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控制与故障分析: 电梯概述

电梯控制与故障分析: 电梯概述


1.2电梯的基本知识 1.2.1 电梯的定义与分类
•1.电梯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 道术语》中的电梯定义:电梯(Lift,Elevator),服务于建 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 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 备。电梯的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4)按控制方式分类 (1)手柄操纵控制电梯:司机在轿厢内控制操纵盘手柄开关, 实现电梯的起动、上升下降、平层、停止的运行状态。 (2)按钮控制电梯:一种简单的自动控制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 能, 常见有轿外按钮控制、轿内按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操纵层门外侧按钮或轿厢内按钮,均可实现轿厢停靠层站的控制。 (3)信号控制电梯: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有司机电梯。除具 有自动平层、 自动开门功能外,还具有轿厢命令登记、层站召唤登记、自动停 层、顺向截停和自动换向等功能。 信号控制是将层门外上下召唤信号、轿厢内选层信号和其他专用 信号加以综合分析判断, 由电梯司机操纵轿厢运行的控制。
6)其他分类方式 (1)按机房位置分类有机房在井道顶部的(上机房)电梯、机房 在井道底 部旁侧的(下机房)电梯,以及机房在井道内部的(无机房)电梯。 (2)按轿厢尺寸分类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抽象词汇表 示。此外,还 有双层轿厢电梯等。
1.2.2 电梯型号、参数
1.电梯的型号和控制方式 电梯的型号就是采用一组字母和数字,以简明的方式
(4)病床电梯:为运送医院病人及其病床而设计的电梯,其轿厢具有窄 而长的特点。
(5)杂物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轿 厢内不允许人员进入的小型运货电梯。国家标准规定它的轿厢尺寸不 大于1m×1m×1.2m。 (6)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供乘客浏览观光建筑物周围外景的电梯。 (7)汽车电梯:专门用于运输汽车的电梯。其特点是大轿厢、大载重量 (8)船用电梯:安装在船舶上的电梯,能在船舶正常摇晃中运行。 (9)住宅电梯:供住宅楼使用,主要运送乘客,也可运送家用物件或其 他生活物品。
把电梯基本规格的主要内容表示出来。 电梯、液压梯产品的型号由其类、组、型代号和改型
代号,主参数和控制方式等三部分代号组成。第二、 三部分之间用短线分开。产品型号代号顺序如图1-1 所示。
第一部分:类、组、型代号和改型代号。类、组、型代号 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音首字母
表示,产品的改型代号按顺序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置于类、组、型代号的右下方。
(4)集选控制电梯:一种在信号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 自动控制的电梯,与信号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实现无司机操纵。 集选控制是将各种信号加以综合分析,自动决定轿厢运行的无司 机控制。 (5)并联控制电梯: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起来进行逻辑控 制,共 用层门外召唤信号,按规定顺序自动调度,确定其运行状态的控 制。电 梯本身都具有集选功能。 (6)群控电梯:用微机控制和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群 控有梯 群的程序控制、梯群智能控制等形式。对于集中排列的多台电梯, 共用 层门外按钮,按规定程序进行集中调度和控制。
第二部分:主要参数代号,其左上方为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右下方为额定速度,中间用斜线分开
,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部分:控制方式代号,用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写汉语拼 音首字母表示。 1)电梯产品的类别、品种、拖动方式、主参数、控制方 式的代号分别如下。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平时在商场、车站见到的自动扶梯和 自动人行道并不能被称为电梯,它们只是垂直运输设备中的 一个分支或扩充。
1) 按驱动方式分类 (1)曳引驱动: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力驱动的 电梯。现用电梯大多采用此形式。 (2)强制驱动: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强制驱动包括卷筒驱动。 (3)齿轮齿条驱动:由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啮 合带动轿厢或梯级的运行 2)按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必须有十分安全 可靠的安全装置。 (2)载货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通常有人伴 随,有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 (3)客货电梯:主要是用作运送乘客,但也可以运送货物的 电梯。它与乘客电梯的区别在于轿厢内部装饰结构和使用场 合不同。
5)按电梯有无司机分类 (1)有司机电梯:电梯的运行方式由专职司机操纵来完成。 (2)无司机电梯:乘客进入电梯轿厢,按下操纵盘上所需要去的层 楼按钮, 电梯自动运行到达目的层楼,这类电梯一般具有集选功能。 (3)有/无司机电梯:这类电梯可变换控制电路,平时由乘客操纵, 如遇客 流量大或必要时改由司机操纵。
(10)其他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用途的电梯, 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员电梯等。
3)按额定速度分类 电梯无严格的速度分类,我国习惯上分为如下几类: (1)低速电梯。 (2)中速电梯。 (3)高速电梯。 (4)超高速电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来越高, 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
第1章 电梯概述
1.1 电梯的起源和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1.1.1 电梯的起源
1)13世纪前的绞车阶段 2)19世纪前半叶的升降机阶段 3)19世纪后半叶的升降机阶段 4)1889年电梯出现之后的阶段 5)现代电梯阶段
1.1.2 电梯的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在拖动控制技术方面,电梯的发展经历了直流电动机拖动控 制,交流单速电动机拖动控制,交流双速电动机拖动控制, 直流有齿轮、无齿轮调速拖动控制,交流调压调速拖动控制, 交流变压变频调速拖动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 拖动控制等阶段。电梯拖动控制技术不断成熟,加之电子技 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电梯中的广泛应用,使电 梯在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感、平层精度、运行速度、 节能降耗、减少噪声等方面都有了极大改善。目前,电梯拖 动控制系统使用广泛且技术较为先进的是交流变压变频调速 拖动控制系统,其最高运行速度可达到16m/s。
相关主题