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园林工程的绿化景观效果提升

论园林工程的绿化景观效果提升

论园林工程的绿化景观效果提升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工程,它既为城市人民营造出优美
的自然环境,还有效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并且,园林绿化工程还使得城市人
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使得城市的长远发展得到保障。

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景观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探讨了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最关键
的绿化景观效果提升技术,详细分析了提高绿化景观效果的各方面策略,以提升
园林工程的绿化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提升效果
园林工程绿化建设对于城市绿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园林绿化建设是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它的建设不是为了种植而种植,而是在保证植株正常的情况下,力求美观,富有观赏价值,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

它既要求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与
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一致,又要求园林绿化建设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内在的感染力,
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只有过硬的质量、美观的园林才是好的园林工程。

所以,提升园林工程
的绿化景观整体品质,需要从质量、美观两方面综合考虑,这两项同时发展,与时俱进,园
林绿化工程才会更好更快发展。

如何能将最具生命力特征的绿化景观效果完美表现出来,可
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1 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从订货到采购等环节就应控制苗木的品质,首先从树形、生长状态,有无病虫害等方面
严格把关,其次必须注重苗木运输过程的装车运输问题,不得随意装车运输,必须在运输过
程精心保护苗木,将损坏降到最低,最好能实现无损坏。

苗木到达施工现场后必须进行遮荫、假植等保护措施,确保苗木种植的成活率。

2 尊重科学,勇于克服技术难点,为园林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施工过程不能盲目,施工过程也会遇到不同的技术问题,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实事求是,科学而积极的对待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难点。

下面以化工区绿化工程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
为例,从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采取解决措施。

在化工区,大多土壤盐碱化程度深,不适于
植物的生长,通常,我们采取下面的改良措施:一是结合地形换土排盐,并可通过水淋方式,降低土壤的含盐量,人为制造高低起伏的地形,避免土壤返盐;将表层30-40 厘米的盐渍土
挖除,回填肥料丰富、适宜种植的土壤,使植物能够很好的成活、生长。

二是在施工时,对
于地表下30-40 厘米的积盐,采用挖沟通、铺管道等引流方式,利用雨水及人工降水,将盐
稀释排出,以降低土土壤含盐量。

三是综合利用生物改良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措施,通过栽
植有根瘤菌的苜蓿或豆类作物,以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

第四,利用植物秸秆等材料覆
盖土地、豆类植物表面,可以减少阳光直射,有效降低地面水分蒸发,抑制土壤返盐,提高
新栽树木成活率。

3 注重细节,精于细部施工,从细微之处体现工程精度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的处理,才可能获得完美的、优秀的作品,园林绿化工程对细
节处理的要求更高。

植物的枝、干等的固定,绑扎、绕杆等辅助工作若不细致处理,整个工
程的感观就会逊色的多;桌椅、地面、草坪等处理时随意,不注重细节,也会影响整个园林
工程的观赏效果。

如在已完工的工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没处理过的树穴,常见粗糙的树坛
一为原有“酒酿潭”,黄土裸露见天;二为抛高馒头型,和周围地形格格不入,是整个工程的
败笔。

我们的处理是:保留原有“酒酿潭”,有利于穴边草坪的养护管理,黄土上覆盖树皮、
陶粒等栽种麦冬、常春藤等地被,既防止尘土飞扬,又美观好看。

若南于地下水位偏高,需
抬高树穴周边的地形,要使树穴和周边地形之间有很好的过滤,整体上和谐美观。

再如,支
撑选料应统一,毛竹或木棍粗细均匀、长度一致,有条件还可以将支撑物刨光上漆;绑扎时
做到支撑物横平竖直,横杆与地面保持一样高度,竖杆与地面相直,斜置杆与地面的角度相同,在树杆处加上垫层来保护树皮免受损伤;绕杆从树干土表处开始至第一或二分叉点,草
绳或麻布在整个树身上没有断开或重叠处,连接处衔接自然。

行道树施工中,一大批符合规
格要求的行道树中,夹杂着有的树干略弯,有的分叉点略低,栽种时可以使树干弯曲一侧与
树木的排列走向相统一,按树干分叉点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排列,使得行道树不规则的个性
特点在规则布局得到统一,也从细节上弥补了树木的个性特点的差异。

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把控
4.1 塑造完美地形
尽管地形设计图上有清楚的标高点和等高线来描绘设计意图,但现场技术人员应从不同
角度不同视点来对比观察,如立体雕塑般的微调,使地形呈现完美状态。

园林地形不是一次
性就能做到位的,它有3 个阶段性的指标可供参考。

4.2 创造优美且富于变化的植物“天际线”
天际线亦被作为绿化整体结构的人为天际。

每个项目的天际线都是独特的,是每个项目
独一无二的风景,现今世上还没有2 条天际线是一模一样的。

在景观中,天际线展开一个广
阔的天际景观(多数为全景),因此景观中都被叫作“景观光影画片”。

可选择高度大小不一
的植物搭配,使整个树群的天际线具有富于变化的动态感。

4.3 设计合理的林缘线
林缘线是指树林或树丛,花木边缘上树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即太阳垂直照射时,地上影子的边缘线),是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反映,是植物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

空间
的大小,景深,透视线的开辟,气氛的形成等大都依靠林缘线设计。

要从整体着眼,平面上
要注意植物的疏密和外轮廓线,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起到划分空间
又有透视引导的作用。

4.4 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和远近观赏效果
远观常看整体,注重的是整体的大片效果,如大片金黄夺目的秋叶等,近看欣赏的是单
株树形,花,果,叶等形态以及色彩,呈现的是个体姿态美。

利用不同高度的植物可以组成
高低错落的层次,疏透有致,层次分明。

4.5 注重植物的种植形式
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主要有6 种形式:孤植、
对植、丛植、列植、群植、花坛。

4.6 注重植物意境创作的表现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镜感觉,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
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

以荷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同时,
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表现也会使人触景生情,产生意境的联想,植物造景不同于山石、水体、建筑景观的构筑,其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4.7 重视对原有植物的保护
本土植物适应性强,可以达到快速成景的效果,所以施工过程中对原有植物的保留,既
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实现原有资源的高效利用。

5 总结
总之,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既要掌握工程施工管理的
原理,又要具备丰富的指导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经验,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和投资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曙屏.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探究[J].现代园艺,2013(08)
[2]姚亚娟.园林绿化施工问题及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147.
[3]梁凤玲.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才智,2013,17:2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