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流程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对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销售行为,防范销售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销售,主要是指公司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公司提供服务并收取价款,可以参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不相容岗位分离
1、销售部门的销售业务与发货业务分离;
2、销售业务、发货业务与会计业务分离;
3、发运员与仓库保管员分离;
4、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的制定人员与执行人员分离,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收款岗位分
设;
5、销售业务人员与发票开具人员分离;
6、公司不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

第六条业务归口办理
1、销售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处理订单、签定合同、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催收货款;
2、发货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审核发货单据是否齐全并办理发货的具体事宜;
3、财务部门主要负责销售款项的结算和记录、监督管理货款回收;
4、销售收据和发票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开具;
5、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和人员经办销售业务。

3、审批方式
(1)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销售价格目录和折扣权限控制表等政策性事项,由总经理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或授权总经理决定,并以文件或其他形式下达执行;
(2)销售业务的其他事项审批,在业务单或公司设定的审批单上签批。

4、批准和越权批准处理
(1)审批人根据公司对销售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2)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销售业务;
(3)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销售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并应当拒绝,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一级授权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赊销控制
1、业务流程
第十三条销售和发货业务流程
第十五条发货控制
1、发货期的确定
业务员在接受订货、签订合同时,根据产品库存情况,和公司生产周期确定交货期限:
(1)全部有库存的客户订货,按客户要求确定交货期;
(2)库存不足的订货,根据产品生产周期和生产能力与客户协商确定交货期。

2、产品生产和开发
(1)库存不足的订单,由销售内勤人员与生产部门协调,发出生产任务单,由生产部
门组织生产;
(2)业务员在接到用户提出的新产品开发意向后,要向用户全面收集产品使用的条件及有关技术参数,由业务员填写“新产品开发建议书”,经公司有关部门会签后交技术中心或事业部组织开发。

3、发货通知
(1)发货通知单由销售部内勤人员根据客户订单或合同填写;
(2)发货通知单一式六联;
第十七条货款催收和办理
1、催收
(1)货款催收由销售部门办理,财务部门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并协助办理;
(2)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申请,经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2、催收记录
(1)销售部门在向客户催收货款时,应做好催收记录,并尽可能取得客户的签证;
(2)公司销售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向客户发出催收函,并将发函凭证保存,作为催收记录的依据。

3、收款业务办理
(1)公司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内控6号——资金》等规定,及时办理销售收款业务;
2)财务部门应将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

销售人员除事先经财务部门授权外,应当避免接触销售现款。

(1)财务部门定期对应收账款龄进行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对逾期账款进行提示,并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加紧催收措施或其他解决措施;
(2)对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按《内部19号——资产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处理》的规定办理;
(3)公司财务部门对已核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已注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当及时入账,防止形成账外款。

4、应收票据管理
(1)公司应收票据的取得和贴现必须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的书面批准;
(2)公司由出纳保管应收票据,对于即将到期的应收票据,应及时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已贴现票据应在备查簿中登记,以便日后追踪管理;
(3)对逾期未能实现的应收票据,经财务经理批准,转为应收账款,并通知相关责任人员及时催收。

第五章销售记录控制
第十九条销售过程记录
1、由于产品本身缺陷,如质量问题、贮运、损坏;
2、产品品种、规格、型号与合同不符;
3、经授权批准人批准的其他原因。

第二十四条销售退货程序
第二十六条退货、换货处理
(1)公司对退货一般采用退货返货制即换货制(合同明确应退款的除外);
(2)授权审批人审批后,方可执行退货业务;
(3)货物退回公司或公司指定地点后,须经质检人员检验和仓库人员清点后,办理入库手续。

(4)需要办理退款的退货,财务部门应对检验报告、退货接收报告以及退货方出具的退货
凭证等进行审核后,方可以办理退款手续,支付退货款须经授权审批人审批。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监督检查主体
(1)公司监事会。

依据公司章程对公司销售与收款管理进行检查监督。

(2)公司审计部门。

依据公司授权和部门职能描述,对公司销售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3)公司财务部门。

依据公司授权,对公司销售管理进行财务监督。

(4)上级对下级进行日常工作监督检查。

并上报公司备案。

第三十二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三条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