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出活动注意事项

外出活动注意事项

活动进行前准备
项目负责人注意
1.在宏观上要运筹帷幄,高屋建瓴,使整个项目组运作协调。

2.不可忽视项目组内部的管理与协调;组内分工必须明确,及时解决好组内矛盾,并且在一开始就需要明确组内解决问题的民主形式。

3.迷茫、遇到困难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多请教别人。

千万别乱了阵脚,否则整个项目组都会出问题。

4.不要急着出成果,成功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应该始终保持一种不求回报,坚持不懈的精神。

5.让每一个成员都了解到他个人对项目组的重要性,激发大家的责任心,不能轻易让成员退出。

6.分工要公平。

7.在分工的同时,注意促进各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大家及时知道整个项目组的运作情况。

8.出发路线交代每位队员,带队人员的确定要明确,切不可人人说话算数,不易形成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队员之间不要有自己的小帮派,要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宣传
1.如必要,在校期间联系好媒体
物品
1.有关外联赞助的策划书,社会实践书等相关资料要带备齐全。

2.检查自己的行装,穿衣要以宽松为主,行李不要太多。

3.为防万一应带上学生证,身份证,学校证明书。

4.财务开支应有特定人员管理,每天开支记得上帐。

纪律
1.带队老师或负责人要对所辖团队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

2.参加人员要听从指挥,注意人身、交通、财物和饮食等各方面的安全,并做好应急预案。

3.参加人员要注重礼节,秉着虚心求实、热情服务的态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完成任务,体现工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4.各实践团队要遵守汇报制度,到达、离开实践地及期间如有特殊情况时,均须向负责人进行手机电话(或短信)汇报。

活动进行时
权益争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做志愿者,在活动中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组织纪律
1.要有强烈的组织观念、时间观念,每到一地,全体同学必须在确定了集合的时间后才能行动,再次集合时要提前回车尽量不要迟到。

2.对于外出做实践活动的项目,更要注意务必与所有联系单位在出发之前联系好,建议让对方单位或者政府机关在同意之后给你们发一封邀请函。

3.到达目的地后,最好先找到上级主管部门,通过上级找下级可以获得很大的方便。

可能的话,争取到他们开出的介绍信。

4.万一在外地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比较麻烦的问题,不要慌张,可以大胆地找当地各级党委、团委、司法机关、教育机关等寻求帮助。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冷静处理是第一的。

5.在第一次到实践机构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机构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如机构的规模、组织结构、硬件设施、机构人数、性质和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等基本情况。

6.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听从机构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得擅自闯入到机构的办公室和教室,以免打乱机构的工作。

要保持安静、有序、文明.
资料、宣传
1.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对活动内容的记录,其中包括照片、视频等材料,同时还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实时报道。

2.实践活动结束后可以向机构工作人员索取该机构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其机构的了解。

3.要对机构中的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时,需经机构负责人同意。

对负责人进行访谈时,要积极提问,畅所欲言。

大多机构都喜欢来访者能提出有见地的意见,另外在提问的同时还应做好笔记,做好摄影和照相等其他工作。

个人素养
1.在外求人办事,态度一定要诚恳。

2.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更要有耐心。

采访别人的时候问题与资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有时候你联系或采访的人可能会很忙,想办法找到他。

3.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一定要表示感谢。

4.实践过程中遇到难缠的人或事,态度尽量好一些,避免麻烦。

但要注意,一定要尽量争取自己的利益,否则就会失去实践的意义。

5.准备一个时间日记,每天都要坚持纪录。

成果报告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就开始着手写,当日的感受或者当日的收获要及时写下来。

千万不要等到回学校了再开始写,否则你会因此而遗漏很多东西;而且这样能够马上发现问题,及时再到调研单位去询问、补充,回到学校后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联系交流
1.在外期间,项目组在本部必须有联络员,尽量保持紧密联系。

2.尽量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网,无论是项目组成员自身带来的,还是依靠学校取得联系的,总之在外地做活动,找别人帮忙也是很正常的,不要不好意思。

安全
外出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健康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事情没发生之前,似乎都不成问题,但是若真的遇上了这方面的问题,影响也是最大的。

行动要有组织,行为要尽量稳重,毕竟社会上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自己要尽量避免引发安全或其它方面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出发前一定要准备一些常用药,最好有专门负责人能够有意地了解一些常见伤病的应急处理办法。

在到达一个地方之后,也建议能够先有意地掌握当地医院以及其它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做到有备无患,千万别在万一出现问题后后悔。

活动结束后
活动报告
切忌:为了报告而实践。

1.预算经费的时候,尽量为后期制作预留足够的资金。

2.查阅相关文献,增强报告理论性。

3.实打实地写出自己的东西,切不可"糊弄、记流水帐"。

4.报告册校对也别忽视了,尽量避免错别字。

5.注意分工。

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6.再次强调写成果报告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就开始着手准备。

7.可以把你们社会实践在当地的影响也在报告册内体现出来,例如媒体的报道等。

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社会实践报告”,它的体例、写法目前还无定论,可以参考“调查报
告”的体例和写法。

我个人认为,“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识》。

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

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
情况报告于下从而过渡到正文。

正文:写实践者根据学校要求应该和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
思考,问题和建议。

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
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结语: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

写上参加实践者的个人或群体(如班、组),报告完成的时间。

应该注意的是,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要写上“前言”、“正文”、“结语”、“落
款”等字,而要写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

社会实践报告注意事项
学生上交的实践报告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具体内容包括:
1.封面。

下载附件中的统一格式,认真填写所有项目。

2.正文行文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数据、资料真实可靠,个人观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字迹工整;字数2000-5000。

3.正文格式。

按行文顺序须具备:题目、正文(实践概述、分析、建议)、结语、参考文献(依照学术论文撰写规范,网络资料注明网址)。

4.用纸规格。

16K,封面统一打印,信息填写完整;正文稿纸手写。

5.可适当借鉴、引用,但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