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怎样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怎样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一、什么是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
社情:社会情况。

社会动态、社会上发生的事件。

在社会情况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民意。

民意:群众的呼声、诉求、愿望和意见、建议。

信息:对他人能够产生、施加影响的“数据”。

只有能够影响他人行为的资讯,才能称为“信息”。

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之所以叫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提供给党政领导决策的“内参”。

因此,它在层次和起点上就要高,而不是通过市民热线电话就能解决的一些日常的事务性的诉求。

所以,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句口头禅:一般不反映问题,也不反映一般的问题。

二、为什么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组织(主要是人民政协的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日常化载体。

宏观上来说,政协反映社情民间信息,是中国政治体制下人民民主的实现方式。

党派和工商联作为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参政议政恰恰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职能之一。

换句话说,参政议政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委员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职能和职责要求,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委员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微观上来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既是政协委员的政治义务和社会责任,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载体和途径。

如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性工作地位和关键环节,不仅得到了制度性确立,也得到了工作机制上的落实。

三、社情民意信息要反映什么内容
社情民意反映的内容,涵盖了国家的内政外交,上至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意见建议,下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

可以说,它包括了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注民情、倾听民声、传递民意、体察民隐、广集民智、凝聚民心,构成了反映社情民意最基本的内容。

四、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特点
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主要是供党政领导决策参考的意见建议。

(1)来源的广泛性、代表性。

它可以反映政协委员个人,也可通过政协委员、政协专门委员会等组织反映某一群体(界别)的意见建议。

(2)视野的开阔性。

从地域来说,既可以是反映本地区的内容,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划界限,反映全国带有普遍性的
问题;从范围来说,既可以是宏观的决策(如对国家和地方决策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小到日常生活(如物价指数对某些群体生活的影响)。

从空间上来说,既可以反映其他地区的问题,也可对国家大政方针提出意见建议。

(3)汇集和报送渠道的特殊性。

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特点是:上通中央领导,下联社会各界,报送快捷,是“直通车”。

重要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送到相关领导手中。

(4)内容的独特性。

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成绩的少,反映问题、揭露矛盾的多,报喜的少,报忧的多。

并且是敢于揭露问题,不回避矛盾,不遮遮掩掩,而是直面现实,反映不同意见,传递不同声音,说群众想说但又难以“上达”的意见建议。

这是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最大特点。

有政协的“焦点访谈”之称。

(5)报送的高层次性。

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内容,都是需要同级或上级党政领导,甚至中央领导关注或引起重视才能解决的问题,或需要他们引起重视的前瞻性、警示性意见建议。

所以,它不是普通的社情民意,而是要能够走进领导决策可咨参考的意见建议。

五、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稿的一般结构模式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就是反映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和观点。

因此,在材料的结构上,一般是“三段式”。

第一,问题的基本情况;第二,对产生问题的根源(法律法规、政策的不足,还是执行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带来的后果(或者说危害)进行阐述;第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建议是针对问题根源的,只有把问题的根源找对,才能提出解决的建议)。

六、怎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要从关注社会,发现问题入手。

首先,要有发问题的眼光。

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甚至专业知识。

由于我们发现的问题,都产生于动态的社会之中,因此,一个人的知识和对社会的了解必须是与社会同步的,而且还必须对社会发展趋势有一个判断,即你的价值观必须是与时俱进的。

同时,你还应该是一个关心社会发展的人,一个有公正、公平之心和正义感的人,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把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萌芽性的问题及时反映上去,供党政领导决策参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非常多,如何从这些问题中提炼出有思考性的东西。

如,我们看到问题之后,就要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它的根源在哪里?是政策(或法律法规)漏洞,还是实施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危害是什么?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理清情况、剖析问题。

其次,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针对问题的根源性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如何写好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稿
1.写自己熟悉的内容(领域)
选题没有大小之分,大的选题虽然有视点高、视野广的宏观优势;但小的选题也可以“一滴水见大海”,从中揭示出普遍性的问题。

只要选题适度,就能写出好信息。

什么叫适度?这就是你对所要写的内容熟不熟悉,你能不能驾驭这个选题。

具体地说,就是你情况摸清没有?数据是否准确?观点有没有新意?建议是否可行?如果这些都心里有底了,那就能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信息,否则,就先放一放,再把准备工作深入一下。

2.写稿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篇好的信息,必须是情况真、数据准、说理透、建议实,如果做不到这三点,这个信息就立不起来。

一是要把握真实性。

就是你所反映的情况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调查核实过的,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在办公室推导出来的,想当然编出来的。

包括你要使用的数据,都要来源较为可靠。

反映问题必须要有根有据,实事求是。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你提出这些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最好是有相应的例证来支撑你的结论。

二要写自己熟悉、能够驾驭的选题。

否则,就会说外行
话,甚至闹笑话。

三是把握针对性。

就是你所反映的信息,是具体的,直接就针对某一问题的,而不是泛泛而谈。

是言之有物,而不是满纸空话、套话和正确的废话。

四是把握时效性。

时效性是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要早发现,早反映,早提醒,力求早解决,讲求时效,如果放“马后炮”就毫无价值可言。

五把握建议的可操作性。

这是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重点。

就是你所提出的建议是要可行的,既能够操作,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而不是凭自己的想当然。

换句角度来看,假如你是决策者,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你能不能办到?
3.标题要画龙点睛
社情民意信息不仅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情况真、分析深、建言实,主题突出,简明扼要,文字通畅,不要讲大话、空话、套话,文风朴实,要有自己的观点。

还要在标题上下功夫。

要概括提炼出一个醒目的标题,让人通过标题就能对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引起领导的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