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17·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四)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主要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矛盾缓和B.洋务运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C.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湘军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神勇答案 C解析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变得日益激化而非逐渐缓和,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的中心主要是在地方,其并没有获得除总理衙门之外的中央支持,故B项错误;湘军表现神勇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军而非反侵略的对外战争中,故D项错误。
2.(2018·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太平天国立国之始就开科取士,其后制度日备,有会试、乡试、县试等,而且录取颇宽。
这说明太平天国( )A.注重宣扬儒家传统文化B.政权性质日趋封建化C.缺乏新政治体制的建设D.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答案 D解析太平天国开科考试,但题目却不准用旧时的“四书五经”,完全出自太平天国的教义,故A项错误;“开科取士”是一种选官制度,与政权性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开科取士”阐述的是太平天国选官制度,不能反映其新政治体制建设情况,故C项错误;据材料“录取颇宽”可知太平天国扩大录取名额,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故D项正确。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答案 C解析农民阶级的诉求是平均分配土地,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是指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国家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材料“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体现的是平等观念,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故C项正确;践行“师夷长技”主张的是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4.(2016·大庆一模)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
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答案 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础,故C项错误;藏书并未指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
5.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
外国轮船未能在条约签订后立即进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B.福州船政局的创办C.太平天国战事影响D.清政府设法拖延相关条款落实答案 C解析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即被列强打破,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开办于1866年,而且是清政府官办的,不会对材料中的现象构成干扰,故B项错误;《天津条约》签订后,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结束,当时和清政府作战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故C项正确;清政府当时被列强欺压,没有设法拖延,故D项错误。
6.(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四)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灭亡已成定局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D.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答案 B解析材料“民国来了”,反映出清政府已经灭亡,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的“民国”“总统”“内阁”“皇帝”等信息可知,隐含地刻画了民国时期各种势力的斗争,主要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故B项正确;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只是民国时期专制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与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无关,故D项错误。
7.(2017·孝义三模)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多不提及。
这表明他们( )A.突出民族革命目标B.重点反对列强侵略C.缺乏动员民众意识D.弱化宪政民主任务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部分,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三民主义中未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同盟会会员在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同盟会会员把推翻满清统治作为当时主要的奋斗目标,故D项错误。
8.(2017·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摸底)有学者说:“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让权,不是妥协,而是在民元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
”这说明( )A.民主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B.民主发展需要政权保障C.政府“规范”过于理想化D.民主实践事关政权兴亡答案 D解析材料不是在讲民主理念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在于突出民主的发展失败是因为缺少了政权的保障,故B项错误;材料与政府规范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而是在民元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可知民主实践关乎政权兴亡,故D项正确。
9.(2017·唐山三模)下图是20世纪初发行的川汉铁路股票背面示意图。
该图片可用于研究近代( )A.洋务运动的影响B.西学东渐的进程C.民族企业的效益D.辛亥革命的背景答案 D解析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故A项错误;西学东渐出现于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得知民族企业效益,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发行股票说明民族企业发展较好,为辛亥革命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故D项正确。
10.(2018·太原一模)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
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临时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
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这一过程表明(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的政治。
根据材料可知,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参议院在决定使用何种国旗的问题上进行了拉锯战,彼此行为都是在权力范围内,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说明当时初步实践了共和政治,故C 项正确。
11.(2018·福建高三单科质检)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
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
这表明( )A.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B.中央集权开始瓦解C.新式社团代行行政职能D.政党政治初显雏形答案 A解析县级以下的基层管理并不意味着中央集权的瓦解,故B项错误;这些新式社团只是参与而非代行行政职能,故C项错误;同样,这些新式社团也并非都是政党组织且其参与的都仅是地方基层自治,“政党政治初显雏形”的表述显然属于程度失当,故D项错误。
12.(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五次联考)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
”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B.以反满方案为宗旨C.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D.脱离了中国实际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是强调进行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而忽视进行民生的改革,说明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故A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当时民族革命的内容,故B项错误;民主革命指的是政治革命,材料中并未提及其是否实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当时辛亥革命从社会实际出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未脱离社会实际,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高三10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秀全从农民阶级立场出发,把《劝世良言》中关于上帝是真神、人皆上帝子女、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材料与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的平等内容,使宗教的教义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印证而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赵去章《〈劝世良言〉与洪秀全早期思想》材料二(东王)杨秀清给英国公使文翰发了一纸诰谕,其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
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恩。
”——《浅析太平天国与西方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秀全成功发动农民起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秀清对发展中英关系的态度。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观念。
答案(1)原因:洪秀全把早期基督教中的平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观念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来发动农民运动;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深受西方列强蹂躏,民愤日深;清政府为偿还对外赔款加重赋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2)态度:他仍然以传统的大国自居的思想看待中英问题,并许诺英国货物可以“自由进出”“随意进退”,这有损于国家的主权,反映出杨秀清等人没有认清西方殖民主义的本质。
(3)评价: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初,宗教中的平等思想确实起到了组织发动群众的作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一种凝聚力;利用宗教束缚百姓思想,大搞个人崇拜,酿成了天国内部的分裂;在对外关系方面把西方国家称为宗教上的朋友和兄弟,甚至出现放弃国家主权的行为和言论,未认清西方国家的侵华本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国家的侵华野心。
解析(1)材料一主要强调的是洪秀全受到《劝世良言》的启发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农民起义。
此外农民起义的原因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方面回答。
(2)根据材料二“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恩”进行分析可知,他仍然以传统的大国自居的思想看待中英问题,并许诺英国货物可以“自由进出”“随意进退”,这有损于国家的主权,反映出杨秀清等人没有认清西方殖民主义的本质。
(3)分别从积极和消极,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分析。
14.(2017·滨州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