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
DESCRIPTION
型号:GC-1080 / GS-150
TYPE
名称:1080十/h卧式除氧器和150M3
除氧器水轮安装使用说明书
NAME DE60310
编号: ST60310 SM
NO
编制:陈明洁
校对:朱红庆
审核:李焱
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2004.5.11
卧式除氧器产品说明书
1 总述
卧式除氧器是目前国内外大型火电机组配套的结构先进的除氧器之一,它卧座在除氧器水箱上,比立式除氧器占空间小,它与水箱连接安全可靠,除氧器与水箱的连接为一根φ630×16的下水管和二根φ550×16的蒸汽连通管对接,故工地焊接工作量小,且接管的对接焊缝可进行热处理和X射线探伤检查,避免了立式除氧器与水箱采用马鞍形管座连接结构所致,工地装配焊接工作量多、难度大、要求高。
焊缝不能进行热处理和不能用X射线探伤检查,致使立式除氧器与水箱的连接安全性较差等弊病。
卧式除氧器与系统管道的连接均用焊接短管,在制造厂制造时便于用水压试验来验证除氧器的强度和密封性能,保证出厂制造质量。
同时除氧器卧式布臵,可在除氧器顶部的长度方向布臵一个封闭式管式的凝结水进水室,只有这样的进水室才能布臵较多喷射凝结水的恒速喷嘴。
使除氧器能适应机组在变负荷运行时要求除氧器处理的凝结水的量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了除氧器的滑压运行,保证除氧器在运行时安全可靠,在除氧系统中只有一根凝结水进水总管与除氧器进水室连接改变了立式除氧器在滑压运行时要求凝结水分路进除氧器状况。
简化了系统,方便了操作为除氧器实现全自动控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用途
卧式除氧器是大型火电机组回热系统中重要辅机之一。
它的主要功能是除去凝结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非冷凝气体,其次是将凝结水加热至除氧器运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而加热汽源一般是汽机低压侧的抽汽及其它方面余汽、疏水等从而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并将达到标准含氧量的饱和水储存于除氧器水箱中随时满足锅炉的需要,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3 工作原理
卧式除氧器用下述方法完成各项功能。
凝结水通过进水管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进水室。
在进水室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臵80只13t/h恒速喷嘴,因凝结水的压力高于除氧器的汽侧压力。
水汽两侧的压并△P作用在喷嘴板上,将喷嘴上的弹簧压缩打开喷嘴使凝结水在喷嘴中喷出,呈现一个圆锥形水膜进入喷雾除氧器段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过热蒸汽与圆锥形水膜充分接触,迅速把凝结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点,绝大部分的非冷凝气体均在喷雾除氧段中被除去。
穿过喷雾除氧空间的凝结水喷洒在淋水盘上的布水槽钢中,布水槽钢均匀地将水分配给淋水盘箱。
淋水盘箱由多层一排排的小槽钢上下交错布臵而成,凝结水从上层的小槽钢二侧分别流入下层的小槽钢中一层层交错流下去,共经过16层小槽钢使凝结水在淋水盘箱中有足够停留时间且与过热蒸汽接触使汽水热交换面积达到最大值,流经淋水盘箱凝结水不断再沸腾,凝结水中剩余的非冷凝气体在淋水盘箱中被进一步去除,使凝结水中含氧量达到锅炉给水标准要求(含氧量≤7ugl),故该段称为深度除氧段。
凡在喷雾除氧段中或深度除氧段中被除去的非冷凝气体均上升到除氧器上部特定排管中排向大气,达到所要求溶解氧的除氧水出口管流入除氧器水箱(储存段)以满足锅炉随时对给水的需要。
4 结构
4.1 结构简介
4.1.1 除氧器本体是由圆形筒身与二端二只椭圆封头焊制而成,本体的材料是SA516Gr70+OCr18Ni10Ti。
4.1.2 凝结水进入室:进水室是由H型布臵的接管,沿除氧器长度方向均布80只13t/h喷嘴。
4.1.3 喷雾除氧空间:喷雾除氧空间是由二侧的二块侧包板与二端密封板焊接后组成。
二端密封板都有摇门以便检修人员进入喷雾除氧段空间,深度除氧段的淋水盘箱也可以从摇门及除氧器本体上的搬物孔中拿至除氧器外,以便对淋水盘进行校正、修理。
