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1000字高中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
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以下还XX整理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
因这样一句话,我认识了余华,邂逅了《活着》。
心想,这书究竟囊括了怎样的一个人以怎样的姿态去度过这以笑为哭,生死徘徊的人生。
我贫瘠的想象力在自我思维的匣子里打转,呼之欲出的答案在我合上书的刹那隐约流淌在了笔尖。
相比于其他的大部头,这本拥有着从漫漫长夜中孕育出的黑色封面的薄书更具有不凡的重量。
余华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福贵则就经历了一生的苦难与失去,成为余华笔下的那个人。
从他身上,折射出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动荡与变迁;从他身上,也折射出父辈与老一代人的隐忍与苦楚;从他身上,更折射出一种几近乎英雄般的气势与荡气回肠。
福贵是一个英雄么?是的。
他是一个英雄!而困苦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伴随着他从一个阔少爷走到一个下田耕作,为生计发愁的庄稼人,也伴随着他从徐家浩大家业、人
丁兴旺,走到最后只有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陪伴。
恍惚回首,这一生究竟要历经多少磨难,才能把心与身投放回天地间,而人究竟需要多强大的忍耐力,才能扛起这些从天而降的沉苦负担。
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很多人追问。
有的人似乎找到了,而有的人似乎还在寻找的路上。
“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余华如此说道。
人活着,若被赋予沉重的意义,那总有一日会被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摧残得形如枯搞。
人简单地活着,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不为他人而活,因为命运能够轻易地从我们身边剥夺一切。
我们亦可能在某一天变得一无所有,唯有活着的精神是属于自己的。
于是书中说:“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福贵经历了他父母的死,他儿子的死,他妻子的死,他女儿、女婿、孙儿的死,变得孑然一身,他有时伤心,但他说过更多的是踏实。
因为他的亲人全都先他而去,再当他死时,他便谁也无需担心了。
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而他还活着,在经历风浪悲痛之后。
旁观者也许会认为他是幸存,可他是真真实实地活着,这一生,就有了一切的意义。
作华自序说《活着》亦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
读着《活着》,泪不在面颊上,不在眼眶里,而是静静地汇成小溪,流淌在殷红的心尖上。
书中历史场景下的福贵与村民们浓缩成千万农民百姓的缩影。
那人民公社与大跃进,真切地
重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见了百姓们的无奈和百姓们在看到家中锅与粮食均被充公却不能置一言的血泪。
生计与粮食全被公家收走,则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权,这是我们而今城市人体会不到的苦,而饥饿似乎离我们更遥远。
余华给我们展示了几十年前真实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也给了我们更多的需要读者去探寻的含义。
自己沉淀不够,写到此处或可收笔,而过几天再听一听福贵讲他的故事,体会活着的意义。
怅然若失的我斗胆引书的结尾为尾——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暗降临。
”
我相信,活着,是生命意义的最好归宿。
【三】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现在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
场景。
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
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
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
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下午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
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
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天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知道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
”我不解,明明这里就只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知道只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
”呵,多么有趣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己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后,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我
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
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这里流着谁的眼泪呢?【五】无论发生什么事,活着,因为总有爱你的人,总有你牵挂的事。
主人公福贵曾经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
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
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剧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
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
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
这朴实的
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在我们这个年纪,现在担忧的无非是现在生活中的琐事罢了,不过是恋人朋友矛盾争吵离开分手,学习成绩工作不理想,别夸张了一点挫折,我们有吃有穿有钱花,没病没痛没灾祸,我们正是青春奋斗的年头,我们凭什么不快乐,我们凭什么整天怨天尤人,我们凭什么说别人幸运我们没他们好彩。
其实活着很简单,特别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永远无条件支持我们,有那么几个闺蜜好友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我们正可以全心全意奋斗的时候,所以,别总是放大那些琐碎的小事,让他们占据了你生活中心,更应该把自己的心思更多的放在值得的事情上。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
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
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虽然不用总把自己的不幸自己的苦难跟别人比较,也没这个必要,可当你意志消沉,觉得活着真辛苦现在的日子不
理想的时候,请别放弃,一旦放弃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意义了什么都不可能。
勇敢活下去,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挺过来,已经是一种很勇敢的活着了。
加油,正在挣扎正在纠结的人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