全区共产党员、干部群众、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桥西之所以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得益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贯穿工作始终;得益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抢抓机遇,始终把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毫不放松推进;得益于我们坚持求真务实,始终以只争朝夕的作风和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得益于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氛围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坚持“谋事、干事、成事、不出事”的要求,着力培养并锻炼了一支善谋发展、勇于开拓的干部队伍,为桥西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税源型、技术型项目不多,产业聚集度不高,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仍在制约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在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涉及一系列利益关系调整,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仍很繁重;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基层组织建设与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但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指导和推动上的差距,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理性分析形势,牢牢把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分析形势、主动把握形势,历来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面对省、市委提出的新的发展任务,面对桥西已有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面临的机遇,能不能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身,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全局,对于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业已取得的成绩看,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我们具备了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
应当看到,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近两年我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财政收入、引进区外资金以及工业企业运行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位运行,财政收入实现了历史性增长,净增总量接近2004年全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