4.1.4 深度除氧段:深度除氧段是由淋水盘包壳焊接后组成,上部空间是喷雾除氧段空间,下部空间是装满淋水盘的深度除氧段,深度除氧段由上层淋水盘箱,下层栅架组成搁在栅架工字梁上,工字梁再搁在沿除氧器长度方向上二个基面角钢上,基面角钢的平面,工字梁的二平面及栅架的二平面都经过机加工。
从而保证了淋水盘箱能水平的放在栅架上,使凝结水能从淋水盘箱上的上层小槽钢的两侧流入下面的小槽钢中,上下槽钢彼此交错重叠使凝结水与蒸汽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值。
淋水盘箱间由固定螺栓、螺母固定,使淋水盘在受到冲击时不会移动。
5 安装时注意事项
5.1 除氧器安装时注意事项
5.1.1 因除氧器纵卧在除氧水箱上故在安装除氧器时应先把水箱按图纸要求、说明书的要求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安装就位后,再按除氧器图纸要求、说明书的要求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把除氧器在水箱的就位后并安装好。
5.1.2 除氧器在除氧器水箱上的就位步骤如下:
5.1.2.1 先把水箱的上部支座按图示2480尺寸安装在除氧器的支座上并用螺栓固紧。
5.1.2.2 把除氧器水箱就位。
5.1.2.3 把水箱上支座按图纸要求的焊脚高度焊在水箱的上支座加强板上。
5.1.2.4 校正除氧器X-X中心轴线的水平度偏差在图纸要求范围内(制造厂在制造除氧器时在除氧器筒体的两侧划好内外壁中心线各二条,共四条中心线,内壁二条中心线作为制造时装配基面角钢基准线,外壁二条中心线作为安装时校正除氧器X-X中心轴线水平度偏差的基准线,安装时只有在保证除氧器水平基准线的水平偏差≤2mm才能保证在运行时凝结水均匀从小槽钢长度方向流出,否则会减少小槽钢的汽水接触面积)。
在校正X-X中心轴线的水平偏差时允许在除氧器支座下垫薄金属片。
5.1.2.5 校正好X-X中心轴线的水平后,除氧器支座与水箱上面支座用螺栓固紧,并修磨φ630×16、φ550×16的过渡接管使之符合连接水箱与除氧器管座要求。
5.1.2.6 焊接φ630×16、φ550×16的过渡接管,接管焊妥后,接管的对接焊缝应作X射线探伤检查,检查长度为焊缝总长的100%。
的腰圆孔紧贴螺栓表面以防除氧器受热膨胀时螺栓被剪断。
每只紧固螺栓有二只螺母,螺母与螺栓拧紧后退90°,再把二只螺母之间拧紧。
5.2 除氧器安装尺寸偏差。
5.2.1 水箱支座尺寸±5mm
5.2.2 水箱支座高度尺寸±4mm
5.2.3 除氧器支座尺寸±3mm
5.2.4 水箱中心轴线(Y-Y轴线)水平偏差≤4mm
5.2.5 除氧器中心轴线(X-X轴线)水平偏差≤2mm
5.3 凡是与除氧器和除氧水箱上管座对接的除氧系统管道,其公称直径DN ≥250mm时对接焊缝应作X射线探伤检查,检查长度为焊缝总长的100%。
5.4 除氧器和除氧水箱安装后应做总体水压试验。
5.5 除氧器及除氧水箱在安装完成后投运前应进行防腐保护,以防除氧器水箱本体材料受腐蚀。
6 运行时注意事项
6.1 因恒速喷嘴在运行时流量大小是由水侧压力(凝结水侧压力)与汽侧压力(除氧器工作压力)压力之间的压差△P来决定,△P大喷嘴的流量大,△P小喷嘴的流量小,因此要求除氧器在滑压允许时除氧器系统能保证除氧器水汽侧的压力差△P大小要与机组需要凝结水量大小(即喷嘴流量的大小)相匹配,才能使喷嘴达到最佳的雾化效果从而保证凝结水在喷嘴除氧器段空间的除氧效果。
6.2 除氧器的水位保护是由除氧水箱上电极点液位发讯器发出讯号给自控系统来实现以下保护。
6.2.1 高水位讯号分三挡,应满足:第一高水位报警。
第二高水位自动打开高水位溢流阀,当水位降到正常水位时,高水位溢流阀应自动关闭。
第三高水位即危险水位,应强行关闭抽汽逆止阀。
6.2.2 正常水位讯号一挡。
6.2.3 低水位讯号分二挡,应满足:第一低水位报警。
第二低水位危险水位,停止相应给水泵。
6.3 除氧器在安装后投运前或大修后投运前应进行安全阀开启试验。
6.4 除氧器启动前(指安装后投运、大修或长期停机后投运)应对除氧系统进行除铁冲洗,用冷除铁或热除铁视具体除铁效果而定。
除氧系统除铁冲洗合格指标是含铁量≤50ugl,悬浮物≤10ugl。
在冷凝器未投真空前除铁冲洗用水应用补给水箱来水而不应从冷凝器来水。
6.5 除氧器启动:除氧器进水至除氧器水箱正常水位,开动除氧器启动循环泵,打开排汽门,投入备用汽源维持除氧器的运行压力为0.0149MPa进行大
关闭备用汽源进口阀,除氧器自行进入滑压运行,进行压力式除氧直至满负荷。
当机组降负荷运行时,负荷降至<20%时,应自动关闭汽机抽汽门同时打开备用汽源进口阀,使除氧器维持0.0149MPa压力下定压运行,进行大气式除氧。
6.6 除氧器停运(指较长时间停运)应作充氮保护,维持充氮压力在0.029~0.049MPa,或用其它保护措施,以防除氧器水箱内壁受有害气体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