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社会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行为,提高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的能力,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是指具备相应的环境监测能力,获得省级以上计量资质认定的,自愿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格认定,并经认定为合格的非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的监测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管理。
第四条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管理。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在本辖区开展业务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技术规范和管理标准。
第六条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资格认定、变更登记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名录以及监测业务范围、有效期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资格认定分为监测甲级、监测乙级、监测丙级三个等级。
鉴于本省行政区内的社会环境监测尚未具备省级监测站的能力和水平,暂时仅开展监测乙级和监测丙级的认定工作。
社会监测机构的认定条件见《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评审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评审技术规范》)。
第八条取得《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证书》(以下简称《认定证书》)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可在认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环境监测业务。
《认定证书》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放,有效期三年,每年进行年检。
第九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所有环境监测人员,应通过上岗考核,取得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云南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方可从事规定项目的监测业务工作。
《合格证》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条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认定证书》和《合格证》持证单位和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十一条受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现场评审和监测人员上岗考核以及其他技术支持工作。
第十二条满足认定条件的社会监测机构,可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格认定。
认定程序分申请、预审、现场评审和发证。
(一)自愿申请资格认定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申报条件,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提交的材料进行预审:(三)预审合格后,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机构的人员、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质量管理、业务能力等进行审查和评审;(四)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现场评审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审核合格的监测机构颁发《认定证书》,并进行公告。
第十三条《认定证书》和《合格证》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应按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申请复审。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组织机构、人员、技术装备及开展环境监测的能力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在三个月内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办理相关手续第十四条已经取得认定证书的社会监测机构新增监测项目按本规定第十二条的程序申请扩项评审。
第十五条申请资格认定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满足《评审技术规范》;(二)在云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环境监测服务,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监测乙级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监测丙级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三)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或国家、云南省级《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CMA);(四)所有监测技术人员应当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持有《合格证》。
社会监测机构拥有监测技术人员的数量应满足《评审技术规范》的要求,每个认证项目至少有一名持证上岗人员;(五)具备与申请资格认定要求相适应的工作场所、分析实验室和采样、监测仪器设备;(六)具备按法律法规、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的能力和条件,有对监测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能力,具有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和编制各类环境监测报告的能力;(七)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与监测业务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十六条申请资格认定应提交下列申报材料:(一)《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申请书》;(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材料;(三)营业执照副本;(四)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原件及复印件;(五)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固定工作场所的证明材料;(六)计量认证(CMA)或实验室认可(CNAS)证书及其附表的原件及复印件;(七)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上岗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八)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关系合同、参加社会保险证明,离退休人员提交离退休证明及返聘证明、劳动合同;(九)监测设备、设施清单;(十)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获得资格认定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可从事下列环境监测业务。
一、监测乙级(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非污染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监测工作;(二)州(市)级及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监测工作;(三)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四)排污许可证年检监测;(五)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
二、监测丙级(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三)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四)州(市)级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年检监测;(五)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
第十八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的监测活动,所需经费由委托方承担,收费标准参照云南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应承担以下义务:(一)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二)严格遵守国家和云南省有关环境监测工作的规定,并在规定的范围和项目内开展监测工作;(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保守委托方秘密;(四)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自觉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参加应急环境监测。
第二十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对监测过程中的样品的采集、传送、制备、贮存、处置以及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活动实施全质量控制,对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社会监测机构应当严格管理《认定证书》和《合格证》,不得租借、转让和挂靠。
第二十二条通过资格认定的社会监测机构所出具的各类环境监测报告,须附云南省环境保护厅统一发放的《认定证书》,并加盖机构印章。
未通过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资格认定或被取消认定资格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其出具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不能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内暂停其环境监测业务活动:(一)有效期内检查和考核没有通过;(二)逾期未通过资格认定年检和复审;(三)超认定范围承担环境监测业务;(四)其他应通报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认定证书》:(一)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二)不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和监测技术标准、规定,致使监测工作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三)超认定范围和监测项目开展监测业务,出具监测报告,通报后仍不改正;(四)租借、转让《认定证书》;(五)有效期内检查和考核不合格,超过整改期限仍未达到要求;(六)逾期未通过资格认定年检和复审,超过整改期限仍未达到要求;(七)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环境监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合格证》:(一)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二)租借《合格证》;(三)违反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造成监测数据失真或酿成环境监测质量事故;(四)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二〇一二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附表云南省开展首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工作2012-09-05/zhxx/gzdt/201209/t20120905_235725.htm 为规范社会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行为,更好发挥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对全省环境监测工作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提高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的能力,作为探索新时期环境监测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云南省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保总局39号令)等相关规定、规范,历时一年,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是现有环境监测网的辅助、补充,严格准入条件,先行试点的原则,出台《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评审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以及《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考核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管理办法》从目的、适用范围、职责、申请认定机构需满足的基本条件、认定程序、开放的监测范围、机构义务、日常考核、违规处罚、退出机制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管理办法》参照国家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要求,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分为三个级别,分别要求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达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一级、二级、三级站的能力和水平。
《技术规范》对申请资格认定的社会监测机构从组织机构、认定项目、人员、仪器设备、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八个方面规定了评审社会监测机构若干量化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为确保认定和评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技术职称。
同时,依据《管理办法》、《技术规范》配套制订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申请、预审、现场评审、专家评审组的组成、认定时限、社会监测机构年检、抽查、专项检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上岗证考核及其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目前,经过对通过资格预审十家社会监测机构的全面审核,共四家机构满足要求,通过云南省首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
此项工作的开展,缓解了云南省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的难题,同时,按照周生贤部长的要求,为云南省探索“新时期环境管理的新途径、新道路”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考核实施方案/ynczt_model/article.aspx?id=1920970更新日期:2012-8-21 16:45:02索引号:530630-000408-20120821-0002发文日期:2012-08-21名称: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考核实施方案一、目的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考核工作,确保认定和考核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1.严格准入条件,确保社会监测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
2.严格管理,规范行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和可靠。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本着成熟一批,认定一批,逐步使社会监测机构资格认定和考核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