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


4、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①情绪极端反常,喜怒无度。 ②意志薄弱,草率冲动,易受暗示。 ③性格怪癖,孤独、自卑、郁郁寡欢。 ④思维水平偏下,幼稚,盲目。 ⑤认识问题易走极端。 ⑥记忆减退、错构。 ⑦出现幻觉、错觉、语无伦次。 ⑧心理年龄与该年龄段大多数同学不符。
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1、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2、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用爱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唤醒人的潜在本质,在交 流中激发学生的认识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的热情。 教师应该具有: 无私奉献的师魂; 热爱学生的师德; 素质教育的师观; 教书育人的师能; 为人师表的师范。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健康的学生。教师是集知 识、道德、人格、精神力量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1)心理冲突,矛盾交织: 半幼稚、半成熟状态; 半独立、半依赖状态; 处在 自觉性、盲目性交织状态; 叛逆心理; 表现出 逃避心理; 空虚心理; (2)心理与行为的不协调: 处在“第二反抗期” 高; 心理疾病率高。 (3)对有关情感一类的事产生兴趣: 分 ①抵触阶段:与异性间的关系疏远,“划分界限时期”。11—1 四 ②好感阶段:关注异性,崇拜异性,“追星时期”。13—15岁。 个 阶 ③依恋阶段:“照镜子时期”与异性接触心理愉快。15—17岁。 段 ④爱慕阶段:“初恋时期”。17—19岁。
3、重树班主任的教育观: 教育观包括:人才观; 质量观; 教学观; 学生观; ……等。 4、尊重差异、善待差生: 树立:一切为了孩子;(教育目的) 为了一切孩子;(面向全体) 为了孩子的一切(全面发展) 的新理念。
5、关于“IQ诚可贵,EQ价更高”的理念,开发智力与培养智力 同等重要。 克服教育的弊端: 专家提出:传统教育有五个误区; 重理性,轻感性; ①过分强调记忆,忽视应用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重理智,轻情感; ②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 重主导,轻主动; ③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培养; 重程序,轻变通; ④重视学习,忽视创新; ⑤片面强调思想教育,忽视良好性情的培养。 …… 6、共青团工作要创新: (1)团队活动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2)团队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3)团队活动与班会活动相结合; (4)淡化说教,组织实践; (5)健全学校心理辅导,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青少年的苦恼与解惑:
1、怎样结交朋友 同学间志同道合、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人格上取长补短……有益于交友。 2、怎样度过青春期 ①正确了解青春期生理的正常发育与特点,心理变化的客 观规律,顺其自然,平和对待,消除性神秘,杜绝性无知, 遏制性犯罪。 ②不要把对异性的爱慕当作“爱情”。 ③明确自己责任是学习。 ④建立真正的友谊,广泛接触同学,参与有益活动。 ⑤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健康心态。
心理素质内容: ①适应力:主动适应的能力; ②应激力:应付紧张与压力的能力; ③承受力:抵抗既定事实和意外讯息的能力; ④控制力:把握自身的能力; ⑤感悟力:解读自身和他人的能力; ⑥表现力:表现自身,展示自我的能力; ⑦自慰力:弥合创伤、抚慰自我的能力。 3、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适应环境,和谐相处; ②了解自我,接受自我; ③个人目标,切合实际; ④调节情绪,心情良好; ⑤人格完善,协调一致; ⑥热爱学习,关心集体; ⑦热爱生活,乐于交友; ⑧珍惜今天,珍爱生命; ⑨活泼开朗,仁爱善良; ⑩心理行为,符合年龄。
(2)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 ①身体形态的变化,急速成长。 男孩:急速生长始于:11岁—13岁; 15岁达到高峰; 20岁基本停止长高; 女孩:急速生长始于:10岁左右; 12岁达到顶峰; 16岁基本停止长高; ②内分泌的变化:促进性的成熟。 从青春期开始,内分泌激素主要有:促性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生长腺激素; 出现了第一性征的成熟和第二性征。 女孩:13—14岁“初潮”; 男孩:14—15岁“遗精”。 ③机能的发育与能量代谢的变化:活泼好动,精力充沛。
六、用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
①理想远大,心胸开阔,生活目标,高尚明确; ②学习刻苦,精力集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④心地善良,大度宽容,乐观向上,心情愉快; ⑤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挑战自我,充满自信; ⑥认识自我,接受自我,不自以为是,不妄自菲薄; ⑦耐受挫折,学会生存,意志坚定,三思而行; ⑧遵纪守法,心灵净化,远离毒品,远离网吧; ⑨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面对环境,主动适应。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1、什么是健康: 身体健康:身体无病; 心理健康:心理无忧; 道德健康:行为无悔。 2、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身体、智能、情感、道德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情况 下,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①认知技能; ②情感表达; ③自我意识; ④适应能力; ⑤性格品质。
3、怎样对待“早恋”现象: ①认识“早恋”的危害。 a.严重影响学习,干扰正常生活。 b.严重摧残身心,给双方带来创伤。 c.缺乏理智的冲动,遗恨终身。 d.失去了真正的同学之情。 e.增加了父母的思想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 f.干扰正常的教学程序。 ②尽快摆脱无绪的单相思。 ③积极投身于学习参与各项有益活动之中。分散精力,转移注意。 4、为什么要远离游戏机房? ①游戏机房是腐蚀毒害青少年的主要场所之一。 ②游戏机房是青少年受害和实施罪错行为的高发场所之一。 ③游戏机房是爱滋病的间接污染源之一。 ④青少年心理不成熟,缺乏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 ⑤有些网络游戏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消磨人的意志。 ⑥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⑦给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造成不安。
不敢承认自己有前途的 73%
以某某高中学生为例: 中等心理问题的比例是14。8% 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是2。5% 存在问题依次是: ①不能自我控制自己占3。5% ②情绪不稳定占23。3% ③对自己学习能力评价不客观占17。8% ④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占9。3% ⑤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占9。2% ⑥学习缺乏动机占6。7% ⑦自我意识中的抑郁、自卑占6。5% 特别表现在: 生存能力差; 承受能力差; 耐挫能力差; 交往能力差; 适应能力差; 缺乏感恩心。
二、青少年心理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显示:
调查内容 对学习厌倦 对学习有热情 一到学校就紧张 考试紧张 上课精力不集中 上课得不到老师鼓励 有烦恼不开心 有自卑感 活着没意思 小学三年级 小学五年级 12.5% 75% 5.4% 28% 23% 81% 38% 65% 14% 35% 52% 20.5% 60% 30% 83% 59% 75% 76% 51% 初中一年级 初中二年级 初中三年级 50% 38% 42.8% 66% 38.1% 89% 60% 81% 69% 42% 60.97% 29% 39% 65% 51% 90% 60% 68% 63% 26% 62% 31% 40% 62% 65% 90% 55% 75% 80% 22%
青春是美丽的, 青春是短暂的, 珍惜每一天,在人生的旅途中,迈好每一步。
结束语: 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让我们的心 灵永远充满阳光。
2006年7月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长江大学 张丽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被摆到越来越 重要的位置。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下发 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 干意见》,把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一、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1、青少年生理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显著阶段,又叫青春 期。即中学生时期。 (1)从11岁——18岁,经历了性机能发展至成熟。 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青春前期:11—14岁 ②成 长 期:14—18岁 ③青春后期:18—19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