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类需肥规律和用肥原则
柑桔类需肥规律有两个特点:
⑴.需要各营养元素量随物候期不同而异,新梢对三要素吸收,从春季开始迅速增长,夏季达高峰,入秋后开始下降,入冬后基本停止。
三大元素中,需要氮和钾比较多,氮、磷、钾之间为1:0.3:1.4。
果实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从6月开始逐渐增加,磷素8-9月达高峰,氮、钾元素到8-10月才达最大。
⑵.柑桔类树根系生长和枝梢生长生长高峰互为消长。
所以,柑桔类树对肥料吸收也有类似的规律。
柑桔类树枝梢依发生时期分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
一般春梢和键壮的秋梢成为结果母枝,夏冬梢,除较大龄树的夏梢成为次年的结果母枝外,一般不形成结果母枝。
在实际生产上,多以通过施肥为主的调控树体放梢、促梢和控梢技术措施,协调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挂果大年与小年、稳产高产与树体早衰的矛盾。
根据不同的树龄和生产目的,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①幼龄树:施肥目的是促进根系迅速延伸,枝干骨架逐渐形成加粗,树冠迅速扩展。
施肥技术以速效氮肥为主,勤施薄施,适当配合磷、钾肥,坚持“从少到多、逐步提高”的施肥原则。
②初结果树:初结果树多以秋梢为良好结果母枝,促发足够数量健壮的秋梢是丰产栽培的关键措施,故施肥技术以攻秋梢壮果肥为重点,巧施春肥,合理施用氮素营养,适当增加磷、钾等元素的比重的施肥原则。
③成年结果树:通过施肥来调节好根、梢、花、果之间的关系,尽量长期维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防止树势衰退,是该树类关键技术。
施肥重点在采果肥、花前肥和壮果肥,补好稳果肥。
以当年结果数量大小决定各种肥料种类和用量的大小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