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材分析】本章包括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技术试验及其方法,公三节内容,其中,后两节此是学水平测试的考点。

学习时,力争结合案例分析透彻,从而形成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概念的记忆不难掌握,关键是如何结合具体的产品进行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能力,要多引导与生活、社会、自然等相关的实际热点问题。

【学习目标】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人机关系;如何做到人机关系更加合理、完善2、难点如何做到人机关系更加合理、完善【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知道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反过来,技术又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谁的需求出发的?为谁服务的呢?生:人师:所以,人与物的关系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什么是人机关系师:什么是人机关系呢?大家使用手机打电话时,便和手机构成一种人机关系;趴在桌子上听讲,便和桌子构成人机关系;再比如我站在讲台上讲课,讲台和我也构成一种人机关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人机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关系。

当人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或(人的某些部位)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生:(PPT)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a、教师拿着粉笔板书;b、农民用锄头锄地;c、鱼翁在河边用鱼竿钓鱼;d、司机手握方向盘e、小明拿着拖把拖地(强调:由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机关系中,“机”的涵义是很丰富的,它可以是机器设备、工具、家具、车辆、劳保用品等,还可以是环境。

当人处于某一环境时,人机关系就表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师:同样,人机关系中的人也不单单指的是人,还可以是人的某一部分。

师:在人与某个产品构成的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多方面关系。

就拿最常见的开门来说吧(PPT)a、人走近门人与门板构成人机关系b、人握住把手,开门人与把手构成人机关系c、人通过门人与门框构成人机关系生:完成任务:案例分析1.人走向电梯门,人与电梯门板构成人机关系2.人按电梯外按钮,人与电梯外按钮构成人机关系3.人进入电梯,人与电梯厢体之间构成人机关系4.人按电梯内按钮,人与电梯内按钮构成人机关系(PPT)尝试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的一些部位与椅子不同部分之间构成的人机关系手臂-----------扶手背---------------靠背臀---------------座面腿---------------座面、支撑脚---------------支撑、底座小结引导:从以上这些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设计活动中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产品本身。

所以我们在考虑人机关系时,必须实现一定的目标。

人机关系首先要实现的目标有以下四个:高效、健康、舒适与安全。

下面我们来一一理解这几个目标。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案例分析P30:铁锹的作业效率思考:铁锄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装载量,形状,材料,规格,动作等。

)由此可见,在设计中,我们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温度、湿度、噪声、照明等也会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2)健康人机关系中的健康是指人在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PPT练习):指出下图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靠背角度大座面倾斜靠背高度低座面太小(PPT提问):(1)能否长期在100瓦灯泡的台灯下学习?(2)长期穿高跟鞋对人体有害吗?由此可见,我们使用的产品如果设计或使用不合理,就会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时间久了就会使人感到疲劳,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3)舒适所谓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当然,这里的舒适不仅仅指生理上的舒适,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PPT思考):下边那副图上的小工具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1、增加木柄、塑料包裹使抓握舒适(穿孔处理可以方便悬挂)2、手柄长度合适,使用时要不用弯太低,减少腰部疲劳3、尾部结构便于施力、除去尖锐的边角注意: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舒适指的是短期的使用。

不舒适的产品长期使用就会造成不健康。

(4)安全人机关系追求的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如:汽车的安全气囊设计、儿童床的护栏设计、防滑地板砖。

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不仅要实现显性安全,还要考虑隐形安全。

什么是显性和隐形安全呢?比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等,这些就属于显性安全。

因为他们安全与否是立刻就能看出来的。

再比如:三鹿毒奶粉,红心鸡蛋等食品质量问题、家装材料甲醛超标问题等,这些就属于隐性安全,因为他们一旦质量不过关,危害不是立刻显现的。

活动:请大家分别找出我们教室里能反映人机关系四个设计目标的物品(包括我们自己的物品),同桌可以轻轻讨论,然后一起分享我们的发现。

小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要综合起来考虑,而不是只实现一个目标就可以了。

现在请同学们想想,除了上述四个目标之外,我们在设计中实现人机关系时还要考虑哪些因素?生:质量、经济、环保、美观、实用等知道了什么是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那么如何合理的实现人机关系呢?仔细观察ppt,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1、车棚离校门口太远,停车不方便。

2、实验楼离左边的教学楼太远。

3、小卖部与公用电话亭离教学区太远。

4、人行横道应正对学校大门口。

5、应增加面对车辆行使方向的红绿灯。

6、教学楼离马路太近。

7、运动场应与教学楼保持一定距离。

……2、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一般思路师: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就要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3、应该注意处理的几方面关系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师: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

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要体现社会对这类人群的人文关怀。

因而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案例:一小孩家住30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师:特殊人群是指在某一群体中占少数的人群。

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公共设施或产品设计处理好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人机关系?(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案例:同学们在升旗时的队列与课间操的队列,人与人之间的间距并不相等,为什么?师:动态与静态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小词典: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测量数据。

例如:两张靠着的单人床,床间距形成的空间可以让一个成年人自由走动或者站立,却不足以让他蹲下来打开抽屉。

这里便涉及动态尺寸和静态尺寸的问题。

师: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静态人和动态人?(听讲)(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设想:如果把你的房间全部布置成红色或者黑色,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案例:川菜馆师: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PPT)咖啡厅暖色调;办公室冷色调;(4)信息的交流师:产品设计应该重视实现、改善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人机对话。

我们以电梯为例来理解人机交互吧!大家想一想人和电梯是怎样实现信息交流的?A上下箭头是电梯反馈给人的一种形式,如向上箭头亮表示电梯正在向上运动B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醒乘客C 通过开门和关门键,人可以发出开门或关门的指令师: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举例:你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例子说明信息的交互吗?(电脑以对话框的形式把信息反馈给电脑操作者。

)阅读:汽车的颜色问: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危险?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安全?思考: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会出现什么后果?练习: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两方面的知识:一、什么是人机关系----------人与物品和环境的关系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还有质量、经济、环保等三、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四、合理的实现人机关系应该处理的几方面问题。

例题1、有一种石英红外取暖器,使用过程中如放置不平或被碰倒就会自动断电。

这种技术设计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A.安全目标B.健康目标C.舒适目标D.高效目标2、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泰勒于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铁锹作业试验”。

该试验要实现人际关系的()A.健康目标B.高效目标C.舒适目标D.安全目标3、有一种“读屏”软件,可以把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内容通过音箱“读”出来。

这种软件体现了人际关系中()A.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B.考虑人的心理需求C.考虑人的不同状态D.考虑人的接收能力4、过去的按键式电话机没有显示屏,人们只能通过电话按键提示音判断是否按下按键。

如今的电话可以让人在听到铃响的同时看到来电的号码提示。

这种电话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人际关系中的()A.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B.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C.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D.信息的交互5、陕西民间灶火又称“芯子”,讲究“绝技”,种类繁多,仅户县就有“抬芯子”、“车拉芯子”、“背杆”,用特制的架子绑在背者身上。

这种架子的设计要实现人机关系目标中的()A.高效B.健康C.美观D.舒适6、家用落地风扇的底座一般做的比较重,从人机关系的角度看,这是为了使电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A.高效目标B.健康目标C.舒适目标D.安全目标4、课后作业如果我要设计一个“个人报警器”,请你对这个报警器至少提出四点要求?(例:应该有各种各个样的颜色)容易携带;紧急情况时容易激活;应该产生一种响亮的叫声;小到能藏在手提包里;成本最高不超过130元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